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下物理 6.2学生实验 探究 凸透镜成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8下物理 6.2学生实验 探究 凸透镜成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18 19:2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
(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仪器材料:
光具座、光屏、蜡烛、透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
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课件“放大镜”,使学生观察放大镜放大文字的效果,提出问题: 欢迎大家回到神奇的物理世界,请大家先看看屏幕,可以看见字体被放大了,可是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2)请同学们用桌上的放大镜看一下自己的指纹,然后在看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 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学生进行讨论后回答问题(2)
(3)我们使用同一个透镜,却出现了不同的像,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出现放大的像、缩小的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提出各种猜想,教师加以引导(半分钟)
(和物体距离透镜的远近有关)
二、进行新课
显示猜想:像是放大还是缩小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有了猜想我们就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也就是说用实验来找出什么条件下物体成放大或者缩小;想一想:“你如何设计方案来验证你自己的猜想?”
制定了方案,就要依据方案来进行我们的实验。但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实验,我必须将同学们进行一下分组,桌面上没有实验器材的同学,向后转,每4个同学一组,其中两个同学负责移动器具并读数,一个同学负责观察像,另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据。
在实验时,注意调节光具座上实验器材的高度,为了方便我们的测量,我们最好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大家准备好了吗?在开始实验探究以前,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请大家先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看看在光屏上能找出像来吗?找出的像和蜡烛比起来,大小有变化吗?
既然有变化,那我们就针对这种变化,进行我们的实验。
大家等得很着急了吧,那心动不如行动,马上拿起你们面前的器材,根据你设计的实验步骤开始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究吧。并将你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入手中的表格。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请2个组的同学分别起来告诉大家,你们的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数据,同学们看出什么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放大的像,看一看成放大的像的时候,物距和焦距有什么关系呢?物距与焦距相比怎样?(物距大于焦距)物距比多少个焦距小呢?(2个)也就是说,成放大的像的时候物距是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的。
那么接下来看看缩小的像,同样看看成缩小的像的时候,物距和焦距有什么关系?(物距大于2倍焦距)
再看看成等大的像的时候,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呢?(2倍焦距)
想一想,通过刚才的实验,在实验中,有没有光屏上不能呈现像的时候呢?这种情况又发生在物体和透镜的位置变化为什么的时候呢?(物距小于焦距的时候)
通过实验,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