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
4.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2.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 (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 \t "_blank )重点
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 (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 \t "_blank )难点
压强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两个学生背书包的图片, 让学生找出两图的不同之处,学生找出后教师强调书包背带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由此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1、压力
多媒体展示P55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力的方向.给出压力的概念。
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引导学生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分析下面三个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学生做P56图8-2实验
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问题与猜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设计实验:
(1)实验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当有几个量共同影响一个物理量时,用什么实验方法?
(2)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第一步,当压力相同时,探究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第二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探究压力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思考:
1.如何在保证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受力面积
2.如何在保证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压力
3.如何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结果
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教师指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我们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压强。
强调: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根据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写出压强公式 P=F/S
由公式推导出单位,并指出:1Pa=1N/m2
“1帕”的含义: 1 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压强是一个比较小的单位
例举一些压强值: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20 Pa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 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 Pa
例、桌面上平放一本教科书,书的重量约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0.047平方米,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课堂练习
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500N。接地面积为10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cm2,比较芭蕾舞演员双脚脚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课堂小结
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
2. 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
公式:P=F/S
单位:帕斯卡(N/m2),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
1Pa=1N/m2,单位的物理意义。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第1、3、4题
练习1、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