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温馨提示
本卷考试时间 100分钟
本卷所需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i 28
Ⅰ卷(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反应观是化学学科观念之一,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B.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质的状态变化
D.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2.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有专家提出:如果能够利用太阳能使
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重新组合
(如右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 化学能 B. 热能
C. 生物能 D. 电能
3.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 ΔH= +131.4 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 mol H2(g)吸收131.4 KJ热量
C.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
B.CO(g)+H2(g)=C(s)+H2O(l) ΔH= -131.4 kJ/mol
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 KJ热量
4.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分子碰撞机会 B.增加分子的能量
C.增加了反应所需的能量 D.增加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5. 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下列两个反应:①H2(g)+I2(g)2HI(g) ②C(s)+H2O(g)CO(g)+H2(g),下列状态能表明两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b.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c.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d. 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e.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不变
A. abc B. ade C. ae D. ac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114.6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566.0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7. 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改变反应的ΔH.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8. 2A(g) 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
A.加压 B.减压 C.增加B的浓度 D.降温
9. 一定条件下反应mA(g)+ nB(g) pC(g)+ qD(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平均反应速
率v(C)= 2v(B)。若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加大体系压强时平衡不移动,则m、n、
p、q的数值可以是
A.2、6、3、5 B.3、1、2、2 C.3、1、2、1 D.1、3、2、2
10.如下图所示,△H1=-393.5 kJ mol-1,△H2=-395.4 kJ 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C(s、石墨)== C(s、金刚石) △H= +1.9 kJ mol-1
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11. 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
产生的影响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N2O4(g) ΔH=+8.7 kJ·mol-1
N2H4(g)+O2(g)=N2(g)+2H2O(g) ΔH=-534.0 kJ·mol-1
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N2H4(g)+N2O4(g)=3N2(g)+4H2O(g) ΔH=-542.7 kJ·mol-1
B. 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059.3 kJ·mol-1
C. N2H4(g)+ N2O4(g)=N2(g)+2H2O(g) ΔH=-1076.7 kJ·mol-1
D.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076.7 kJ·mol-1
1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3Y(g) 2Z(g) ΔH<0。该反应的速率(v)随
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
的初始加入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3时减小了体系压强
C.t5时升高了体系温度
D.t2、t3、t5变化后反应物转化率均比t1时减小
14. 对于可逆反应:m A(g) + n B(g) x C(g),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 p2)条件下,反 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 > 0, m + n > x B.△H > 0, m + n < x
C.△H < 0, m + n < x D.△H < 0, m + n > x
15.右图是某条件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 N2+3H2 ΔH =-92 kJ·mol-1
B.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C.a曲线是未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16. 半导体工业用石英砂做原料通过三个重要反应生产单质硅
SiO2(s)+2C(s)===Si(s)+2CO(g) ΔH1=+682.44 kJ·mol-1
(石英砂) (粗硅)
Si(s)+2Cl2(g)===SiCl4(l) ΔH2=-657.01 kJ·mol-1
(粗硅)
SiCl4(l)+2Mg(s)===2MgCl2(s)+Si(s) ΔH3=-625.63 kJ·mol-1
(纯硅)
若生产1.00 kg纯硅放出的热量为
A.21.44 kJ B.600.20 kJ C.21435.71 kJ D.1965.10 kJ
1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D.a>b
18.化学反应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0),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
ΔH=-2(b+c - a)kJ/mol
B.N2(g)+3H2(g)2NH3(g)
ΔH =-2(a - b)kJ/mol
C.N2(g)+3H2(g) 2NH3(l)
ΔH=+(b+c - a)kJ/mol
D.N2(g)+3H2(g) 2NH3(g) ΔH=+(a+b)kJ/mo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 22分)
19.(14分)(1)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①工业上可用下列两种反应制备甲醇:
CO(g) + 2H2(g) CH3OH(g) ΔH1
CO2(g)+3H2(g) CH3OH(g) + H2O(g) ΔH2
已知:2H2(g)+ O2(g) = 2H2O(g) ΔH3
则2CO(g)+O2(g) =2CO2(g) 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用ΔH1、ΔH2、ΔH3表示)。
②生产甲醇的原料CO和H2来源于:CH4(g) + H2O(g)
CO(g) + 3H2(g) ΔH4。
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a。则ΔH4______0,P1_________P2
(填“<”、“>”或“=”);
(2)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CO2(g)+3H2(g)CH3OH(g)+H2O(g),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C C-H H-H C-O C=O H-O
键能/kJ·mol-1 348 413 436 358 750 463
计算反应上述反应的焓变△H=_____________。
(3)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572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成物能量总和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②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572 kJ(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已知: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ΔH1=―890.3 kJ/mol
2CO (g) + O2(g) = 2CO2(g) ΔH2=―566.0 kJ/mol
则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时的热效率是完全燃烧时的________倍(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如下:N2(g)+3H2O(1)==2NH3(g)+O2(g);△H=+765.2 kJ·mol-1,请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20.(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830℃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移动(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
(3)若 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 1.0(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4)若1200℃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
2 mol·L-1、4 mol·L-1、4 mol·L-1,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 。(选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1.(8分)已知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量取30mL 0.5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②量取50mL 0.5mol/L NaOH溶液,测量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溶液稍过量的原因 。
(2)需要测定 个数据,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使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
(3)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实验前后温度差平均值是△t,请根据实验数据求出中和热为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2.(8分)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nO4- + H2C2O4 + H+ —— Mn2+ + CO2↑+ H2O(未配平)
Ⅰ.甲同学研究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用4 mL 0.001 mol/L KMnO4溶液与2 mL 0.01 mol/L 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10%硫酸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A 2 mL 20
B 2 mL 20 10滴饱和MnSO4溶液
C 2 mL 30
D 1 mL 20 V1 mL蒸馏水
E 0.5 mL 20 V2 mL蒸馏水
(1)完成上述实验方案设计,其中: V1= ,V2= ;
(2) 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
(3) 甲同学在做A组实验时,发现反应开始时速率较慢,随后加快。他分析认为高锰酸钾与
草酸溶液的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
你猜想还可能是 ;
Ⅱ.乙同学利用下图测定反应速率
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操作的方法是 ;
(5)乙同学通过生成相同体积的CO2来表示反应的速率,需要 仪来记录数据。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3.(6分)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M、N、R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 M N R
初始浓度/mol L—1 0.20 0.30 0
平衡浓度/mol L—1 0.02 0.21 0.18
(1)请通过计算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达平衡时,N的转化率是多少?
(3)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2013-2014学年教学质量反馈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B A D C B D D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D D A C C B A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 22分)
19.共14分。
(1)① 2ΔH1-2ΔH2+ΔH3(2分) ②> (2分) <(2分)
(2)-178 kJ·mol-1 (2分)
(3)① 小于 小于 各1分
(4) 0.7 2分
(5) 如右图 2分
20..共8分.
(1) 吸热 2分 ;c(CO)..c(H2O)/c(CO2).(H2) 1分
(2)不 1分 (3)等于 2分 (4)逆反应方向 2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 2M+N2R(写出三段式给21分,方程写对2分)
(2) 30% 2分;
(3) 385.7
温度/℃
图a
CH4的平衡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