一模不一样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欣赏作品、思考交流、创作表现的活动中,体验白板交互环境下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理解特异构成的定义和设计特性构成的具体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体验特异的发现与创作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
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
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设计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学习课时
1课时
学习准备
画纸、画笔
学习过程
一、欣赏探究
1.出示一张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和特量现象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分别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小结:重复现象带来和谐、整齐之美,特异现象打破律的单感,变化的部分成为视觉的焦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2.说一说自然界中还有哪特异的现象?一一出示更多的自然界的特异现象(课件出示图片)
3.出示生活中经过设计的特异构成的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画面,说说你又有什么感受?
小结:人们从自然界的特异现象中感受、发现美,从中归纳规律,创造了许多特意构成的作品,并把它运用到了生活中,方便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4.揭题:一模不一样
5.寻找要素
6.根据特异构成作品,请学生观察并分析:特异构成由哪些要素构成?
总结:特异构成的组成要素一一基本形和骨式
7.认识基本形
课件出示四幅特异作品图
根据四幅特异作品和基本形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基本形
基本形的特点一一简洁
基本形的来源及分类
8.了解骨式图
根四幅特异作品和骨图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骨式图
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制作出骨式图?一一折纸,也可以用画的方法
9.制作步骤
设计重复基本形
设计骨式图
根据骨式图在相应的位置放置重复基本形
设计特异基本形
10.游戏解难
小训练——为没有完成的特异作品设计一个特异基本形,并说说你的想法。
分析作品,解决难点:基本形可以是几何形,抽象形、具象性。要求:想法特别,有趣味性,与整个画面有联系
欣赏图片,感受大小,方向,颜色特异构成,及更多的有创意的作品。
小结: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设计特异基本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来达到自已想要的效果。
11.不同的制作方法
出示不同媒材制作的特异作品,让学生感受并分析不同材料和方法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
12.计一个基本形、用画、剪贴、印章、镂空刷底等方式做一个特异的练习。
二、展示交流
1.请学生上台呈现自己的作品,用说明创作的意图
2.学生互评,你最真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三、课后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的特异现象,给我带来了不同的美感,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课后大家可以做个有心人,多多留意我们身边的美。
板书设计
一模不一样
特异构成的组成要素一一基本形和骨式
骨式
教学反思
《一模不一样》主旨在于让学生理解特异在设计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它能够打破沉闷的规律,产生视觉冲击,从而实现设计的目的。在生活中有很多特异现象,课堂中引导学生去回忆,树林中的一棵不同形状的树是一种外形的特异现象,花丛中一朵不同颜色的花是一种外形特异现象,企鹅的不同动作是企鹅形态中的一个特异现象。这些素材形象直观,为学生感受和发现特异的特点以及形式美感搭建了有效的桥梁。通过欣赏分析让学生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以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个特异性的作品。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们能够理解特异形的创作,但是缺乏创意和开放性的思维。本课中让学生用剪贴的方法制作有利于基本形的一致,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乐趣,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是一种不错的作业选择形式。在展示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欣赏,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力,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之,这是一节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在设计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言,主动思考,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