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8 19:2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模(mó)样 正(zhēng)月 载(zǎi)歌载舞 分(fèn)外
B.藏(zàng)戏 不禁(jìn) 哄(hōng)堂大笑 活佛(fó)
C.空(kòng)地 通宵(xiāo) 迎风引吭(háng) 香喷(pēn)喷
2.下面四组成语中,与神态无关的一项是(  )
A.神采奕奕 眉开眼笑 B.目瞪口呆 笑逐颜开
C.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D.仪表堂堂 囫囵吞枣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我国人民所熟悉的四大节日是(  )
A.春节、元宵、清明、端午 B.春节、清明、七夕、中秋
C.春节、端午、重阳、腊八 D.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5.“泣涕零如雨”中“零”的意思是(  )
A.落下 B.零星 C.调零 D.零头
6.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我家现在的生活与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生活截然不同。
B.妈妈常常教育我,做人要真诚,千万不要做两面三刀的人。
C.每天上班,他优哉游哉,真辛苦啊。
D.爷爷说退休后可以随心所欲,真舒服。
二.填空题(共5小题)
7.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   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   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   养牛群。
(4)塞   外并不闭塞   。
8.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    新衣    庙会    毛驴
   醋大蒜    年画    爆竹    灯笼
9.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大笑 行    积        心所    
      三刀 地    人     优    游    
10.给“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A.歌曲诗文的段落 B.条目,章程 C.花纹 D.条理
(1)终日不成章。    
(2)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3)妹妹的书桌上杂乱无章。    
(4)爸爸跟我约法三章,不让我到处乱跑。    
11.填空。
《十五夜望月》是    代诗人    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没带一个“月”字,却处处含“月”;“地白”写出了    ,让人想起李白的诗句“   ,   ”;“树栖鸦”烘托出月夜的    。诗的后两句抒情,明明是诗人想念亲人,偏偏说“   ”,委婉地表达出    。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2.语言实践。
过年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有人拿钱去买烟花爆竹玩。请结合当前我市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谈谈你的看法。
   。
13.联系课文,比较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说说哪句好,好在哪里。
(1)①“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②“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
(2)①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
②花生仁的皮全部脱落了。
   。
(3)①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②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吃得饱饱的。
   。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课内阅读。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1)用“____”画出熬腊八粥需要的材料和这些材料在锅里煮的状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为了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开头第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选取了    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第二句则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把腊八粥的熬制过程再现出来。
(3)“喜得快要发疯了”是对八儿的    描写,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进进出出”表现出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池畔。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和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二泉映月”是无锡惠山的一个景点,摘录课文中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词语。
   。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阿炳为什么会听到“叹息”和“哭泣”?阿炳听到的“倾诉”和“呐喊”可能是什么?)
   。
(3)《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乐曲,它的旋律是怎样的?
①用文中的语句来描述:   
②这首曲子要表达的感情是: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6.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章 章:文章。
B.泣涕零如雨 零:零散。
C.相去复几许 去:距离。
D.脉脉不得语 得:得到。
(2)这首诗中,有一个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    和    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4)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寂苦闷的心情,最后两句突出地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
B.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C.诗中六个叠音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或写景,或描人,或叙情,生动传神,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D.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的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六.习作(共1小题)
17.习作。
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先想好要描述哪些主要见闻,如何写得具体详细一点,再思考哪些是次要内容,怎样简略一点,做到详略得当。
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模样”的“模”指的是模子,应当读“mú”,“载歌载舞”的“载”指的是“又、且”,应当读“zài”,其余读音无误。“模”读作“mú”时,指模子;形状、样子,组词如“模样”“装模作样”。读作“mó”时,指法式、模范、标准;仿效;模范;模特儿等,组词如“模型”“模式”“楷模”。“载”读作“zài”时,有“装载、充满(道路)”“运输所装载的东西”“又、且”的意思,如“载客”“载货”“卸载”“载歌载舞”;读作“zǎi”时,指年;记载、刊登,组词如“一年半载”“记载”“转载”。
B.“不禁”的“禁”指禁受、耐受,应读“jīn”,其余读音无误。“禁”读作“jīn”时,指耐受、禁受;忍住,组词如“弱不禁风”“情不自禁”。读作“jìn”时,指“禁止”“监禁”“法令或习俗不允许的事项”,组词如“禁毒”“严禁”“禁闭”。
C.读音正确。
故选:C。
2.【解答】A.有关,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B.有关,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笑逐颜开:眉开眼笑,十分高兴的样子。
C.有关,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垂头丧气: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
D.无关,仪表堂堂: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故选:D。
3.【解答】A.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B.把“织女的眼泪”比作“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将“河”比作银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没有使用修辞。
B.把“织女的眼泪”比作“雨”。
故选:D。
4.【解答】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阳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根据积累可知,最为我国人民所熟悉的四大节日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故选:D。
5.【解答】“泣涕零如雨”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诗句的意思是: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的意思是落下。
故选:A。
6.【解答】A、B、D正确。
C.有误,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不符合句子语境。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7.【解答】(1)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 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唾沫。yè声音受阻而低沉:哽~.喇叭声~.故分别为“yān、yàn”。
(2)劲:jìng坚强有力:刚~.疾风知~草。 jìn兴趣:干得挺有~儿。故分别为“jìng、jìn”。
(3)圈:quān 划界,围住:~地。~闭。 juàn养家畜的棚栏:~舍(shè)。~养。故分别为“quān、juàn”。
(4)塞:sài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外。要~.边~.sè 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āi堵;填:~住漏洞。故分别为“sài、sè”。
故答案为:
(1)yān yàn;
(2)jìng jìn;
(3)quān juàn;
(4)sài sè。
8.【解答】答案为:
喝腊八粥 穿新衣 逛庙会 骑毛驴
吃醋大蒜 买年画 放爆竹 提灯笼
9.【解答】开怀大笑 行善积德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地广人稀 优哉游哉
故答案为:
开 怀 善 德 随 欲
两 面 广 稀 哉 哉
10.【解答】(1)终日不成章:一整天也没有织成一段布。“章”是花纹的意思。故选C。
(2)断章取义: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章”歌曲诗文的段落。故选A。
(3)杂乱无章:杂乱而没有条理。“章”条理的意思。故选D。
(4)约法三章:指共同遵守提出的规定等。“章”条目,章程等。故选B。
故答案为:
(1)C;
(2)A;
(3)D;
(4)B。
11.【解答】《十五夜望月》是唐代王建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没带一个“月”字,却处处含“月”,“地白”写出了月光照在地上的样子,让人想起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树栖鸦”烘托出月夜的寂静。诗的后两句抒情,明明是诗人想念亲人,偏偏说“今夜月明人望尽,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
唐 王建 月光照在地上的样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寂静 今夜月明人望尽,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2.【解答】故答案为:
燃放烟花爆竹虽然能营造喜庆的气氛,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同时燃放烟花爆竹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不如将过年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一些有用的书籍,也可以捐一些给有困难的人。
13.【解答】联系课文赏析句子即可。通常来说,句子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和一些特定的字,句子会更优美。
故答案为:
(1)我觉得②好,因为加上了“那”字能够更加突出八儿的活泼。
(2)我觉得①好,因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
(3)我觉得①好,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八儿的肚子”比喻成“小鼓”,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突出八儿吃饱了。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解答】(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这是对熬腊八粥和这些材料在锅里煮的状态的描写,从中可看出这腊八粥的材料很多,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出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作铺垫。
(2)考查了句子的修辞手法。“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这是一个排比句,写出了三个不同年龄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这是一个拟人句,赋予“腊八粥”人的特点。,形象地把腊八粥的熬制过程再现出来。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喜得快要发疯了”这是一个夸张句,是对八儿神态的描写,写出八儿知道今天吃八宝粥后的狂喜。“进进出出”是对八儿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以及想喝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故答案为:
(1)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出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作铺垫。
(2)排比 三 拟人;
(3)神态 夸张 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以及想喝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15.【解答】(1)考查了对短文中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词语的掌握。“二泉映月”是无锡惠山的一个景点,短文中描写了“二泉映月”的美丽景色,我摘录几个描写“二泉映月”美丽景色的词语,如:树木葱茏、藤萝摇曳、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2)考查了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短文中“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句话中听到阿炳“叹息”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再也看不到家乡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听到阿炳“哭泣”是因为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阿炳听到的“倾诉”也许是他坎坷的经历,阿炳的“呐喊可能是他要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3)考查了对乐曲《二泉映月》的了解情况。①《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乐曲,它的旋律是这样的:“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之后乐曲“升腾跌宕”“步步高昂”。②这首曲子要表达的感情是: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故答案为:
(1)树木葱茏、藤萝摇曳、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2)听到阿炳“叹息”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再也看不到家乡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听到阿炳“哭泣”是因为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阿炳听到的“倾诉”也许是他坎坷的经历,阿炳的“呐喊”可能是他要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3)①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之后乐曲“升腾跌宕”“步步高昂”。②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6.【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是指整幅的布帛。故A表述错误。“泣涕零如雨”中“零”的意思是落下。故B表述错误。“相去复几许”中的“去”的意思是距离。故C表述正确。“脉脉不得语”中“得”的意思是能够。故D表述错误。
(2)考查学生对过渡句的理解。“泣涕零如雨”的意思是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句诗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这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
(3)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动作和情态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4)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鉴赏。阅读诗歌可知,整首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寂苦闷的心情,最后两句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的缠绵情意。并非是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故A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1)C;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3)动作 情态;
(4)A。
六.习作(共1小题)
17.【解答】范文:
游九寨沟
“桂林山水甲天下,九寨山水甲桂林。”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人间仙境——九寨沟。
九寨沟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羌自治州,距九寨沟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5A世界级风景区。每天,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成千上万,络绎不绝。
九寨沟的天空明净瓦蓝,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空中,缕缕白云犹如棉花糖,随手可摘,这里空气清新自然,令人神清气爽。
早上,我们坐上观光车,首先到达了长海,远远望去,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岸边绿油油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阵微风吹来,海面波光粼粼,晶莹通透,像一片片孔雀羽毛覆盖在海面。我被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仿佛走进了梦幻般的仙境。“咔嚓、咔嚓”我被一阵阵相机声惊醒,再向海面望去,此时的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海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秀丽的山峰,鱼儿在空中穿梭,鸟儿在水中飞翔,形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让我与游客们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去。
跟随观光车,我们还游览了箭竹海、五花海、老虎海等景点。这里的海,是那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静,静得与世无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清澈,清澈得毫无杂质;这里的海,是那样幽蓝,蓝得像一块无瑕的宝石。而珍珠滩瀑布却是另一番景象。
珍珠滩瀑布,高21米,宽270米,是悬崖上面的泉水,喷涌而下,溅出一粒粒水珠,这些水珠似断了线的珍珠,撒落在空中,珍珠滩瀑布因此得名,整个瀑布看起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恰如狂龙发怒,水声震耳欲聋,这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不得不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案叫绝!诺日郎瀑布也十分壮观,84版《西游记》的部分片断就是在此拍摄的,怎么样,你想来游九寨沟吗?
我爱九寨沟,更爱这里的山山水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