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牛和鹅 第一课时(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牛和鹅 第一课时(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8 22:1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8 牛和鹅
第一课时
这两只动物你们认识吗?你觉得哪一只更可爱?为什么?
介绍作者
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著有散文集《山岗上的星》《童年时代的朋友》,儿童剧集《水淹春花田》,童话集《鹰妈妈和她的孩子》,短篇小说集《蟋蟀》《秀娟姑娘》《少先队员的心灵》《心中的百花》等。
嘎嘎 啪嗒啪嗒 吁哩哩哩
这些声音都是谁发出来的?
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吁 yū 吆喝牲口或家禽
多音字


吁哩哩哩
长吁短叹

运用:弟弟吁(yū)哩哩哩地叫着,引来了一群白鹅。
为了赈灾,主办单位呼吁(yù)各界踊跃捐款。
姐姐最近总是愁眉不展,长吁(xū)短叹。

呼吁 吁求
摸胳膊 握拳头 扳牛角
捶牛背 掐脖子 摔酒瓶
这些都是什么词?

有四横,每个横的长短不一,末横最短

右下角是个“臼”

chuí
shèn
rào
ɡuì
会写字

tuō
ɡài

wán

shuāi
pínɡ
qiā
hūn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欺负牛,害怕鹅
被鹅追赶
改变态度
这篇课文与其它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与其它课文有什么不同?
我们还学过哪些课文旁边有批注的?
全文共有几处批注?分别从哪些角度批注的呢?
第一处批注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有疑问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作批注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
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所以鹅不怕人,常常主动去啄人,企图吓唬人。
小资料
段落 批注内容 批注角度
1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对课文内容的疑惑
(有疑问)
6 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8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9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10 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一定还可以从
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写得好
逃跑—被鹅咬—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读文章时,思考文章的写法是很重要的。
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感受深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这一摔是那么痛快,远处的孩子们全笑了起来,我也挂着泪笑了。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它,不过跟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
感受深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我们阅读文章时,可以在对课文内容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 虽然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 怕它干吗 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嘎嘎叫几声,扇几下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有启发
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我们阅读文章时,可以把受到的启发批注在旁边。
段落 批注内容 批注角度
1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对课文内容的疑惑
(有疑问)
6 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对课文写法的点评
(写得好 )
8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对课文内容的体会
(感受深)
9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对课文内容的体会
(感受深)
10 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读了课文后获得的启发
(有启发)
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一定还可以从
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