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9 桃花源记
1.熟记“俨”“间”等字的读音;熟记“垂髫”“叹惋”“骥”等字的字形;理解“要”“延”“扶”“寻”“豁然开朗”等词的意思;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
(重点)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难点)
4.珍惜美好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素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闲情赋》。有《陶渊明集》。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写作年代大约是421年,当时陶渊明已经归隐田园十六年了。
元熙二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邑人 间隔 俨然 屋舍 黄发垂髫
缤纷 怡然自乐 阡陌 豁然开朗
读一读
预习检查
yì
jiàn
yǎn
shè
tiáo
bīn
yí
qiān mò
hu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线索顺序图。
进入桃花源
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
发现
做客
离开
整体感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沿着,顺着。
遇到,碰见。
溪水的两岸。
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繁多的样子。
对见到的景象感到惊异。
尽。
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新鲜美好。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发现桃花源
渔人在进入桃花源之前,看到了哪些景物?
溪流
桃林
芳草
落花
高山
洞口
这些景物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内在的静美,为桃花源的出现铺垫了充分而自然的条件。
精读细研
渔人在桃花林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精读细研
整体感知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整齐的样子。
类。
进入桃花源
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可以互相听到。
全,都。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译文】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儿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整体感知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自然环境
这些景物都是人间乡村可见之物,给人“真实”之感。这几句话语言极其简洁,却字字真醇,韵味十足,描绘了一幅和平宁静、幽美淡远的村居图。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情景
由景及人,写桃花源人生活自足,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精读细研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整体感知
做客桃花源
于是,就。
同“邀”,邀请。
全,都。
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详细。
隔绝、不通音讯。
竟然,居然。
不要说,更不必说。
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
感叹惋惜。
邀请。
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
不值得,不必。
【译文】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整体感知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具言”:桃花源之外的社会,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严重。
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精读细研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平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整体感知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做记号。
拜访。
离开桃花源
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若将其内容写出来,效果有何不同?
包括他发现和访问桃花源的整个过程,村中人的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所做的标记等,还可能包括希望太守派人去探个究竟。“如此”二字,指代以上所有内容,简练之至!
此处若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精读细研
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次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是作者笔下的虚构世界,并非真实景象。表明安宁和平、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美好的社会罢了。
精读细研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打算,计划。
没有实现。
随即,不久。
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名 之,字子骥,《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整体感知
再寻桃花源
【译文】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的情节是否多余?
刘子骥是晋朝真实的历史人物,写他寻找桃花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没有成功,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精读细研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梳理一下文言现象。
第二课时
学完本文,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①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环境幽雅,风景优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②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③是一个幸福的地方。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村民款待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合作探究
如此美丽、神奇又幸福的地方,世上真的存在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
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寻向所志”,却“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欣然规
往”,却“未果,寻病终”。
合作探究
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桃花源”呢?
作者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寄托了作者渴望改变黑暗现实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合作探究
《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渔人离开的时候,“处处志之”,可见所经所历也是真实可感的。此外,渔人往来所坐的交通工具——船,也是日常所见之物。这一切都是人间经历,没有任何奇幻的仙界色彩,都使人感到真实。
(2)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气象。
(3)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开篇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全文。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很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结尾的刘子骥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真实人物,这便更加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合作探究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从未改变。
合作探究
通假字
便要还家( )
同“邀”,邀请
合作探究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缘溪行( )
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缘故,缘分。
阡陌交通( )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事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今异义
合作探究
不足为外人道也( )
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充足,不满。
无论魏晋( )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变。
得其船,便扶向路( )
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搀扶,扶着,扶持。
寻向所志( )
古义:先前的。
今义:向着,朝向。
合作探究
之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具答之
处处志之
桑竹之属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代词,指问题。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代词,这。
寻向所志
寻病终
动词,寻找。
副词,随即、不久。
寻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得其船
代词,那。
代词,指桃花源。
代词,指自己。
代词,渔人。
代词,他的。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动词,离开。
名词,房屋。
舍
合作探究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动词,作为。
介词,对,向。
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不复得路
副词,于是,就。
副词,终于,竟。
遂
合作探究
渔人甚异之( )
复前行( )
处处志之( )
初极狭,才通人(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名词作状语,往前、向前
名词作动词,做记号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过
词类活用
合作探究
省略句
便舍船,从口入
便要还家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林尽水源
省略主语“渔人”,可补充为“(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合作探究
省略主语“桃花源人”和宾语“渔人”,可补充为“(桃花源人)便要(渔人)还家”。
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林尽(于)水源”。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合作探究
“……也”,表判断。
倒装句
问所从来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所来”。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的黑暗统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及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陶渊明为官时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丢人格;穷困时安贫知足,不发牢骚,不和自己过不去,心态平和地度过了一生。由此可见,平常心很重要,对于我们来说,生活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种种坎坷,但我们要正确面对,及时地放平心态,克服困难,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学后感悟
层层设疑,激发兴趣。
开头没有确切的年代和地名,只说主人公是个渔人。接着写桃林奇景,也没有说出确切的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虚写一笔,说高尚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一丝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写作特色
语言朴素,准确精练。
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
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2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
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还表现了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像写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作者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用“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写作特色
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缘溪行,逢桃林
桃林尽,山洞现
进入桃花源
自然风光
良田
美池
桑竹
生活情景
往来种作
怡然自乐
再寻桃花源
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世外桃花源
寄托美好理想
板书设计
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思考探究
示例:东晋太元年间,武陵的一个渔夫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穿过桃花林尽头一座山的山洞,发现了世外桃源。桃花源里,无论男女老幼都怡然自乐,没有世间的纷扰与战乱。他们自称祖先为躲避秦朝的战乱来到此地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了。渔夫在桃花源住了几天就离开了,并沿途做了记号,回去后将此事告知当地太守。但无论是太守派的人,还是后来像南阳刘子骥那样的名士,想再次寻求这个世外桃花源,却都找不到了。到后来,就再也没人去寻找这个世外桃源了。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示例 桃花林的景色:眼前流淌着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两边是大片美丽的桃花林。林里绿草如茵,芬芳馥郁,株株桃树像娇艳的少女,柔臂细腰,随风轻扬的花瓣如同漫天春雨,纷繁美丽。
桃花源中的景象:田地平整宽阔,房屋整齐有序,一丛丛翠竹随风摇曳,一排排桑树伸展出绿油油的枝叶。往前走,那映着天光的田地,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远处,白墙灰瓦的村落上空炊烟缭绕,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传来……仰望天空,天是那样蓝,白云悠悠地飘着。
感受:美好、宁静、温暖,是理想中的家园。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渔人“具言”的内容是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深重。
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安定、富足,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们感慨外面的世事变迁,对遭受战争祸害的百姓深表同情。
2.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文言文追求语言的简练传神,在行文中常有省略现象出现。如果对这些省略之处加以关注,读出的不只是字面句意,更可能会由此进入文章深处,读懂作者蕴藏在言语深处的奥秘。
省略不略
命题点
一、何为省略不略
1.省略句子成分。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省略问答内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运用指示代词,避免重复前文内容。
诣太守,说如此。
二、省略不略的方式
语言简练生动,叙事简约,意蕴不减。笔法简洁,看似平淡却内涵丰富。
三、省略不略的作用
1.文章(段落)省略的内容是什么,请补写出来。
2.文章(段落)语言简练,叙事简约,试分析它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选文多处省略,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四、考查形式
答题模式:
文章(段落)对 内容省略了,没有详细叙述,语言简练,叙事简约,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
(中考真题)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请你把作者省略的涵义补写出来。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真题演练
示例: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归隐林泉的志趣。
【参考答案】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便舍船,从口入
不足为外人道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见渔人,乃大惊 4.寻向所志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未果,寻病终
积累拓展
.
.
.
.
.
.
.
.
1.为:动词,作为;介词,对。
2.舍:动词,舍掉,读“shě”;名词,房屋,读“shè”。
3.乃:副词,于是;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4.寻: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的区别。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 .
. .
. .
. .
1.鲜美:新鲜美好。现代汉语中指食物味道好。
2.交通:交错相通。现代汉语中指运输事业。
3.妻子: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指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现代汉语中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古今异义
①先判断词语在古汉语中有几种含义。
②具体分析词语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不同语句中的含义。
③再进一步分析词语的古今差异的种类。
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弱化、强化;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古褒今贬;古贬今褒;改音变意。
方法拓展
(中考真题)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节选自《史记》)
真题演练
【乙】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节选自《史记》)
解释词语。
(1)军士吏被甲 被: (2)居无何,上至 上:
(3)吾欲入劳军 劳: (4)广不尝食 尝:
(1)被:古义,同“披”,穿着;今义,被子,被动。
(2)上:古义,皇上;今义,上方。
(3)劳:古义,慰问;今义,劳动。
(4)尝:古义,曾经;今义,尝试。
【参考答案】
六、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 “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世外桃源”吸引人的地方: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