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前认知必备
目标导航1.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分析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4.探讨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要点导读
教材深度研读
知识点1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材要点详解】
1.条件
(1)欧美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 。
(3)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 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2.成就及表现
成就 表现
电的广泛使用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②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研制成功③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化学工业的发展 ①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②制成燃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图文探究】阅读下面图文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一是正在改造蒸汽机的瓦特;图二是瓦特及其改良的蒸汽机;图三是法拉第和电磁感应实验;图四是发电机及电灯。
请回答:结合图一、二和图三、四,说明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提示:科技含量不同。瓦特改良蒸汽机更多的是经验总结;发电机的发明,主要是在科学理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状元微博】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支柱的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工石化为支柱的工业化。
【领悟整合】
知识点2 垄断组织的出现
【教材要点详解】
1.原因
(1)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2)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3)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
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
3.影响: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想一想】垄断组织的实质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垄断组织?
提示:垄断组织实质上是资本家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
评价: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自我完善。②一定程度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发展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③这种局部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或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依然存在。同时垄断并未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激烈。
【状元微博】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经历的三个阶段。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
【领悟整合】
知识点3 世界市场的发展
【教材要点详解】
1.原因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 新型交通工具_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表现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2)资本主义国家既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还直接输出资本。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3.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想一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试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具有哪些特征?
提示:以欧洲为中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亚非拉三大洲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科技进步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状元微博】图示世界市场的形成
【领悟整合】
教材化与拓展
拓展一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直接的结果;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而创制成功的;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
不同点;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部门 侧重于轻工业 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
科技含量 主要是经验的积累,科学含量不高 科学含量高
发明者 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 主要是科学家
国家 主要集中在英国 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例1】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的“以前”应该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后”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和电灯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取得的成就。
【答案】C
拓展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生产力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营模式。
(3)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最终酿成了一战。
(5)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6)对环境的影响:石油等大量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例2】某学者指出:“在这一时期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这一时期”是指 ( )。
A.工厂手工业时期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依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等分析,属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即“电气时代”。
【答案】 C
典型例题剖析
类型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及特点
【典例1】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解析】 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消费比重大增说明使用石油为原料的机器大增,因此选择B项。
【答案】B
变式训练
1.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1.A 扣紧关键字“1856年”、“英国煤炭消费量猛增”可以判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答案应该蒸汽机推广的影响。
类型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典例2】(2013海南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相对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效区居住也不会对工作带来不便,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现象无关。
【答案】A
变式训练
2. 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2.C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而不是“初步确立”。
锐读天下 感悟历史
【背景材料】电力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2012年3月26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全球有4000多座城市参加,中国参与活动的城市将在40个左右。
【名师点评】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始终与科技革命、科技创新相伴而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也是推动人类摆脱危机、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力量。在全球经济危机下,探讨科技创新,有助于我们以高度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来转“危”为机创新发展。
【试题设计】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2)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 3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研制电灯的关键是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 600种耐热材料和6 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他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爱迪生终于成功了。
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
(3)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解析】 第(1)问是从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中选取相关史实证明结论;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回答;第(3)问回答“启示”要紧扣材料所涉及范围。
【答案】(1)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执着的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学习的精神;自身素质。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课时跟踪训练
A组(基础题)
1.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 )。
举办时间 举办城市 主要展品
1851年 英国伦敦 ①
1878年 法国巴黎 ②
1904年 美国圣路易斯 ③
A. ①火车机车、留声机;②电话、汽车;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留声机;③汽车、飞机模型
C.①蒸汽引擎、汽车;②留声机、电话;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电话;③留声机、汽车
1.D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蒸汽引擎和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话和留声机是其主要成果;1885年汽车发明,1903年飞机升上天空,③处应该为汽车、飞机模型。
2.“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里的“天才”所起的最突出作用是( )。
A.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
B.推动蒸汽时代到来
C.促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标志着近代交通开始
2.C 将科学的理论转化为技术制造出机器,这是当时的“天才”人物起到的作用。
3.“交通运输愈发达,商品流转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
A.汽船的研制成功 B.汽车的创制和使用
C.蒸汽机的不断改良 D.发电机的创制成功
3.B 选项A、C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不是交通领域的成就。
4.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这个“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4.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这反映了电的发明,电力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选D项。
5.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 ③整个世界基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5.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及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三者共同作用的产物,①是根本因素,②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条件,③是世界市场发展的殖民地条件。④是标志性事件,故选D。
B组(能力题)
6.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6.B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主要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这也是此次世博会的物质基础,蒸汽、煤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与钢铁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符合题意。
7.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资助学美化自己
7.D 从图片“石油,地球,吞下地球”信息来看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芝加哥大学获得残羹冷炙,其用意在抨击洛克菲勒用助学美化自己,故选D项。A、B两项不全面,不能完全体现吞并的图片信息。C项无法体现洛克菲勒的野心。
8.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8.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9. 马克思曾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的社会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
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9.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项指的是电的广泛使用;B项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有消极作用;C项表述错误;垄断组织的社会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0..19世纪下半叶,由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 )
A.全球化趋势出现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殖民扩张的开始 D.资产阶级的形成
10.B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随着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形成,材料中的“产品”“资产阶级奔走”“原料”等信息,反映了商品、人力、原料在世界市场上的流动。
11.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并向全球扩展,世界市场日益扩大,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这项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11.解析:第(1)问从市场的角度回答直接原因;第(2)问由“瓦特”和“改良蒸汽机”可知国家是英国,影响从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作用来回答;第(3)问前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四小问注意角度是“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应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1)市场的不断扩大。
(2)英国。影响: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美国和德国。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考真题感悟
考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2012·福建文综)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命题解读】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运用。根据时间“1912年”采用排除法,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排除②;从英国到美国穿越大西洋,不需要经过地中海,排除③,故答案为B项。
【规范解答】B
2.(2012·上海卷)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
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命题解读】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主要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这也是此次世博会的物质基础,蒸汽、煤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与钢铁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符合题意。
【规范解答】B
考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2012·海南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命题解读】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命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相对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效区居住也不会对工作带来不便,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现象无关。
【规范解答】A
4.(2009·重庆文综)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命题解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而不是“初步确立”。
【规范解答】C
【命题分析】本部分在近几年高考中涉及较多,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重要成就以及特点。命题以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形式为主。
【知识拓展】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使人类能源利用发生变化,煤炭日益成为主要的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和电成为主要能源。
【命题分析】本部分是课标要求的重点,在近几年高考中涉及较多,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对垄断组织的形成、经济结构以及世界市场的影响,命题主要以材料选择题形式为主。
【方法技巧】采用排除法解答试题可有效降低试题难度和节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