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逢入京使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逢入京使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9 14: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古人信件的邮寄
有贼二人,窃一瘦驴,欲食肥鬻之。
一贼因故之陕,一贼饲之于家。未几,驴为他贼窃去。饲驴之贼乃委人寄书道:“敬启者,为驴事,如何来,如何去!”
1.食:通“饲”,喂养。
2.鬻:卖。
3.之:去,到。
4.未几:不久
5.委:委托
6.书:书信
7.敬启者:古人写信的格式,可以理解为“我恭敬的给您写信”
唐代的边塞诗
盛唐时期开疆拓土,大量文人投笔从戎,渴望建功立业。边塞诗空前繁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名句: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积累文言词汇;能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对节奏;背诵课文,积累佳句。
2、掌握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通过练习掌握朗读节奏的划分。
3、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的天宝八年(749),他辞别了长安的妻子,充任安西节度使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从军有两个目的:一是建功立业、施展抱负。二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因此,他的边塞诗大多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的高昂士气和赫赫声威。
但是远赴边疆、踏上征途,必然会有思乡之情,难免思念父母妻子。《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语言朴素自然,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逢入京使
结题:
“逢”,遇到。“入京使”,回京城的使者
故园东望路漫漫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乡,“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望故乡,顿觉长路漫漫,不知家乡何处 “漫漫”二字,给人以茫然的感觉。
双袖龙钟泪不干
“双袖龙钟泪不干”写诗人思乡的情态。“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思乡而至涕泗滂沱,这自然确属夸张。但却更好的表达了作者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题,在赴安西的途中,恰逢即将进京的故人,恰好托故人带家信回京,偏偏又无纸笔,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最后一句诗,曾有名家评论:“其情惨矣,乃不报客况而报平安,含蓄有味。”。
关于本首诗歌感情
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挂念亲人又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也表现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乐观豁达的胸襟。
本首诗歌为何不说相思报平安。
对比阅读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⑴。
复恐匆匆说不尽⑵,
行人临发又开封⑶。
⑴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
⑵行人:指送信的人。
⑶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思考分析:这两首诗的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
感情异同
《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豁达的胸襟。情绪比较复杂。
《秋思》表现的是宦游在外的诗人,睹物伤情,思念家乡的感情,是纯粹的思乡之情。
相同之处:同为“思乡”之作。
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于思乡的诗词,或边塞诗做摘抄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