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核心素养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重要信息,了解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体会其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及效果。
3.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在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有一个故事叫《相遇》。故事主人公高远隐姓埋名参与原子弹研发,因病离岗后,在公交车上偶遇了曾经的恋人,却因保密规定不能相认。在国家大爱和情侣小爱之间,那一代科研工作者中的很多人毅然选择了前者。他们抛弃“小我”,不计荣辱,潜心钻研,从而书写出传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与邓稼先有着50年友谊的杨振宁先生写下的纪念文章,经由文字走近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楷模——“两弹”元勋邓稼先。
设计意图
用影片导入,旨在唤起学生的爱国情,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初识邓稼先
1.学生速读第二部分,筛选主要信息并填写“人物档案卡”。
人物档案卡
姓名 生卒年月 籍贯
学历 工作单位 职务
个人简历
明确:
人物档案卡
姓名 邓稼先 生卒年月 1924.6—1986.7 籍贯 安徽怀宁
学历 博士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 职务 “两弹”设计领导者
个 人 简 历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1948—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1950年10月,到中科院工作。 1958年8月,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理论。 1964年10月16日,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 1985年8月,做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1986年3月,做第二次手术。两次手术期间,与于敏共同撰写了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做第三次手术。 1986年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2.请同学们观察邓稼先个人简历中的时间和事件,想想其中哪些颇不寻常,引起了你的注意,说一说引起你关注的原因。
预设:
(1)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年仅21岁,可谓年轻有为。
(2)1948—1950年,邓稼先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博士研究生学业,可谓勤奋聪敏。
(3)1950年10月,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到中科院工作,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可看出他很爱国。
(4)1964年10月16日,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仅用六年的时间,邓稼先带领的科研团队就完成了高难度的研制工作。
(5)1967年6月17日,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距上一个重要研制成果的诞生仅仅两年多时间。
(6)1985年8月—1986年3月,两次手术期间,与于敏共同撰写了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从中可以看出,邓稼先在重病期间仍然密切关注着中国核武器的研究和发展。
师补充:课文没有提及的还有,邓稼先的研究团队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美国用了7年、法国用了8年、苏联用了10年才完成的工作,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氢弹研制的最快速度;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他在临终前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师小结:通过提炼时间、地点、人物事迹等关键信息,我们大致了解了文章主人公邓稼先的主要人生经历。关注其中异乎寻常的时间和事件,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引导:邓稼先的一生是光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迹无疑是先后领衔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在苏联拒绝对我国施援,研究队伍中谁也没有见过原子弹,刚开始研究时甚至使用算盘去验算的情况下,在与世隔绝的秘密科研院所,在荒无人烟的“死亡之海”罗布泊,作为两弹研制领导者的邓稼先是如何带领队伍开展研究的?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精读文章,继续走近邓稼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提炼关键信息,学习初识人物的基本方法,了解人物生平事迹,并关注主要事迹背后所反映的人物的精神。
走近邓稼先:在特定场景中感受人物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读极富情味的语句,尤其是人物的细节描写,旨在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真实心理,进而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
1.在文章的第五部分,作者通过想象还原了邓稼先的研究场景,你能从中感受到邓稼先怎样的特点?请圈画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并做好批注。
生默读,圈点勾画批注。生课堂交流。师重点引导三个语句的揣摩分析。
2.品读语句一: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师引导:结合上下文,你认为邓稼先在沙漠中埋葬去世的同事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
(1)非常悲痛。因为失去朝夕共处、相互扶持的同事。这些逝去的研究者远离家庭和故土,客死他乡,临死前都没有亲人在旁。
(2)有些许欣慰。逝者是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出生命,死得重于泰山。
(3)倍增前行的决心和勇气。这时的邓稼先心里应该会想:必须加紧研制工作。只有手中有了“杀手锏”,才能撑起中华天空,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3.品读语句二: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师引导:联系上下文,你认为彼时邓稼先的手有没有颤抖呢?
预设:
(1)有颤抖。文中说“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关键性方案决定着研究的走向,代表着研究能否取得成果,而这一切都与民族尊严、国家尊严息息相关。
(2)没有颤抖。作者认为邓稼先具备“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因此他在关键性方案上会毫不犹豫地签字。
师引导:我们把以上两个问句综合起来看,作者想表达的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可以直接用陈述句表达吗?从中我们能读到一个怎样的邓稼先?
明确:
作者想表达的是他已确凿知道。因为他与邓稼先有着长达50年的友谊,对其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了解,加上作者自己也是科学家,他会用科学家的眼光去揣度、衡量另一个科学家,因此他的判断显得格外真切。
不能直接用陈述句表述,因为陈述句的语气较为平直,情感比较平淡。这里用问句能更鲜明地传达出作者对邓稼先的深切怀念、深度理解与深重敬佩。
从中我们读到邓稼先既有寻常人的重情重义,又有英雄般超凡的胆识谋略;既有科学家的深厚学养,又有将帅的稳健担当。
4.品读语句三: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师引导:联系上下文,你觉得邓稼先这一句“我不能走”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预设:
(1)要读得高亢激烈。因为前文说了,井下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地劝他回去,可以看出情况非常紧急危险,现场不会太安静。因此,作为核武器研究院院长的邓稼先应该高声向大家表态。
(2)要读得沉稳坚定。首先,结合文中对邓稼先的叙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稳健沉着、指挥若定的科学家和帅才,不太可能紧张失措或是举止失当。用沉稳坚定的语气朗读,才能更好表现出邓稼先的身先士卒、顾全大局。其次,如果想表达高亢激烈的情感,句末就应该用感叹号,而这里用的是句号。
师小结:语言是心灵的镜子,危重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因此,这句话读得沉稳坚定更为恰当。“我不能走”这一语言细节,让我们感受到在紧急事件面前,邓稼先具有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接下来,我们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生试读。师抽读。
师强调朗读技巧:朗读时,为了更好地表现沉稳坚定的语气,我们可以对这个句子做如下处理:适当断句,“我/不能走”;用重音强调,重读“不能”;使用低沉平缓的语气;等等。
学生再读体会。
师小结:在人物生活、工作的特定场景中去感受人物,通过极富表现力的语句,尤其是细节去揣摩其心理,我们才能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
设计意图
虽然只有朴素的四个字,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所反映的精神,却感人至深。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体会,旨在让他们设身处地去思考、去感受其中蕴含的力量。
四、课堂小结
作者凭借对邓稼先的工作和性格的了解,复原了两弹研制的特定场景。那么,两弹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研制成功的?两弹的成功爆炸,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继续精读文章其余部分。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