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培优6:七下科学目标分层测试AB卷(第2章综合)
夯实基础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对各种感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痛觉,将不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
B.如果没有热觉,人类就可以适应温度更高的环境
C.如果没有冷觉,人类不能在寒冷的极地生活
D.如果没有嗅觉,人类就不能避开有毒气体来保护自己
2.某同学走在放学同家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她急忙寻找避雨地点,井迅速跑过去。在这反射活动中,接受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 )
A.视网膜、耳蜗 B.角膜、鼓膜 C.视网膜、鼓膜 D.角膜、耳蜗
3.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成像在原理上相似的是( )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4.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光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字进入人眼
C、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眼,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5.台州某日凌晨出现打雷闪电天气(如图),细心的小明发现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呢?小明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 ( )
A.闪电在先,打雷在后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闪电和打雷同时发生,但光的传播比声音快
C.打雷发生的位置离地面远,闪电发生的位置离地面远
D.人眼对闪电的反应比人耳对雷声的反应快
6.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 )
A.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
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
7.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
8.梦想中学七年级某班的小飞同学通过本章的学习,总结出如下知识:①早上起床后一打开窗帘,房间立刻就亮了,可见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②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传播速度大,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传播速度要小;③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④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9.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如图是人民大会堂会议厅,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21世纪教育网版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10.参照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
A.④①⑦⑧ B.④①⑤③
C.⑧⑥⑤④ D.④⑤⑧⑦
11.有一不透明的圆铜,如图所示,人眼在P点向筒中望去,可看到左壁M点以上部分,若在筒中注满水后,人眼仍从P点望去,则( )
A.可能看到的Q以上部分
B.可能看到的N以上部分
C.可能看到的M以上部分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2.如图所示,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刻度尺,则刻度尺发出声音不同;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两次均轻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则发出声音也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3.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 ( )
A.上装是白色,裙装是红色 B.上装、裙装都是绿色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上装是绿色,裙装是黑色 D.上装、裙装都是黑色
14.“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21世纪教育网版
A.沿OA方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15.最近两年,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员伤亡。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6.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17.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8.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属于折射形成的是①④ D.属于反射形成的是①②⑤
19.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0.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出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⑴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__________比较敏感。
⑵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⑶小娟面对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这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是两个人眼的简图,其中图(a)中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焦距比正常眼的长,图(b)中眼的晶状体焦距比正常的短。
⑴(a)眼应用 镜进行矫正;
⑵(b)所用的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4、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紫光平行于同一凸透镜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你写出你的判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你推断的理由是 。
25、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26、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 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 像。
27、一位猎人晚上打猎时用探照灯照射时,看到一个野兔(野兔的毛是白色的,眼睛是红色的),则猎人看到的眼睛是 色的,毛是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8、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⑴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 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⑵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⑶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强/弱)于玻璃板。
29、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 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21世
⑴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⑵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
30、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cm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高度H/cm
20
17
14.5
13.5
13
12.6
⑴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影子的高度随之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⑵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cm。
⑶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选填“快“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 。
四、作图题(共10分。)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1、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3分)
32、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3分)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到水中,请你作出折射光路图。(4分)
拓展提高B卷(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微弱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
A.音色 B.音色和音调 C.响度 D.响度和音调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如图所示为光在水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MO是入射光线,ON是反射光线,OP是折射光线
B、NO是入射光线,OM是反射光线,OP是折射光线
C、PO是入射光线,OM是反射光线,ON是折射光线
D、PO是入射光线,ON是反射光线,OM是折射光线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4.某人用一块四周有点缺损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则他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与未缺损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相比( )
A、所成像毫无变化
B、所成像四周也有缺损
C、像的大小、正倒、位置均无变化,但略显暗些
D、看缺损程度,如四周缺损较多时,不能成完整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5.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6.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50分
7.一光源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射出,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使光线仍平行射出,则需( )
A.把光源上移一些 B.把光源下移一些
C.不需移动光源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8.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距离凸透镜12厘米时,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
9.如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当物距u=30cm时,像距v=30cm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
D.当物距u=15cm时成的缩小的像
10.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2分。)
11.下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_______一些。象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_________(近视眼镜/远视眼镜),下图中___________ (甲/乙)为远视眼镜。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2.魔术师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创造了“空中旋转”、“飞天仙女”等节目,当演员躺在转盘上做各种动作时,观众所看到的悬在空中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演员,只不过是躺在转盘上的演员在平面镜里的像,当然事先要在转盘前安装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
(1)如图所示,如果演员横躺在转盘上,当演员的头在左侧,脚在右侧时,观众可看到演员的虚象是________的(填“正立”、“倒立”、“横躺”)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这是运用了光的________规律。
13.如图所示的是安装在同一轴上的三个发声齿轮。轴可以在外加动力下匀速转动,用硬纸 片放在齿边可以发声。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用这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是:验证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_______的关系。
(2)若轴的转速不变,则当硬纸片放在_______齿轮上时,齿轮发声的音调最低。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2
15.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__________m。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16.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四、作图题(本题8分。)
17.在如图中,画出光线SA经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分)
18.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通过左右两侧后视镜观察,有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人或其他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盲区。如图,S为驾驶员眼睛位置,MN为左侧后视镜左右两边界点,请作出反射光线NS的入射光线,并标出BM到车左侧(虚线所示)之间的盲区。(2分)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9.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l)平面镜的位置;(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3分)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夯实基础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B
C
C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D
C
B
D
A
C
A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⑵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 或变厚(或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 或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或对光线的汇聚能力强
30、⑴减小(或变小) ⑵15.5(15.3~15.7均正确) 慢
⑶基本不变
拓展提高B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B
B
B
B
A
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2分。)
11.凸(或圆) 近视眼 甲
12.(1)正立 (2)光的直线传播
13.频率(或振动的快慢) A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14.凹 先变细再变粗
15.8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15.(1)B、D (2)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 (3)油
16.(1)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或保持入射光线和纸板在同一平面上且入射点刚好在接缝)。
(2)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四、作图题(本题8分。)
17.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