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前苏联国旗和国徽俄罗斯国旗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导读提示1.先后有哪些领导人进行了改革?结果如何?
2.哪次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哪个事件成为了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3.苏联解体给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4.对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的改革,为什么会一成一败?回溯: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何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材料:1.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
2.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秘密报告”: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失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赫鲁晓夫 (1894—1971)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治经济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战略核武器军备上赶上美国常规武装力量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二、苏联的解体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改革重点:经济改革结果:……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
结果:……立陶宛宣布独立“八一九”事件 叶利钦VS 戈尔巴乔夫权力高端的博弈,
谁是最后的赢家?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从苏联到独联体摩尔多瓦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拉脱维亚阿塞拜疆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俄罗斯格鲁吉亚立陶宛摩尔多瓦土库曼乌兹别克亚美尼亚乌克兰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苏联解体的原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催化剂:八一九事件
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思考: 为什么中国和苏联的改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启示:当堂巩固1.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2.“八一九”事件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是( )
A.戈尔巴乔夫 B.叶利钦
C.亚纳耶夫 D.发动政变的党内高级干部
3.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
C.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4.苏联解体表明( )
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C.“苏联模式”的失败 D.列宁主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