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韩愈
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在古代,教师往往受到人的尊重,秦始皇出巡,看到荆条,起身就拜,并深情的说:“朕见荆条,如见恩师。”岳飞为离世的老师披麻戴孝,以父礼安葬。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但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教师地位不高,从师风尚不浓,“好为人师”的韩愈,冒着被人讥笑的危险,收召后学,作《师说》,“抗颜而为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愈的这篇战斗檄文——《师说》。
文体知识
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说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768—824),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古人取名、取字,有讲究,“名”和“字”都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是相反或相同的意思。
古人称谓有以下几种:
称官职
称为官之地
称谥号
称家中排行
称居所名
作者简介
和韩愈有关的三个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文化知识
唐
宋
八
大
家
韩 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 洵 苏 轼 苏 辙 王安石 曾 巩
文化知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的文章是“文起八代之衰”。
“八代”指的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 “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文化知识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时代背景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句读 (dòu ) 或不焉 (fǒu ) 经传(zhuàn)
近谀( yú ) 老聃( dān) 传道(chuán)
李蟠( pán) 苌弘 (cháng ) 无少(shào)
择师而教之 (jiāo) 不耻相师(xiāng)
范读正音
研读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
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受通授,传授
承接连词
疑问代词,谁
转折连词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跟从
指示代词,那些
动词,成为
求学的人
用来……
疑惑
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也。
介词,在
介词,比
承接连词
以之为师
发语词
哪里知道
取独
因此,所以
存在的地方
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的必要性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
择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从两个角度阐释
修辞探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 真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研读第二段
文本研讨:第二段
嗟乎!师道①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②人也远③矣,犹且④从师而问⑤焉;今之众人,其下⑥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⑦益圣⑧ ,愚⑨益愚⑩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爱其 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 也,则耻师焉,惑 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
①师:动词,从师学习;道:名词,风尚; ②动词,超出;③多,形容词;
④还,副词;⑤请教,动词;⑥低,形容词;⑦圣明的人,名词;⑧动词,圣明;⑨愚昧的人,名词; ⑩动词,愚昧; 疑问副词,难道; 代词,他的;
代词,自己; 糊涂,形容词; 句中停顿的语气所在; 前置宾语标志;
或①师焉,或不焉,小②学而大③遗,吾未见其明④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⑤ ,曰师曰弟子云者⑥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⑦ ,官盛⑧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⑨ ,今其智乃⑩反不能及 ,其 可怪也欤!
①不定代词,有的人; ②小的方面;③大的方面;④明智;⑤类;⑥说,与者合在一起,表示“诸如此类的说法”;⑦可羞愧;⑧地位高;⑨队列,不齿,不以为伍; ⑩却; 赶得上; 副词表反问,难道;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
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指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
代词,这些
以……为耻
拜别人为师
这类人
代词,那些
名词作状语,成群
恢复
不屑与之同列
竟
反问语气词
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第二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式?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有一种参差之美,流动之美。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择师教子 —— 自身耻师
百工之人 —— 士大夫之族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论述中心
1
2 3 “今之众人”
“古之圣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从师而问”
“圣益圣”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论证小结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中心
论点
分论点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纵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横比
反面论证
对比论证
研读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
固定的老师
以……为师
这类人
不一定
介词,比
懂得道理
专门研究
代词,此
第三自然段举出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前文所说的什么观点?
孔子事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证明观点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说明谁可为师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研读第四段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不受(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先秦及秦汉散文
普遍
音节助词,不译
介词,被
介词,向
目的连词,来
赠送
代词
说明写作原因
分论点:不拘于时行古道
第四段交待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那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
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
阅读分析第四段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阐述师的作用和择师的标准
(一段)
(二段)
批判当时的坏风气
(三段)
1、中心论点
2、师的作用
3、择师的标准
1、古今对比(纵比)
2、自己与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委婉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阐述道理
反面、对比论证
正面、事例论证
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 之 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
—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
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写作缘由。
朗读并试背全文
知识点总结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实词活用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6、修辞方法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通假字
受,通“授”,传授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 并且。
(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古)所说的。(今)含不承认的意思
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圣益圣,愚益愚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3、词类活用现象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形作名,圣人、愚人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师道也
3、吾从而师之
4、师道之不传
5、巫医乐师百工
6、齐师伐我
名,老师
动,学习
意动,以…为师
动,从师
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军队
4、一词多义
师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传道受业解惑也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4、朔气传金柝
5、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流传
动,传授
名,解释经的书
动,传递,传送
名,客舍
4、一词多义
传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吾师道也
3 、道相似也
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 、余嘉其能行古道
6 、策之不以其道
4、一词多义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
风尚
规律
道
4、一词多义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4、其皆出于此乎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吾其还也
代,他。
代,那些。
代,指圣人。
语气,大概。
前指士大夫,
后指“真是”。
语气,还是。
其
判断句
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吾师道也
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⑤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也
者
非
也
也
者
者也
于
5、特殊句式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
之
状语后置句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而耻学于师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学于余
乎
于
于
于
省略句
①吾从(之)而师之
随堂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说明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3)《师说》中,韩愈把为子择师和自身耻于从师两种情形进行对比之后,表明自己态度的句子是“ , 。”
(4)《师说》一文,论证思路严密,语言简洁生动,“ , ”两句简练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荒谬心态。
明确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