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8 19: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篝火(gōu) 平沙无垠(yíng)
B.秉性(bǐn) 旖旎(nǐ)
C.玷污(diàn) 燕园胜地(yān)
D.倭瓜(wē) 澄澈(chéng)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把麻搓成线)。
B.稚子(幼小的孩子)金盆脱晓冰。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口腔)信口吹。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靠近)桑阴学种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B.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C.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D.《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彩丝/穿取/当银钲 B.也傍/桑阴/学种/瓜
C.敲成/玉磬/穿林响 D.山衔落日/浸寒漪
5.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为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 ,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即使……也……茅塞顿开 B.不仅……还……融会贯通
C.不但……而且……豁然开朗 D.虽然……但是……恍然大悟
6.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B.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C.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D.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二.填空题(共5小题)
7.拼一拼,写一写。
gēng yún     yīng tao     chéng rèn     shuǐ piáo     guàng jiē    
8.照样子,写词语。
(1)欢声笑语(含近义词)            
(2)翩翩起舞(AABC式)            
(3)沉甸甸(ABB式)            
(4)惊天动地(含反义词)            
9.填空。
《月是故乡明》是著名学者    所作,他由月亮想到了许多往事:童年在故乡数星星、赏明月、   。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10.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绝:①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气息中止,死亡;⑤极,最;⑥绝对。
(1)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2)“对不起,让你误会了,我绝无讽刺你的意思。”   
(3)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4)肖邦得知祖国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悲愤欲绝。    
11.查字典填空。
“承”字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承”在字典中的意思:①托着,接着;②承担;③客套话;④继续,接续;⑤接受(命令或吩咐)。下面词语中“承”的意思各是什么?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承印     承蒙     继承    承重     承命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月是故乡明,我想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改为感叹句)
   。
(2)蜜蜂满身绒毛,停在一朵花上不动了。(改为比喻句)
   。
(3)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用加点词语造句)
   。
(4)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仿写句子)
腊月,好冷啊!   。
13.语言运用。
童年,在小河边送走远航的芦叶船;童年,在草地上放飞纸糊的风筝;童年,爱和布娃娃说悄悄话……你也写一组句子来描述一下你的童年吧!
   。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   ,   ,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    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根据课文内容在编辑框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读读所填的词语,从中你感受到。
   。
(3)这园子明明是个大花园,作者却没有重点写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园子里没有种花,只种了许多蔬菜。
B.“我”只对自己儿时瞎闹的事印象深刻,对花花草草没有印象了。
C.看似没写花,实则借蜜蜂、蝴蝶等暗示园中花团锦簇,作者巧妙地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了花园里景色明丽。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故乡的炊烟(节选)
周成新
炊烟是一根绳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清晨,炊烟是起床的号角。我用它唤醒了整个村子。放水,烧火,下面条。临走时,我轻推父母的房门,告诉他们,我走了,锅里的面半掩着,起床后可不要忘了再热一下。随后,父母起床了,邻居起床了,整个村子全都醒了。
中午,炊烟是回家的小憩。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看见自家的炊烟。一阵一阵地突突直冒,袅袅升起。饭菜香吊起了我的食欲,紧接着便是一顿最美好的畅想。饱餐之后,大家又开始各奔东西,忙里忙外。
傍晚,炊烟是劳累的归宿。我漫不经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田埂上、码头边、小路旁,乡亲们收起锄头、钉耙、扁担,一个个全都拖着疲惫回到家中。放下农具,放下书包,换下衣服,拾掇零碎。然后,一家人围在桌前,踏实地吃着,美美地聊着。不怕时间,不怕催促,有时很晚,有时深夜。最后上床睡个安稳。
农村的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尤其是放假。几个小伙伴玩在一起,做功课在一起,烧饭也在一起。灶膛里的火越旺,炊烟就越大。大家常喜欢一边烧火,一边急跑到屋外去看炊烟。大家相互约定,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冒得长、冒得久。谁冒得早,谁就勤快。谁冒得久,谁家的饭菜就多。谁冒得浓,谁添加的柴火就多。炊烟结束后,大家又聚在一起玩耍,等待父母回来吃饭。小学至初中阶段,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在家烧饭。炊烟成了我的伙伴。
离家上学之后,我见炊烟的机会少了。只有在放假时,我才能与它相伴。
再后来,工作了,我再也难以见它。只有在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它,看见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
如今,家里的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每次回家,我都要登上二楼的阳台。看自家的烟囱,邻居的烟囱,甚至全村的烟囱。烟卤一个个巍然耸立,可怎么也冒不出烟来。我知道,有时它仅是一个摆设,只有在腊月或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它才会自豪地高昂头颅,仰天长啸。而那时,我却也很难见到它。
长期在外,我一直都很庆幸我所生长的那个小村还在。小村里的民房还在,厨房还在,烟囱还在。虽然难见几次炊烟,但我还是十分开心。因为,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而这种思念,则更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1)下列选项中对炊烟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短文以炊烟为线索,串联起“我”对故乡的点点滴滴的记忆。
B.短文以炊烟为线索,表现了“我”的人生轨迹,说明成长的艰辛。
C.短文以炊烟为线索,展现了农村的生活及其变化,表达了思念故乡的主旨。
(2)细读短文结尾,这样写的作用是    。(多选)
A.首尾呼应,强调炊烟就如同家乡的一草一木,是家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结尾点题,进一步阐述了短文题目的意思。
C.希望政府不要大力改造农村,让炊烟常常飘起。
D.升华主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无限的眷恋之情。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6.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村居
[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①竹绕篱,
榆钱②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
带得寒鸦两两③归。
[注释]
①陂田:山田。②榆钱:榆树的果实,形似铜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③两两:成双成对。
[诗歌大意]
流水环绕着山坡上的田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儿漫步在回村的小路上,牛背上没有牧童,只跟随着成双成对的乌鸦。
想一想:同样是写乡村晚景,《村晚》和《村居》的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勾画出整体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将自己的发现填在表格中。
篇目 描绘的景物 表达的情感
《村晚》 青草、池塘、远山、落日、牧童、牛 喜爱乡村的晚景,喜爱自由恬静的生活
           
六.习作(共1小题)
17.童年的我们有时候会做一些自作聪明的傻事,那时候也许不知道,可现在想起来就会觉得好笑。想想看,你做过哪些傻得有趣的事?试着选择一件写出来。
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有误,“垠”读“yín”,指边,岸,界限。在“平沙无垠”中读“yín”。
B.有误,“秉”读“bǐng”,指拿着,持。在“秉性”中应读“bǐng”。
C.正确。
D.有误,“倭”读“wō”,古代对日作战时称日本日本为倭。在“倭瓜”中应读“wō”。
故选:C。
2.【解答】A、B、D解释正确;
C.解释有误,出自雷震的《村晚》,翻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腔:腔调,曲调。
故选:C。
3.【解答】A.有语病,语序不当,应改为“公鸡报晓是起床的信号”。
B.有语病,语义重复,去掉“和错误”。
C.有语病,搭配不当,去掉“和提高”。
D.没有语病。
故选:D。
4.【解答】A、C、D正确。
B.有误,“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小孩子们也靠着桑荫下学习种瓜的技术。故正确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也傍/桑阴/学种瓜。
故选:B。
5.【解答】“自由地读书有乐趣”与“常常能因为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豁然开朗”之间是递进关系,故填写关联词“不但……而且……”。豁然开朗:顿时明白或领悟。结合句意和词意应填写“豁然开朗”一词。
故选:C。
6.【解答】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蜜蜂”比作“小毛球”;
B.运用了引用的修辞,“八月湖水平”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没有使用修辞;
D.把“大树、土墙”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故选: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7.【解答】故答案为:
耕耘 樱桃 承认 水瓢 逛街
8.【解答】故答案为:
(1)前仆后继 高瞻远瞩 左思右想;
(2)落落大方 彬彬有礼 津津有味;
(3)乐滋滋 乐呵呵 冷冰冰;
(4)冰天雪地 内忧外患 横七竖八。
9.【解答】《月是故乡明》是著名学者季羡林所作,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场院上数星星、古柳下点篝火、坑边望月等美好画面,抒发了离乡后的浓浓的怀念家乡的感情。
故答案为:
季羡林 点篝火 浓浓的怀念家乡
10.【解答】(1)绝妙:极巧妙;极美妙。因此“绝”的意思是极,最。故选⑤。
(2)“我绝无讽刺你的意思”中“绝”的意思是绝对。故选⑥。
(3)美妙绝伦: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因此“绝”的意思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故选①。
(4)悲痛欲绝:悲痛得将要气绝了。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因此“绝”的意思是气息中止,死亡。故选④。
故答案为:
(1)⑤;
(2)⑥;
(3)①;
(4)④。
11.【解答】“承”字是“单一”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乛”,再查“7”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C”,再查音节“cheng”。
承印:承担印刷;故“承印”的“承”的意思是承担,故选②;
承蒙:客套话,受到;故“承蒙”的“承”的意思是客套话,故选③;
继承: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等);故“继承”的“承”的意思是接着,故选①;
承重:承受重量(用于建筑物和其他构件);故“承担”的“承”的意思是拖着,故选①;
承命:受命。故“”的“承”的意思是接受,故选⑤
故答案为:
单一 乛 7 C cheng
②③①①⑤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2.【解答】(1)改为感叹句,添加“真……啊”,结尾用感叹号。
(2)改为比喻句,把“蜜蜂”比作“小毛球”。
(3)马马虎虎:不认真。造句时注意。
(4)仿写句子,例句是围绕第一句说具体,并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
(1)月是故乡明,我真想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2)蜜蜂满身绒毛,像个小毛球似的停在一朵花上不动了。
(3)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的样子。
(4)冷得鸟儿躲进巢里不敢出来,冷得青蛙躲在洞里冬眠,冷得孩子们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13.【解答】例句是一组写童年的排比句,据此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
童年是彩色的,就像海边五彩斑斓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嬉闹的海浪;童年是纯净甜美的,就像活泼好动的溪流。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解答】(1)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背诵填空即可。
(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从“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可知,蜜蜂惹人喜爱,花园里新鲜明亮,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
(3)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看似没写花,实则借蜜蜂、蝴蝶等暗示园中花团锦簇,作者巧妙地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了花园里景色明丽。故选C。
故答案为:
(1)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2)蜜蜂惹人喜爱,花园里新鲜明亮,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
(3)C。
15.【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可知,短文以炊烟为线索,表现了“我”的人生轨迹,说明成长的艰辛。故选B。
(2)考查了对语段作用的理解。细读短文结尾,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样写首尾呼应,强调炊烟就如同家乡的一草一木,是家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尾点题,进一步阐述了短文题目的意思;升华主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无限的眷恋之情。故选ABD。
故答案为:
(1)B;
(2)ABD。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6.【解答】同样是写乡村晚景,《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歌形象地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表达了诗人喜爱乡村的晚景,喜爱自由恬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村居》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古诗作品,诗人选取了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以及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故答案为:
《村居》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老牛、寒鸦 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六.习作(共1小题)
17.【解答】范文:
童年趣事
像色彩缤纷的花朵,像天空无拘无束飘浮的白云,像一条清晰见底的小河,像一个荡着欢笑的梦﹣﹣童年。让我摘下童年那最大最亮的“星星”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在我小时候,家里的大鱼缸曾经养着多种金鱼,有的眼睛鼓鼓的,像戴了一副眼镜;有的鱼鳞上闪着光,像穿了一件花衣裳……这些金鱼可爱极了!我总喜欢用胖胖的小脸蛋贴着金鱼缸和金鱼“赛跑”,或者用眼睛盯着金鱼的眼睛,这时金鱼总是停了一停,忽然又游走了,这时,我肯定会捧腹大笑。
有一次,奶奶拿了一些又小又绿的“豆豆”,我一看见,马上说:“奶奶这是什么呀?”“这是给金鱼吃的?”奶奶一边说一边把鱼食喂给金鱼吃,我吵着奶奶:“我也要喂,我也要喂!”奶奶好气地说:“等我们的歆歆长大了才喂吧。”我嘟起小嘴巴,不服气。
天赐良机,有一天,奶奶在厨房里做菜,我和小金鱼“玩”。“你们好像瘦了,今天我请客。”我突发奇想,我也要喂金鱼吃饭。“开饭了!”我站在椅子上喊,“奶奶平时拿那么少喂你们,这次我请客,你们可要吃多点哦!”正当我拿起一大把鱼食往鱼缸去时,奶奶出来了:“你怎么喂那么多东西给金鱼吃呢!你这样会使它们撑死的啊!”我吐吐舌头,红着脸笑了,奶奶也笑了。
童年,多么令人留恋!可它却像蒲公英的花瓣,越飘越远了,离我而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