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19 08:4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重庆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S-32 Cr-52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让世界更美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等均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所以将“84”消毒液与75%酒精1∶1混合,消毒效果更好
B.明矾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能够杀菌消毒净化水质
C.CO、、NO、均为大气污染物,“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D.生活中的干电池以及光伏路灯,均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2.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冰箱保存食物 B.扇子扇煤炉火 C.给学校消防栓刷漆 D.佛像贴金箔
3.下列事实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温度升高,纯水的pH减小
B.500℃比室温更有利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C.由和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向盛有双氧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4.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见下表。
温度/℃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K 4.0 3.7 3.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高炉的高度可以有效降低炼铁尾气中CO的含量
B.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C.为了使该反应的K增大,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
D.1000℃下与CO反应,达到平衡时,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Fe原子的价层轨道表示式为
B.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s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低于p轨道电子的能量
C.硫的电负性比磷大,故硫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磷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
D.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6.氧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已知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kJ的热量,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
B.氧化亚铜与氧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活化能为
D.
7.反应 ,在温度为、时,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可知,
B.B、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该反应,,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D.从A点变到C点,平衡逆移,气体的颜色:A深,C浅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
B.常温下、、、
C.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
D.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
9.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B.将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减小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中减小
10.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的电化学腐蚀:
B.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
C.Mg-AgCl电池是一种可被海水激活的贮备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D.加热溶液除去油污:
11.氯化银固体难溶于水,但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对该平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向该平衡中加入NaCl固体,平衡向左移动,AgCl溶解度减小
B.向该平衡中加入AgCl固体,平衡不移动
C.向该平衡中加水,平衡向右移动,AgCl溶度积增大
D.向该平衡中加入KI固体,平衡向右移动,AgCl转化为AgI
12.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实验目的 探究铁的析氢腐蚀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比较AgCl和溶解度大小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实验装置
13.25℃时,向20mL 0.1mol/L(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p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
B.b点对应的溶液中:
C.a、b、c、d四点中,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a、b、c、d各点溶液中均.有:
14.厨房垃圾发酵液通过电渗析法处理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表示乳酸根离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交换膜Ⅰ为阴离子交换膜,从浓缩室通过向阳极移动
B.交换膜Ⅱ为阳离子交换膜,从浓缩室通过向阴极移动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400ml 0.1mol/L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到0.6mol/L,则阴极上产生的的体积为2.24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
15.(13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
(1)自然界中的氮元素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是人工固氮的主要来源。
①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占据最高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形。
②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显正电性。N、H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
(2)铁触媒是普遍使用的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通常还含有、、CaO、MgO、等氧化物中的几种。
①上述氧化物所涉及的元素中,处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的元素是______。
②比较Mg、Ca第一电离能的大小:______。
③下表的数据从上到下是钠、镁、铝逐级失去电子的电离能。
元素 Na Mg Al
电离能(kJ/mol) 496 738 578
4562 1451 1817
6912 7733 2745
9543 10540 11575
结合数据说明Mg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的原因:______。
(3)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了“Fe—LiH”催化剂,温度、压强分别降到了350℃、1MPa,这是近年来合成氨反应研究中的重要突破。
①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②比较与的半径大小关系:______(填“>”或“<”)。
16.(12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氧化性较强的,利用滴定原理测定含量的方法如下:
步骤Ⅰ:量取30.00mL废水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
步骤Ⅱ:加入过量的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Ⅲ:向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指示剂,用0.1000mo1/L溶液进行滴定,数据记录如表:(已知:)
滴定次数 溶液起始读数/mL 溶液终点读数/mL
第一次 1.02 19.03
第二次 2.00 19.99
第三次 0.20 a
(1)步骤Ⅰ量取30.00mL废水选择的仪器是______。
(2)步骤Ⅲ中滴加的指示剂为______;滴定达到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步骤Ⅲ中第三次滴定的终点读数如图所示:______。
①a=______。
②的含量为______g/L。
(4)以下操作会造成废水中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盛放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17.(16分)与人类息息相关。近年来,为了缓解温室效应,的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热点之一。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回收和利用的方案。
(1)人体血液中存在平衡,当人呼吸过快或过深,体内失去二氧化碳太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导致手脚发麻、头晕。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
(2)利用制备可以实现变废为宝,300℃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8mol发生反应: ,混合气体中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容器内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断开2mol C-O键的同时断开4mol C-H键,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2mol和8mol,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小于1.6mol/L
②从反应开始到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
③3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④500℃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上述容器中有1.6mol、2.0mol、5.6mol、4.0mol。
则______0(填“>”“<”或“=”)
(3)化工废水中常常含有以二甲胺()为代表的含氮有机物,可以通过电解法将二甲胺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气体排放,装置如图所示。
反应原理是:(i)在阳极转化为;
(ii)在碱性溶液中歧化为;
(iii)将二甲胺氧化为,和。
①写出电解池中阴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②电解池中选择阴离子交换膜而不选择阳离子交换膜的原因是______。
③当阴极区收集到6.72L(标况下)时,阳极区收集到的体积(标况下)是______L。
18.(17分)三氧化二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NiO、)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图:
已知:“滤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1)“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2)“酸浸”时,为了提高钴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可将还原为,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在工艺流程中,已知,调节PH值,要使完全沉淀(离子沉淀完全浓度,),请问需要调节PH值为______。
(4)加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_(填离子符号)。
(5)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如图。
在含有少量的的溶液中,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______。
(6)由“滤液2”可得到的主要副产品是______(写化学式)。
(7)“沉钴”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重庆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答案
CBABA DBADB CDCC
15.【13分】
(1)①. (2分) ,哑铃 (1分)
②. N>H (1分)
(2) ①. Al、O (2分)
②. Mg>Ca (1分)
③. 镁的第三电离能比第一、二电离能大很多,镁很难失去第三个电子,而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2价镁离子(2分)
(3) ①. 1s22s22p63s23p63d64s2 (2分) ,第四周期第Ⅷ族 (1分)
②. <(1分)
16【12分】
(1)酸式滴定管 (2分)
淀粉溶液(2分);滴入最后半滴Na2S2O3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s内不恢复(2分)
①18.20(2分);②2.16(2分)
CD(2分)
17【16分】
(1)失去二氧化碳太多,促进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浓度增大,引发碱中毒 (2分)
(2) ①. BC (2分) ②. 0.32mol/(L·min) (2分) ③. 25(L/mol)2 (2分) ④. < (2分)
(3) ①. (2分)
②. 需要阴极区产生的迁移到阳极区维持阳极区的碱性 (2分)
③. 0.448 (2分)
18【17分】
(1)MnO2 (2分)
将矿物粉碎 延长浸取时间等(2分); Co2O3+H2O2+4H+=2Co2++O2↑+3H2O(2分)
3.5 (2分)
Ni2+ (2分)
不能(1分) ;Ni2+和Co2+沉淀的PH范围太小(2分)
(NH4)2SO4 (2分)
(7)2Co2++ +3NH3·H2O=Co2(OH)2CO3+3 +H2O(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