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导学
【单元线索建构】
【核心素养透视】
唯物史观 以九一八事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了解全国各界团结抗战的情况,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论从史出的基本观点;知道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是反抗暴力的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必然的
时空观念 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能够利用相关的地图分析抗日战争中的重大 战役
史料实证 多渠道获取抗日战争的多种相关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提高归纳整合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能够对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理解与判断,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知道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明白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体会中国 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明白抗击外来侵略 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 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 情感,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教学 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 2.了解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和一二·九运动的经过。 3.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4.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5.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6.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教学九一八事变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列表梳理事件大致情况,再口述经过,然后结合具体的材料,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感受日本的侵略野心。对于一二·九运动,可大致介绍一下华北五省自治的情况,让学生了解当时情况的危急,从而理解学生的行为,同时生发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愤怒之情,在此情况下。再进人西安事变的学习。在这一部分,事变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意义,都要带领学生仔细分析。对于中共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可让学生结合当时国情来分析理解。
导 与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提问:为什么9.18号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历史上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教师随笔
新课讲授 板块一:九一八事变 1.出示歌词《松花江上》和沈阳残历碑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提问:9.18事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2.阅读课本P86-87页,完成表格并在书中做好标注。 3.探究一:日本为何发动九一八事变?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既定国策、蓄谋已久 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转嫁危机)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有机可乘) 探究二: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1)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2)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5.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东北迅速沦陷 6.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开始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国内阶级矛盾(即国共矛盾)-----民族矛盾(即中日矛盾) 7.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出示日军殖民统治下的东北概况: 8.面对敌人的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 板块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阅读课本P88页,完成表格并在书中做好标注。 板块三:西安事变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调整了党的斗争方向,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同时为了排除异己,蒋介石将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调到西北围剿红军,企图一箭双雕。 思考: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 (从社会矛盾、共产党、蒋介石以及二人自身因素进行分析) (1)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2)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3)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个人原因) (4)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直接原因) 2.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 3.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 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主张是什么? 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4.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和秦邦宪、叶剑英等亲赴西安,首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 中共通过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 蒋: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周:只要蒋先生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 6.阅读课本P89页,完成表格并在书中做好标注。 三、课堂总结 1931年9月18日,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我们永远铭记的日子。牢记历史,勿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铭记那段屈辱悲愤的历史,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板书 设计
当堂达标 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
教学 反思 本课内容是让国人倍感耻辱与悲愤的九一八事变,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升华,要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通过恰到好处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讨论,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树立对国家民族正确的责任感以及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在教学知识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可以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大知识点进行前后理。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