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蜀相》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24 19:5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知识目标: 1 、了解杜甫的一生,掌握其作品风格
2、背诵《蜀相》能力目标:掌握诗歌考查中“炼字”题的方法德育目标:树立远大理想教学重点:背诵《蜀相》教学难点:诗歌中的“练字”教学方法:诵读、点拨、提问教学用具:多媒体诵读课文杜甫草堂短片温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
《 潼关吏 》
《三别》:《新婚别 》 《无家别》
《垂老别》 知新:杜甫的一生(712-744)漫游时期:登高怀古,结识李白。(746-755)困守长安时期:接近人民,看到政治黑暗。(755-759)流亡时期:深入人民生活,真正投入到战斗中去。《三吏》《三别》打破惯例,“即事名篇”,直接导引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759-768)卜居西南时期:居“杜甫草堂”,诗作数量丰富,形式更多样,以抒情诗为主。比如《客至》这样清新明快的诗作。(768-770)漂泊时期:年老穷困,沿途漂流,病逝于湘水舟中。他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把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视为基本的人生准则。受时代风气影响,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性豪业嗜酒,
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
俗物都茫茫。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杜甫的思想:
他性格中包涵着两种不同的因素杜甫诗歌的总体风格:沉郁顿挫:“沉郁”,主要表现为感情深沉苍凉“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诗歌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人间的艰辛代替了理想色彩中年的思虑送走了少年情怀杜甫是衔接这个转变的诗人写作背景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六年后即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瞻仰那里的武候祠,写下了又一首纪念诸葛亮的诗《咏怀古迹.其五》。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
3、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1、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写刘备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3、尾联;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语言鉴赏:“自”、“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这二字修饰,而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他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好听,可有谁听呢?由此自然而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你认为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高考链接:
古诗词中的练字“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或者一首诗中最能概括全诗要义的一个字。举例:03年高考试题王维《过香积寺》“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咽”“冷”的作用。被时人称为“红杏尚书”的宋代词人宋祁,其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比较阅读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将《蜀相》与《咏怀古迹五首之五》相比较,说一说:两首诗思想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既是叹惋诸葛亮未能完成自己的事业,也是借古人抒发诗人壮志未酬的怀抱。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侧重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由背诵课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