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的一项是( )。
A.相遇(xiānɡ) B.喜欢(hān)
C.纯净(jìn) D.互相(fù)
2.想一想,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晴 情 睛 清 请
例子:眼(睛)
A.(请)问 B.(清)水
C.(请)天 D.心(情)
3.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填序号)
春风( )夏雨( ) 秋霜( )冬雪( )
A.吹 B.落 C.降 D.飘
4.下列不是中国姓氏的是( )
A.欧阳 B.诸葛 C.东方 D.格林
5.根据课文内容,下面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风吹 B.秋霜落 C.冬雪吹 D.夏雨降
6.下面可以用来描绘春天的词语是( )
A.冰天雪地 B.狂风暴雨
C.春暖花开 D.秋高气爽
二、填空题
7.多音字。
好hǎo( ) hào( ) 少shǎo( )shào( )
大dà ( ) dài ( )
8.写出下列汉字的部首。
霜( ) 降( ) 张( ) 赵( )
欢( ) 钱( ) 病( ) 净( )
9.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大地 ( )物复苏 柳绿( )( )
冰( )融化 ( )( )齐放 百( )争鸣
10.认真读读每句话,在后面括号里填入正确的字。
耳字进门听新( ) 才字进门双眼( )
日字进门站中( ) 心字进门直发( )
1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 )回大地 ( )物复苏 柳绿花( ) 冰( )融化
泉( )叮咚 百( )齐放 百( )争鸣 莺( )燕舞
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________(季节),我还会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12.猜字谜。
(1)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 )
(2)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 )
三、语言表达
13.连词成句。
(1)①广大 ②我们 ③祖国 ④的 ⑤多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冰雹 ②从 ③降 ④天上 ⑤下来 ⑥豆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自由自在 ②水里 ③鱼儿 ④游来游去 ⑤在 ⑥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读儿歌,完成练习。
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14.用“○”圈出儿歌中的一组近义词。
15.我们要爱护小青蛙,是因为( )
A.青蛙保护禾苗。 B.青蛙很可爱。
16.下面这些小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来认一认吧。
啄木鸟 猫头鹰 壁虎 蜜蜂
读儿歌,完成练习。
该让爸爸睡好觉
程宏明
小麻雀,你别吵,小花猫,你别闹。
爸爸开车下夜班,应该让他睡好觉。司机责任大,安全最重要。疲劳驾车有危险,知道不知道?
我进屋,先脱鞋,轻声息,轻手脚。
咱们都当乖宝宝,疼爱爸爸好不好?
麻雀点头静悄悄,花猫轻轻笑一笑:“喵……妙!喵……妙!”
17.“我”为什么提醒小麻雀和小花猫别吵闹?( )
A.“我”要睡觉了。 B.做司机的爸爸下夜班回来,要让他好好睡一觉。
18.“我”又是怎么做的?用“____”在儿歌中画出来。
19.从文中画“﹏﹏”的句子中,我能知道麻雀和花猫好像在夸赞“我”是一个________的宝宝。
五、书面表达
20.看图写话。
认真观察图片,想一想,图中画的是什么?猜想故事发生在哪里?是什么时间呢?小朋友们又在做些什么呢?请下来,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 正确。相遇,拼音:xiāng yù,遇见,遇到。
B 错误。喜欢,拼音:xǐ huan,也作喜爱,一指愉快;高兴,二指喜爱,即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C 错误。纯净,拼音:chún jìng。
D 错误。互相,拼音:hù xiāng,两个、两个以上相互动作或彼此联系的人或物中的每一个;彼此;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2.C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C项错误,(请)天应为“晴天”。晴:天空无云或云很少。
3.ABC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吹”。合拢嘴唇用力出气。根据语义应选“吹”,故选A。
“落”掉下来,往下降。根据语义应选“落”,故选B。
“降”降落。落下。根据语义应选“降”。故选C。
“飘”随风飞动。根据语义应选“飘”。故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欧阳:欧阳一般指欧阳姓。 欧阳姓,中华姓氏之一,为汉姓复姓之首。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
B、诸葛:诸葛一般指诸葛姓。 诸葛氏是中国的一个复姓,大部分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来。
C、东方:东方氏是中国汉族传统复姓之一,东方姓起源和来历主要有以上二点,最早出自伏羲后代,得姓始祖为东方朔。
D、格林: 格林的英文是Green,既可以表示人名,也可以表示绿色。来源于英文。格林童话也是来源于西方。
故答案选D。
5.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识记能力。
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结合课文《春夏秋冬》中的内容“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可知,A项“春风吹”搭配正确。
故选:A。
6.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冰天雪地:意思是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春暖花开:原义是说春景美丽,现在常用来比喻有利于工作或学习的大好形势。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通过词语的意思可以知道可以用来描绘春天的词语是春暖花开。
7. 好人 好问 多少 少年 大人 大夫
【解析】略
8. 雨 阝 弓 走 欠 钅 疒 冫
【解析】略
9. 春 回 万 花 红 雪 百 花 鸟
【解析】略
10. 闻 闭 间
闷
【解析】略
11. 春 万 红 雪 水 花 鸟 歌 春天 春色满园 繁花似锦
【解析】略
12. 坐 哭
【详解】本题考查猜字谜。
字谜又称文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谜语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
(1)“土”字左右有一个“人”字,是“坐”;
(2)“一只狗”可以示为“犬”,“两个口”在上边,再从明面上解释,“谁见谁发愁”,“哭”让人感觉很愁,所以从两个意思上表明谜底就是“哭”。
13. ②④③⑤① ⑥①②④③⑤ ③①⑥⑤②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连词成句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连词成句是要把顺序错乱的词语根据逻辑关系重新排列,组成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连词成句的方法有:①读读词语,看看有没有特殊词语,如果有,要在特殊的词语后面加上特别的标点。②“的”“地”要搭配好;“的”后面跟名词;“地”后面跟动词。③连一连,把地点、时间等都排好顺序;④仔细检查并读一遍,看是否有没有遗漏的字和标点,读一读是否有不通顺的地方。
(1)本句连为: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2)本句连为:豆大的冰雹从天上降下来。
(3)本句连为:鱼儿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14.圈出:保护 爱护 15.A 16.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和文章的识读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熟读儿歌,理解文章中各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到意思相近的一组词语圈出即可。
“保护”、“爱护”都有爱惜保护的意思。
1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关键信息的定位、抓取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进行作答。描写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的句子“好让禾苗不生病”。
16.本题考查学生的常识。根据图片中的动物找出其对应的名字连线即可。
17.B 18.我进屋,先脱鞋,轻声息,轻手脚。 19.懂事
【解析】17.本题考查对儿歌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句中“小麻雀,你别吵,小花猫,你别闹。爸爸开车下夜班,应该让他睡好觉。”可知,不是因为“我”要睡觉了,而是做司机的爸爸下夜班回来,要让他好好睡一觉。
18.本题主要考查对歌谣重点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关键信息的定位、抓取能力。找到儿歌中句子“我进屋,先脱鞋,轻声息,轻手脚。”,即为“我”的具体做法。
19.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我”的做法,想让爸爸睡个好觉。再思考画线句子的重点信息“点头静悄悄、轻轻笑一笑”体会感彩,分析出是夸赞“我”的,答案不唯一。
20.范文:下课了,学校的操场上可真热闹啊!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滑滑梯,还有的踢足球,他们玩的大汗淋漓,可真高兴!
【详解】本题考查看图写话。
审题:
题目要求写清楚:图中画的是什么?猜想故事发生在哪里?是什么时间呢?小朋友们又在做些什么呢?四个问题,写的时候要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
内容指导:
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共有三个小朋友。图上有草地、滑梯,猜想应该是在公园或者学校的操场,小朋友们在玩耍,时间可以是课后、上午、下午等。图上的小朋友一个在踢球,一个在玩滑梯,还有一个在跳绳。根据整理出的内容,用上题目给的句式,把句子写通顺即可。
如:星期天的上午,公园里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耍。他们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在踢球,玩的开心极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