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8单元 科学技术和文化(2份)(岳麓版九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12-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8单元 科学技术和文化(2份)(岳麓版九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24 08:59:36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堂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下面作品中也出自此作者的是( )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变形记》
C.《美国的悲剧》 D.《复活》
2.20世纪20年代,美国一位作家在评论自己的著作时说: “这本书整个来讲是对美国社会制度的一个控诉。”这本书是( )
3.(2012·都匀中考)20世纪上半期,奠定苏联文学基础的著名文学家是( )
A.海明威 B.高尔基
C.肖洛霍夫 D.奥斯特洛夫斯基
4.某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出自(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美国的悲剧》
C.《静静的顿河》  D.《约翰·克利斯朵夫》
5.(2012·株洲学业考)下图是一幅著名的反法西斯壁画《格尔尼卡》,画中的形象都是用变形重叠的立体主义手法画成,妇女、儿童和战士的尸体,有力地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这幅壁画的作者是( )
A.凡·高 B.拉斐尔 C.达·芬奇 D.毕加索
6.音乐来源于现实生活。下列作品与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不相符的是( )
A.《英雄交响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黄河大合唱》——反抗侵略的战歌
C.爵士乐——第三次科技革命
D.《国际歌》——无产阶级革命的号角
7.下图是被誉为“永远的摇滚之王”的“猫王”普雷斯利,他曾是流行音乐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艺人。流行音乐起源于( )
A.非洲 B.美国 C.欧洲 D.英国
8.“拥有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汇集了‘梦工厂’等著名电影公司,以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闻名世界。”根据上述内容推断,这一地点是( )
A.柏林 B.好莱坞 C.戛纳 D.威尼斯
9.著名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将动物人格化,想象力丰富,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喜、怒、哀、乐,妙趣横生,长期受到世界各国儿童的喜爱。它主要是通过什么传到千家万户的( )
A.电影 B.电视 C.电脑 D.电子邮件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主人公克莱德,原来同穷女工洛蓓达要好,后来又得到大工厂主女儿桑德拉的青睐。为了达到同后者结婚的目的,克莱德带着已有身孕的洛蓓达到湖上划船,将她推入湖中淹死。最后事情败露,克莱德被判死刑。
材料二 爵士乐原是美国南部城市黑人的一种民间音乐,20世纪初,开始风行美国和西方各国,并逐步演变成现代爵士乐。
材料三 名城名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的悲剧》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请你再举出西欧、北美现代文学的两部代表作品及作者。
(2)20世纪,音乐获得较大发展,其中拥有听众最多的,除了材料二中的爵士乐之外,还有哪一些音乐形式?
(3)材料三中的影片是在哪里拍摄的?谈谈你对其的了解。
(4)请你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历史,分析美国在很多艺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记忆能力。《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作品,《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作品,《美国的悲剧》是德莱塞的作品,《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作品。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美国作家德莱塞在小说《美国的悲剧》中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苏联文学继承和发扬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传统,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故选B。
4.【解析】选A。题干中这段名言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之口。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和识记能力。《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代表作,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故答案选D。
6.【解析】选C。爵士乐兴起于19世纪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故C项搭配错误。
7.【解析】选B。由题中的“摇滚之王”可以联想到摇滚乐。摇滚乐起源于美国。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电影“梦工厂”。
9.【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米老鼠和唐老鸭》是多集连播的电视动画片。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识图、分析和归纳能力。第(1)(2)题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第一问要求学生知道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好莱坞。第二问考查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外书籍进行探究。第(4)题有一定的概括性,要求学生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历史,可从经济、社会、政治、科技及国家政策等方面去总结,语言一定要简洁明了。
答案:(1)针砭时弊,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丑恶。《变形记》——卡夫卡,《老人与海》——海明威。
(2)以摇滚乐及电影歌曲等为代表的流行音乐。
(3)美国好莱坞。美国好莱坞电影称雄于世界电影王国,因高科技在电影制作中的运用,获得了“梦工厂”的称号。一部部轰动世界的影片确定了在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4)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处于大国领先地位;世界高精尖人才很多集中于美国;美国政府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美国具有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等。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堂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 )
A.20世纪60年代 B.18世纪60年代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2.(2012·泰州中考)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的有( )
①原子能技术 ②网络技术
③航天技术 ④蒸汽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化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2012·安徽中考)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器轰鸣,铁路速度
②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③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5.某地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一位父亲正担心儿子上网会上瘾,不让他上网又怕耽误他的学习。这主要说明了( )
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B.这位父亲害怕网络
C.中国上网的人数不断增加
D.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6.如果要筹备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展览,你认为最能反映其特征的主题应该
是( )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活
C.信息时代任我畅游
D.汽车时代的到来
7.许多职业的出现与科技发明密切相关,因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出现的职业是
( )
A.火车司机 飞行员
B.网络管理员 航天工程师
C.汽车司机 空姐
D.铁路工程师 电工
8.克隆羊多莉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的哺乳动物,它主要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 )
A.电子计算机领域
B.原子能领域
C.现代生物技术领域
D.空间技术领域
9.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 )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知识经济
C.一超多强
D.群体化、社会化和高速化
10.“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启了人类的宇航事业。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人类第一次到达地球以外的星球。
1946年,美国制成第一台电子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进入网络时代,国际互联网成为全世界的通讯媒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的发明者分别是谁?
(2)材料二显示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3)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分别带入了什么时代?
(4)结合科技革命的成果,说说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科学技术领域。①②③都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范围。蒸汽技术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不符合题意。故选B。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可以看出,原子能、计算机和航天技术最初的研制目的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要,这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②发生在第一次在工业革命前,③发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④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5.【解析】选A。题干中的父亲担心让儿子上网会上瘾,影响学习;但发现上网可以浏览信息、进行远程教育等,因此又担心不让他上网会耽误他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6.【解析】选C。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信息化的社会。
7.【解析】选B。火车司机、铁路工程师的出现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飞行员、汽车司机、空姐、电工的出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网络管理员、航天工程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职业。
8.【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生物工程领域中,克隆技术的成就尤为引人注目。
【名词解释】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手段,以一个细胞获得遗传上相同的细胞群或个体群。利用胚胎分割技术或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产生遗传上相同的哺乳动物。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特点”。A项是内容,B项是影响,C项是国际格局。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故本题选D。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不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他三项都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
【拓展延伸】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
①新中国的科技发展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②改革开放后,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11.【解析】第(1)题通过识读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图二是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人造卫星”“飞船”“电子计算机”可知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第(3)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图一:瓦特。图二:爱迪生。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第一次:蒸汽时代。 第二次:电气时代 。 第三次:信息时代。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勤奋,善于思考的精神品质。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