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训练·速提升
一、选择题
1.(2013·青岛高二检测)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 )
A.遗嘱法 B.财产等级制度
C.解负令 D.建立“四百人会议”
2.“解负令”颁布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
A.废除了雅典城邦的债务奴隶制,使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
B.平民与贵族矛盾有所缓和,但没有实质的缓和
C.雅典城邦的居民都成为享有公民权的公民
D.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
3.(2013·乐山模拟)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
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 ④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2013·长沙高二检测)在纪念梭伦的邮票上面有他的名言“避免极端”。其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建立“五百人会议”
D.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5.(2013·莱芜高二检测)公元前593年,雅典鞋匠斯比亚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在选举低级官员时,却被告之他只能选举却没有被选举权。由此判断,斯比亚可能属于(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6.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为民主制打下坚实的阶级基础的是( )
A.颁布“解负令”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鼓励发展工商业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7.梭伦改革后,公民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
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
C.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
8.(2013·淄博高二检测)四百人会议设立的最主要意义在于( )
A.使第四等级取得了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的权利
B.使第三等级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机会
C.结束了雅典贵族政治,真正建立起了民主政治
D.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9.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梭伦做出的“贡献”不包括( )
A.废除奴隶制 B.实行财产等级制
C.创立四百人会议 D.组建陪审法庭
二、非选择题
10.(2013·临沂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以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 于是他(梭伦)创立了一个新的宪法,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牌子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九执政官员通常……宣誓,如果他们违反了任何一条法律,就得奉献一个黄金人像……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有哪些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梭伦改革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广大平民经济上处于贫困的境地,沦为债务奴隶,政治上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故梭伦改革的第一项措施是颁布“解负令”,以保护平民的基本权益,为其享有政治权利提供物质基础,从而缓和阶级矛盾。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眼是“重大意义”“不包括”。城邦居民中包括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他们没有公民权,拥有公民权的只是少数成年男子。
3.【解析】选A。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⑤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不符合题意。
4.【解析】选D。根据所学,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反映了梭伦“避免极端”的主张。
5.【解析】选D。在梭伦实行的财产等级制度中,等级越高,享有的政治权利越多,第一等级可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可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出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无权担任公职。故选D。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发展工商业,增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有利于多元化政治格局的稳固,为民主制奠定了阶级基础。
7.【解析】选B。A、C、D都不是梭伦改革后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产生的方式,其正确方式是“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
8.【解析】选D。C“真正建立起了民主政治”表述错误,梭伦改革只是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A表述错误,B体现了四百人会议的作用,本质意义在于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所以D答案的内涵更完整准确。
9.【解析】选A。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指的是废除平民所欠债务,保障平民的人身自由,而不是原来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雅典还是奴隶制国家,故A是错误的。
【规律方法】把握关键词、灵活解读新情境
(1)特点:所学知识的再现,但不是照搬,而是加以新材料。(2)解题思路: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注意解答时,不可急躁,认真审题,找到关键词,透过材料表现,认识课本原型。
10.【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第(1)题,注意抓住关键句“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第(2)题根据材料回答即可。
答案:(1)思想: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改革思想(或折中、制衡、“中庸”的思想也可)。
政策: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法律的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稳定性(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训练·速提升
一、选择题
1.(2013·宁波高二检测)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2.(2013·淄博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六一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雅典社会的下层平民
B.必须将土地收入的六分之五交给富人
C.租种贵族土地,向贵族交纳租税
D.仍然拥有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
3.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的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雅典人主要在地中海、大西洋沿岸经商
②有些贵族也加入了经营工商业的行列
③雅典人从商业贸易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④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为求吉利绝不使用奴隶劳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对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公民内部阶级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平原派” ②“海岸派” ③“山地派”
5.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的依据是( )
A.他们经营工商业
B.他们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C.他们经常使用奴隶劳动
D.他们不满贵族的专权
6.(2013·衡水模拟)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
7.《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的《梭伦传》有这样一段话:“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这里的“他们”最可能是什么人( )
A.海岸派 B.平原派 C.山地派 D.奴隶
8.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公民日益分化,其中“海岸派”( )
①主要指的是工商业奴隶主
②要求建立激进的民主政治
③关注发展海外贸易和对外扩张
④主张实行温和的变革,反对贵族专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进行了一场辩论,下列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是
( )
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
B.辩论各方:奴隶主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
C.辩论内容:是否发展海外贸易
D.辩论结果:取消了贵族专权
10.(2013·临沂高二检测)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B.萨拉米斯岛危机
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反映了雅典公元前8世纪后经济发展的状况。
材料二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
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
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
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受这种经济状况影响,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雅典出现了哪些典型的阶级或阶层?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阶层的经济状况?他们的政治地位如何?
(3)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阐述了怎样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理由。
12.(2013·长春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基伦暴动(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主要由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约十年后,德拉古受命立法。学者们推测,大概他的法律肯定了那早已不为平民所需要的贵族对平民的保护关系,赋予贵族夺取平民土地、将负债者及其妻儿卖为奴隶的权力,使平民的处境急剧恶化,债务奴隶制广泛流行开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
(2)客观评价材料二中的德拉古立法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失与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公元前8-前6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B、C、D都是正确的。
2.【解析】选D。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所有的借款或租地都要以人身作为抵押。
3.【解析】选B。雅典人的经营活动主要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当时是奴隶制盛行的时代,雅典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绝对不可能离开奴隶的劳动。
4.【解析】选B。本题通过图示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公元前8世纪雅典公民的分化及三者之间的政治关系。“平原派”代表氏族贵族利益,主张维持现状,以巩固自身的既得利益,而由工商业奴隶主组成的“海岸派”和由下层平民组成的“山地派”,尽管内部阶级利益不同,政治主张相异,但二者都反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反对贵族特权,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建立民主政治。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奴隶主使用奴隶劳动,才能称其为奴隶主。A、B分别是原因和条件,D则是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要求。
6.【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的基本状况。当时雅典社会的危机主要是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而这三者都属于“公民”的范畴。A、B明显不合题意,C不完整,工商业奴隶主在政治上没有地位,遭到贵族歧视,不满贵族政治;而平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更重,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为尖锐。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前各阶级、各阶层的立场的理解、识记。解答这个题目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准确把握当时主要派别的各自主张;二是理解题目,抓好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由此,可以推断出选C。“海岸派”主张温和的改革,反对过激的改革;而“平原派”是当时制度的受益者,他们反对改革;在当时,奴隶是最底层的人,政治、经济上都没有地位,他们改变自己地位的方式就是造反,一种革命的暴力形式,而题目中提到的是改革。
8.【解析】选B。“海岸派”代表工商业者的利益,他们既反对贵族专权,要求进行政治改革,也反对激进的社会变革。
【规律方法】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特点:此类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词语是“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
(2)解题思路:解答概念型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背景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②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选项就要被淘汰。③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④理论法。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阶级分析法等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⑤史论结合法。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相应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9.【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关键信息是“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辩论”,辩论是在社会矛盾尖锐、贵族统治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故A正确。
10.【解析】选B。A是主要原因,C是梭伦为夺回萨拉米斯岛的一次行动,D指梭伦获得了改革的权力,从而开始改革。B激化了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梭伦改革的直接原因。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提炼、概括材料的能力。第(1)题是对所学图片的再现,反映的是工商业的发展。第(2)题是一则诗歌,从“无辜被售”“卖身”等可知是平民。第(3)题,两则材料都叙述了改革前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及阶级矛盾方面阐述理由。
答案:(1)状况:工商业发展。
代表阶层(级):“海岸派”“山地派”“平原派”。
(2)阶层:平民;政治上:无权,完全听命于贵族。
(3)主题:梭伦改革的原因(或背景)。理由:材料一经济发展成为梭伦改革的经济基础;而在材料一经济发展基础上壮大的工商业奴隶主成为梭伦改革的阶级基础。材料二阐述的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是梭伦改革的主要原因。
12.【解析】第(1)题旨在考查梭伦改革的社会背景及相关措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梭伦改革前,平民生活处境悲惨,许多人无力还债,沦为“六一汉”甚至是债务奴隶;第(2)题考查的是对德拉古立法的评价,解答时注意题目要求是从“失”与“得”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1)状况: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
(2)失:力图以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专权,没有保护平民的合法利益,国内形势更加紧张,平民开始酝酿暴动。
得: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法律的成文化和公开化对于雅典政治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训练·速提升
一、选择题
1.梭伦改革虽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他不得不出走他乡,主要是因为哪些阶级或阶层的反对( )
①贵族 ②工商业奴隶主
③下层平民 ④奴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梭伦出走后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B.严重损害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
C.使平民的生活处境日益恶化
D.导致贵族专权的局面重新恢复
3.(2013·温州模拟)梭伦曾作诗说:“我进退维谷,犹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这是因为( )
A.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
C.财产等级制的缺陷
D.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
4.梭伦死后,后人在他的塑像上刻下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梭伦改革时得到所有阶层的拥护、认可
B.梭伦改革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完成的
C.梭伦改革壮大了雅典的国力,提高了雅典的地位
D.梭伦改革的主要功绩得到认可
5.(2013·青岛模拟)(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6.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7.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为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秩序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
8.(2013·衡水模拟)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9.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卸下人民的负担……他仿照以前人民的分等,按财产估价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会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的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积极影响。
11.(2013·日照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待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太忙了”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待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贵族因权益受损,下层平民因愿望未能完全实现,都不满意梭伦改革,故答案为B。工商业奴隶主是梭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②排除。
2.【解析】选A。庇西特拉图尽管实行个人独裁,但并没有废除梭伦改革成果,而是采取了更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3.【解析】选A。由于梭伦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所以才感到进退维谷。
4.【解析】选A。A错在过于绝对,梭伦改革的折中色彩,使贵族和平民双方都没有完全满意,到改革后期,遭到他们的排斥。尽管如此,通过立法形式展开的梭伦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它增强了雅典的国力,奠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基础,梭伦改革的功绩得到雅典人的认可。
【规律方法】否定式选择题的解法
题型特点: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此类选择题在文综试卷中也是常见的。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逐一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还可用顺向思维或排除法。
5.【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关内容,克利斯提尼改革中对于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据此本题选C。A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大部分城邦政务;轮流执政和抽签选举不涉及提防英雄人物、野心家。
6.【解析】选C。梭伦改革将雅典引向了民主的道路,并不是完善民主制;而且雅典民主并不是所有公民的民主,仍然有财产多少的限制,故选C。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梭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C错误。
8.【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梭伦改革的影响,分析材料中“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等信息,可知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几点的是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本题选C。
9.【解析】选A。雅典民主三部曲: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另外,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10.【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特点和影响。第(1)题,“特点”可以由梭伦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而得出。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解负令”、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创立四百人会议等进行分析。
答案:(1)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打破了贵族专权。“中庸式”:梭伦运用“折中”原则调节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与利益,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是雅典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并未彻底解决。
(2)“解负令”保证了雅典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经济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物质保障;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有利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建立起新的民主机构,削弱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权力,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11.【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基本特征:折中、中庸、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解负令颁布、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四百人会议的设立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第(2)题则重在突出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答案:(1)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2)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