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4单元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3份)(岳麓版九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4单元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3份)(岳麓版九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24 08:54:39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堂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安阳模拟)“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 )
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
C.欧洲联盟成立的作用
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振兴。其原因不包括( )
A.凭借原有的经济基础
B.各国政府采取干预经济的措施
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战争期间积累的财富
3.(2012·成都中考)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其中实力最强的西欧经济大国是(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美国
4.有数据显示:1973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出口额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28%和近50%,美国和日本分别为7%和13%,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和日本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创
B.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
C.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5.(2012·山西学业考)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又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正式结成欧洲联盟。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这段材料主要叙述了( )
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过程
B.西欧国家受到“冷战”的威胁
C.西欧国家已经形成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
6.(2012·扬州中考)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发源地,但从今天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据是( )
A.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B.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C.欧洲联盟的建立 D.世界人民厌恶战争
7.右图是某一地区组织统一逐步使用的货币。结合纸币上的旗帜判断这是一张( )
A.美元 B.英镑 C.欧元 D.日元
8.(2012·潍坊学业考) 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我们)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统一货币……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盟歌。‘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一评论的矛头指向( )
A.欧洲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
C.政治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
二、非选择题
9.(2012·淮安中考)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探究步骤一【搜集资料】
兴趣小组请你搜集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史料。
(1)请根据卡片中的“相关提示”,填写“查找类别”中人物和事件的名称。
探究步骤二【解读资料】
兴趣小组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请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崛起篇】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2)英国科学家牛顿为“科学革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在“政治革命”中地位突出,哪一事件揭开了它的序幕
(3)材料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 到19世纪末,欧洲哪个国家在利用科学“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衰落篇】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
(4)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复兴篇】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5)根据材料,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
探究步骤三【总结思考】
(6)综合以上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中材料的表述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得益于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即美国的援助对于欧洲经济的“复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本题选A。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各国受到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到处是一片废墟,法西斯德国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到沉重的打击。西欧各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故D项与事实不符。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联邦德国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
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西欧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从时间“1973年”上分析,这正是欧洲共同体建立所产生的作用。
5.【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题干中叙述了欧洲国家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联合过程。故A项符合题意。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欧洲联盟建立。欧盟各国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制订欧洲防务计划,各国一个声音对外。所以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仔细观察货币中间的、由五角星组成的圆形图案,不难判断这是欧盟的旗帜。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故选C。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欧盟”“一种统一货币”“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因为欧盟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盟的旗帜为蓝底黄星,欧盟成立后欧洲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由此判断A正确。
9.【解析】本题以“欧洲的兴衰”为探究主题,以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以史实为依据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第(1)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依据材料提示,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题考查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答。第(3)题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归纳各自贡献最大的国家。第(4)题由战争历时年数和对欧洲的影响判断出战争名称。第(5)题由材料中的“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等信息总结趋势。第(6)题由材料【衰落篇】概括出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由材料【复兴篇】概括出发展主题。
答案:(1)但丁 新航路的开辟
(2)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攻占巴士底狱。
(3)英国。德国。
(4)第二次世界大战。
(5)从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努力实现区域性政治经济一体化。
(6)和平与发展。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堂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贵港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是(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中国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持续发展 B.信息化和全球化
C.经济危机不断 D.通货膨胀严重
3.(2012·莱芜学业考)下图是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图中第③阶段发展水准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得到了欧洲的大量经济援助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D.利用了高新技术成果
4.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是( )
A.政府对经济政策的错误指导
B.失业人口不断攀升
C.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D.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5.1980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在他执政的初期,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是( )
A.经济高速增长 B.经济衰退
C.经济开始复苏 D.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6.20世纪90年代美国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是( )
A.钢铁制造业 B.汽车制造业
C.信息产业 D.飞机制造业
7.(2012·乐山模拟)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8.(2012·湛江中考)下列图表中,最能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材料二 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适应世界新形势,调整经济政策。其主要措施是: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上;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进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
(1)依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3)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中国要真正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飞跃,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请问克林顿时期调整经济的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持续发展,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第③阶段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链接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赚取高额利润,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根本无力援助美国,相反欧洲国家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援助。所以A项符合题意。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再现能力。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5.【解析】选C。里根执政初期,采取对内振兴经济,对外重振国威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从而使美国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结合选项可知,选项A属于服装业;选项C是指德国“奔驰”,属于汽车制造业;选项D是麦当劳的标志,属于餐饮服务业。选项B属于计算机产业,具备“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特点。故选B。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读图片和综合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确定考查的时间和美国的发展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在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出现下降,20世纪80-9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从而可以判断出符合的图示应是A。故选A。
9.【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从材料一的图表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储备分别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2、1/3、3/4,所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第(2)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和理解能力。从材料二克林顿调整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中可以概括出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最重要的措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持续稳定发展、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第(3)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从材料二克林顿调整经济的措施中,吸取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经验,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是世界上经济超级大国。
(2)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上。持续稳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3)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重视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言之有理即可)
【方法探究】
歌谣记忆本课内容
战后美国大发展,西部南部更耀眼。
七十年代闹危机,美国经济遭打击。
八十年代搞调整,美国债务负担重。
九十年代发展快,美国进入“新时代”。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堂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战后初期,美国占领日本,强制推行民主改革,下列不属于此次改革内容的是( )
A.废除天皇统治权,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B.废除日本企业中的封建家族式统治
C.实行农地改革
D.实行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和凋敝。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二三十年间,日本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究其原因,除日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 )
A.欧共体的帮助 B.美国的扶持
C.联合国的援助 D.北约的资助
3.(2012·济南学业考)根据下边的材料,判断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大量进口原料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4.根据图片信息,下列各项最符合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特征的是
( )
A.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B.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C.经济持续、缓慢增长
D.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5.到20世纪70年代,在钢铁、汽车、船舶、电器等许多重要生产领域,日本都名列世界前列。这表明日本( )
A.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B.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大国
C.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D.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6.(2012·攀枝花中考)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西欧、美、日工业生产都在向前发展
B.各国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
C.西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7.(2012·荆门学业考)下列措施中,既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
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寻求美国大力支持 D.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
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
A.经济开始衰退
B.经济形势的严峻,迫使日本推行经济改革,以振兴经济
C.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日本经济
D.199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反映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3)日本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4)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的军费开支急剧增加。作为邻国,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此问题?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别能力。A、B、C三项都是日本民主改革的内容,D项是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2.【解析】选B。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当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演讲词的理解。由“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的原动力”可知这与日本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有关。
【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分析
(1)三个前提:社会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
(2)五个条件:科技、市场、资本、自由劳动力、资源。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50-70年代”,再结合图片信息可知,日本的经济增长迅速,并且从50-70年代,呈现上升趋势。故本题选A。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日本在钢铁、汽车、船舶、电器等许多重要生产领域名列世界前列,充分说明日本经济发展水平是非常高的,进而表明日本经济实力雄厚,已经成为经济大国。A项与题干不符;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但还不是政治大国;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欧盟。故本题选C。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数值可以看出,1948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一枝独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到1970年,美国的发展速度变慢,其他四国发展迅速,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产生了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故答案选D。
【方法探究】巧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其共同原因可概括为三个词,即“适当、重视、扶持”。“适当”指都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重视”指都重视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扶持”指都得到了美国的扶持。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值得我们借鉴”,从而分析A、B两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措施;C、D两项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项属于外部因素,D项属于内部因素。而值得我们借鉴的应该是内部因素,故选D项。
8.【解析】选D。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在1987年。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阅读理解能力。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一中柱形图所蕴含的有效信息;第(2)题的答案要注意“结合材料二”进行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但答案须符合题意,言之有理。
答案:(1)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主要原因:美国扶植日本;日本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等。
(2)教育。
(3)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4)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