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第三节 大气压强---基础篇(答案)
1. 【答案】连通器;大于;大气压.
【解析】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壶盖开一个小孔,可以使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从而利用大气压.壶身和壶嘴下部是相通的,是连通器;因此壶底水的深度大于壶壁的深度,而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水对壶底的压强大于水对壶壁的压强;壶盖上的小孔是为了让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的倒出.故答案为:连通器;大于;大气压.
2.【答案】大气压;摩擦力
【解析】塑料吸盘是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当重物拉挂钩时,拉力方向向下,阻碍其向下的力应该是向上的,而不是大气的压力,是吸盘与墙面的摩擦力使其能承受一定的拉力.
使用塑料吸盘时,先挤走里边的空气,使其内部近似真空,气体压强非常小,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就把它压在了光滑的墙面上;大气压强非常大,所以对挂钩产生的压力也很大,使挂钩与墙面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向上,是它的作用使挂钩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不脱落.故答案为:大气压;摩擦力.
3. 【答案】大气压;摩擦力.
【解析】在吸盘上之所以能挂物体是因为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吸盘和墙之间产生了摩擦力作用,然后根据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作用来判断.
吸盘挤压在墙上时,排出吸盘和墙之间的空气,吸盘和墙之间的压强减小,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向墙.吸盘随重物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吸盘竖直方向上受到重物对吸盘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答案为:大气压;摩擦力.
4. 【答案】(1)饮料的质量,天平.(2)竖直向上,等于.(3)增大摩擦.(4)大气压.
【解析】饮料瓶标签上有“净含量450mL”就是饮料的体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便可以知道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测量工具.瓶子静止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始终等于瓶子的重力.密集的竖条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影响摩擦的因素入手去分析此题.我们在吸饮料的时候,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嘴里的.
(1)饮料瓶标签上已标出了饮料的体积,从密度公式ρ=可知,要想知道饮料的密度,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在实验室里用天平测量质量.(2)瓶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瓶的重力.(3)瓶盖上的竖条纹,增大了手与瓶盖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这样便于旋开或旋紧瓶盖.(4)这是因为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就被压进吸管里. ?故答案为:(1)饮料的质量,天平.(2)竖直向上,等于.(3)增大摩擦.(4)大气压.
5. 【答案】减小,大气压.
【解析】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当向下拉动橡皮膜时,瓶内气体的体积增大,根据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可知,此时瓶内气体的压强将减小,由于瓶内气压减小,小于瓶外大气压,所以气球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体积变大.故答案为 减小,大气压.
6. 【答案】大气压强(或大气压;或气压);变大(或增大)
【解析】①蜡烛燃烧消耗杯内空气使杯内气压减小.②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蜡烛燃烧使杯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水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在此过程中,杯中水柱越来越高,产生水压越来越大.故答案为:大气压强(或大气压;或气压);变大(或增大).
7. 【答案】7个
【解析】根据这种气垫最大力气可以顶起约68吨重的物品,可计算出它承受的最大压力,再根据其受力面积为1平方米,即可求出起重气垫承受的最大压强,再利用内外压强相等,可知里面的压强,然后即可知应加到大约几个大气压.
F=G=mg=68×103kg×10N/kg=6.8×105N,P=6.8×105Pa.因为1大气压强为1.0×105Pa,所以6.8×105Pa是6.8个大气压强,相当于约7个大气压强.
8. 【答案】1.088×104;9.3
【解析】根据P=ρgh,计算出h=80mmHg时的压强即可;再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除以80mmHg时的压强即可.P=ρgh=13.6×103kg/m3×10N/kg×80×10-3m=1.088×104Pa;因为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105Pa,所以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此人舒张压的?1.01×105Pa/1.088×104Pa≈9.3倍.故答案为:1.088×104;9.3.
9. 【答案】大,大气压
【解析】(1)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是因为血压大于药液产生的压强,将吊瓶适当地升高,可以提高药液深度,增大药液对血管处的压强,据此分析;(2)随着药液逐渐的流入血管,药瓶中的药液逐渐减少,液体压强也逐渐减小;B进气管就起到了作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进入瓶内,补充了液体压强的减少,使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
将吊瓶适当地升高,增大了药液深度,使药液对血管处的压强增大,防止血液沿输液管回流;当药瓶中的药液逐渐减少时,药液产生的压强逐渐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通过B进气管进入瓶内,保持瓶口处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使药液匀速流下.故答案为:大,大气压.
10. 【答案】大于
【解析】向壶内打气,喷壶内的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增大.向壶内打气,壶内液面上方空气增多,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壶内液体便会压入管中.故答案为:大于.
11. 【答案】(1)受力面积;(2)大气压;(3)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解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根据实验中的情形可做出判断;从大气压的角度,分析瓶内部气体压强的大小变化,从而做出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图甲中,矿泉水瓶的压力不变,两次对水平面的受力面积大小不同,所以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验证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2)图乙中,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再马上盖上瓶盖,瓶中温度先迅速升高,再迅速降低,瓶中气体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子瘪了进去,因此,是验证大气压的存在;(3)图丙中,矿泉水瓶中装水,在侧壁不同高度扎了三个小孔,发现越下端的小孔水喷得越远,是为了验证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故答案为:(1)受力面积;(2)大气压;(3)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2. 【答案】各个方向;相等;小于
【解析】(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2)气体的压强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气体的体积增大,其压强就减小;反之,气体的体积减小,其压强就增大.
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从瓶口正上方往下看,可以看到水向四周喷出的距离都相同,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盖上瓶盖并拧紧,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因为在流出一部分水后,瓶内上方空气的体积变大,气压就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就停止从小孔中射出.故答案为:各个方向;相等;小于.
13. 【答案】(1)不可靠的;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2)1000;(3)750.
【解析】液体压强计比较液体压强时,U型管中液面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在液体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知道液体密度和深度,根据液体密度公式求出液体压强.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支持水银柱高,大气压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1)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同时有关.通过压强来判断液体密度时,要保持液体压强计浸没的深度相同,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2)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1m=1000Pa.(3)如图,水银柱高是750mm,大气压和75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故答案为:(1)不可靠的;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2)1000;(3)750.
14. 【答案】不能;能;马德堡半球
【解析】①旋上盖子,水不能从瓶中流出,是因为外气压大于瓶内水压,打开盖子,水便能流出来.②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两个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
向瓶中注满水,并旋上盖子,则瓶外气压大于瓶内水压,所以水不能从瓶中流出.如果将盖子旋开,水面与大气压相通,瓶内气压与瓶外气压平衡,所以水在液体压强的作用下,会从小孔射出来.这一实验与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一样,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答案为:不能;能;马德堡半球.
15. 【答案】大气压;摩擦力
【解析】汽车防滑垫排出空气,利用大气压增大了防滑垫和汽车之间的压力,增大了防滑垫和汽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物品滑落.
防滑垫排出防滑垫和汽车之间的空气,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利用大气压增大了防滑垫和汽车之间的压力,增大了防滑垫和汽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物品滑落.故答案为:大气压;摩擦力.
16. 【答案】连通器;大气压;压强
【解析】(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2)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茶壶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吸饮料时,将软管插入饮料后,吸饮料时,使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就被管外的大气压压进口内.在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力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安装宽大的履带,增大地面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不陷进地里;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压强.
17. 【答案】水的射程减小;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水停止从小孔中射出;?瓶内气压小于外面大气压.
【解析】(1)随着瓶内水面的不断下降,水深减小,由p=ρgh可知小圆孔处受到水的压强减小,水射的越来越近;(2)气体的压强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气体的体积增大,其压强就减小;反之,气体的体积减小,其压强就增大.
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射的越来越近,水的射程变小,原因:当水流出,水面下降,h减小,∵p=ρgh,∴小圆孔处受到水的压强减小.盖上瓶盖并拧紧,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因为在流出一部分水后,瓶内上方空气的体积变大,气压就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就停止从小孔中射出.故答案为:水的射程减小;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水停止从小孔中射出;?瓶内气压小于外面大气压.
18. 【答案】大气压;低;小于
【解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通过比较矿泉水瓶内压强和外界大气压强的大小,当大气压大于矿泉水瓶内压强时,矿泉水瓶将被大气压压扁;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水的沸点越低.
因为倒出热水的矿泉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扁了,因此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低.普通锅锅内水的沸点小于100℃.故答案为:大气压;低;小于.
19. 【答案】上升,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压计.
【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由题意知,此时瓶内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加上吸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当晓彤拿着该装置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所以吸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就增加,故吸管中的水柱将上升.根据该原理可以制成气压计.故本题答案为:上升,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压计.
20. 【答案】(1)受力面积;(2)大气压;(3)深度越大
【解析】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由于空气有重力且能流动;故会对尽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深度和密度有关,深度越大、密度越大,压强就越大.
(1)图中将矿泉水瓶倒置,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凹陷越深;验证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2)瓶子瘪了,说明大气压将瓶子压瘪;体现了大气压的存在;(3)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最下端孔中水射出的距离远;故答案为:(1)受力面积;(2)大气压;(3)深度越大.
第九章 压强
第三节 大气压强---基础篇(精编精析)
1. 如图所示的茶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 ;水对壶底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壶壁的压强;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 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2. 如图所示,吸盘由于受到 的作用会紧紧“吸附”在墙壁上;又由于吸盘与墙壁间有 ,所以即使在吸盘挂一定的物体,吸盘也不会脱落.
3. 用手将吸盘紧压在窗户玻璃上,松手后它还能紧贴在上面,这是因为吸盘受到 的作用;挂上重物,若吸盘随重物匀速下滑,则重物相对吸盘的拉力和吸盘受到的 是一对平衡力(吸盘自重不算).
4. 小明上完体育课后,从学校小卖部买了一瓶饮料.
(1)饮料瓶标签上有“净含量450mL”字样,他想知道饮料的密度,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2)用手握住竖直的饮料瓶不动,如图所示,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的重力.(3)拧瓶盖时,发现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用物理知识分析瓶盖上刻纹的作用主要是 .(4)拧开瓶盖,将塑料吸管插人瓶中,能把饮料吸进口中,这是利用了 .
5. 右图是人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当向下拉动橡皮膜时,瓶内气体的压强将 ,气球在 的作用下体积比变大.
6. 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蜡烛很快熄灭并会发现盘中的水在 的作用下进入杯中;在此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逐渐 .
7.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震后立即开展了紧急救援.在救援过程中,被困者所在的地方是一狭窄空间,已经被坍塌的水泥柱和其它杂物封顶,仅留下4厘米宽的小缝.搜救队员拿出一张1米见方的黑色气垫,勉强将其塞进小缝,然后用一根气管将气垫与高压气钢瓶相连接,将高压空气迅速注入气垫,20几秒的时间气垫便长高了30厘米.将压在它上面的水泥柱轻松的顶起来,营救通道打开了.这种气垫的正式名称叫“起重气垫”,若这种气垫最大力气可以顶起约68吨重的物品,那么,“起重气垫”里面的气压应加到约? 个大气压.
8. 人的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俗称“高压”和“低压”),某人在某一时刻的舒张压为80mmHg.合? Pa,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此人舒张压的? 倍.
9.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就是一例.如图1所示,A管是输液管、B管是空气管.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可将吊瓶适当地升高,使流入患者血管处药液的压强变 .B管的作用是保持瓶口C处的压强始终等于 .
10. 在教室里用如图所示的喷壶喷洒消毒药液时,向壶内打气的目的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11. 小刚用矿泉水瓶做实验:
(1)将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如图甲放置,验证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2)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再马上盖上瓶盖看到瓶子瘪了,如图乙所示,验证的是 的存在.(3)他在矿泉水瓶中装水,在侧壁扎了三个小孔,观察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验证的是液体 .
12. 在矿泉水瓶的同一高度不同位置扎l2个相同的小孔,往瓶内加入适量的水,从瓶口正上方往下看,可以看到水向四周喷出的距离都相同,如图所示.此现象表明:在同一深度,水向 的压强大小都 .若此时盖上瓶盖并拧紧,水就不再喷出,这是由于瓶内气压 (大于/等于/小于)瓶外大气压.
13. (1)为了鉴别两个烧杯中哪杯装的是清水哪杯是盐水.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甲和乙所示.他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 .(2)若此时盛清水的杯子中,水面到杯底的高度是0.1m,水对杯底的压强是 Pa.(g=10N/kg,ρ水=1.0×103kg/m3)(3)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丙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14. 活动卡中有一学生实验活动:在空塑料瓶的底部扎一个小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向瓶中注满水,并旋上盖子.然后,松开手指,水 从瓶中流出,如果将盖子旋开,水 从瓶中流出(均选填“能”或“不能”).这一实验与著名的 实验一样,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5. 有一种汽车防滑垫如图所示,它是依靠自身特殊的吸附力挤出与接触面间的空气,利用 ?增大接触面间的压力来增大 ,防止汽车在高速行驶或急刹过程中,放置在上面的物品发生滑落或震动.
16. 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a)中的茶壶相当于一个 ;图(b)中,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 的知识;图(c)中,利用 的知识,安装履带后,拖拉机可在松软的泥地上行驶.(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装置的名称)
17. 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水面的不断下降,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实验表明 .若用瓶盖盖上并拧紧,接下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18. 如图所示,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盖紧瓶盖,瓶子变扁了,这是 作用的结果;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 (选填“高”或“低”),锅内水的沸点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0℃.
19.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上适量的水,把一根画有刻度的吸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吸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水沿吸管上升到试管口以上,塞紧胶塞.晓彤拿着该装置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吸管中的水柱将 ,由此可知 .利用该原理可以制成的测量工具是 .
20. 小刚用矿泉水瓶做实验:(1)将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如图11甲放置,验证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2)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再马上盖上瓶盖看到瓶子瘪了,如图乙所示,验证的是 的存在.(3)他在矿泉水瓶中装水,在侧壁扎了三个小孔,观察到如图11丙所示的现象,验证的是同种液体的压强, 深度越大压强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