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3)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9 15:01: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十五从军征》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歌丰富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风格。
(2)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风格。
2.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导入语: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述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板书课题)
2、关于乐府诗
乐府是秦汉宫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设立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宫廷的音乐制作,并采集民间的歌谣和乐曲。《汉书 艺文志》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足以观风俗,知薄厚云。”魏晋以后,人们将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称为乐府诗,因而“乐府”又成了一种有特殊风格的诗体。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 的歌谣,共5 000多百。该书搜集广泛,分类编排;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等12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
三、初读感知
1、这是一首乐府叙事诗,想知道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快快走进诗歌吧。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这首诗通过一位退伍老兵之口,记述他在返乡途中和到家之后遇到的悲惨情境,读来令人心酸。那个时代繁重的兵役对民众生活造成严重的破坏,此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记录。诗中的人物对话和情景描绘,给入以真切而深刻的感受。
2、读顺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冢(zhǒng)窦(dòu)雉(zhì)舂(chōng)羹(gēng)贻(yí)
四、理解感悟
1、同学们,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的主人翁是谁?哪一句给我们介绍了他一生的经历?从这句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位在战场上征战了65年的老兵。
诗中的这位老人在15岁的时候就被征入伍,到了80岁才得以退伍回家,在军队中竟然度过了65年的漫长岁月。这种情况在今人看来难以置信。诗中没有描写他在军队中的艰苦生活和战场上的生牝经历,只是描写他在退伍回乡时的见闻,其悲惨境况就足以感人落泪了。
2、是啊,80岁的老兵满怀希望返回家乡,他是多么的希望亲人早已路旁迎接,可他的亲人呢
引出: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3、假如你是乡里人,你会怎样告诉他这个消息呢?你用这种语气读一读。
不仅是乡里人,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悲伤,让我们怀着悲伤的心情齐读——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师述)毕竟是65年了,家中有亲人离我而去也是正常的,可这一座座坟墓都是谁的?看插图,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的往前走,他在寻找昔日温馨而又热闹的家园,可他看到了什么?指生说
3、引出: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屏幕出示,学生自由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你能把这种景象读出来吗
此时此刻,老人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热闹的家园了
4、这真是久而不归,归而不见啊。同学们,这位老兵65年九死一生的付出与等待,并没有换来他所期待的 (团圆、天伦之乐),而现实给予他的却是 。
出示: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5、自由读,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
明确: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理的痛苦。
6、在当时的朝代,是不是只有老兵一人忍受这些痛苦呢?还有哪些人像老兵一样孤独呢?
明确:仅仅是汉武帝在位时,他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死亡,无数个家庭过着“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的生活,无数个家庭忍受着“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的痛苦。
7、分角色朗读:女生读生活上的苦,男生读精神上的苦
8、失去了亲人,无依无靠的老兵面对着一切,他又能怎样?
引出: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句话写出他或许看到了乡邻,或许他看到了希望,此时,这位老人无论看到什么,他都潸然泪下。
五、再读感悟,升华主题
1、人世沧桑的老泪,落在他破旧的征衣上。同学们,回顾全诗想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明确:这就是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我们用读来表现他的凄苦与悲凉吧。老师读黑颜色的字,你们读红颜色的字。
2、古诗重在诵读,自由诵读,同桌试着背诵。
3、通过这首诗,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明确:是的,战争是残酷的,它让有家的人变得无家可归,它让百姓饥寒交迫,尸骨遍野。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人在忍受着战争的痛苦,请看图片。(多媒体展示)
4、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明确: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和平,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幸福。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次感情朗诵这首诗。
六、作业
1、背诵古诗,理解主旨。
2、请从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的角度具体赏析曹操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返乡经历: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急想回家(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 心茫然
主旨: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不平和痛苦
【教后反思】
学诗还应注重拓展。本诗反应的战争的苦难绝不仅是一时一人的,这是所有时代,所有战争带给的所有百姓的苦难。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战争苦难的图片,让学生在生动可感的情境中进一步深刻认识战争的灾难,触发他们内心对和平的渴望,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