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用词准确生动,富有美感。
二、整体设计思路
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6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7个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能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
教法:情景教学法 师生互动教学法
学法:想象体会法朗读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上节课我们一起去了美丽的海滨小城,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多媒体视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标注出不理解的地方。
2. 认读生字词。
(1)同桌互读,正音,评议。
(2)(课件出示)多媒体出示文中词语。
(3)指名读,集体评议、正音。
(4)开火车读。
(5)齐读。
3.(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脑 袋 严 实 挡 视 线 坛 显 材 软 刮 库”。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交流。(汉字工具)
4.师重点指导“线”。“线”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比“戈”多一横。师范写,学生练写。
5.师配乐范读课文,观看小兴安岭四季风景图,整体感知课文。(课件出示)(多媒体图片)
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季节:春夏秋冬)这节课我们通过春夏秋冬去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6.再读课文,说说你对小兴安岭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内容。(①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的。②它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③它有数不清的树木,学习第一自然段。)
7.你是怎么来读好这一段的,为什么这样读?(①重读“数不清”,说明树木的数目多。②重读“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③重读“绿色的海洋”,突出了颜色“绿”,海洋也能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④省略号说明树的种类有很多。)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希沃白板多媒体汉字功能、拼音功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三)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1.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
小兴安岭美在四季,美在树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小兴安岭风景最美的地方,此时正好是这里的春天。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小兴安岭的春天分别写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融化的积雪、淙淙的小溪、散步的小鹿。)
2.学生汇报好词、好句。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什么意思?能换一个词吗?(长出)“抽出”和“长出”哪个好?为什么?(师引导:“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多媒体视频)
春天到了,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溪水流动的声音。)
看,小鹿在干什么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欣赏”是什么意思?“俯下、侧着脑袋”等词也用得好,让学生可以边说边表演动作。(通过拟人的写法,表现了作者对小鹿的喜爱。)(多媒体图片)
3.配乐播放课件,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小兴安岭的春天还会有什么景象,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大狗熊、松鼠、小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希沃白板的多媒体功能,让学生上课能更加有激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小兴安岭的夏天
春姑娘渐渐远去,夏天来到了小兴安岭。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小组同学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哪些词句描写得特别好?(出示课件)(笔工具)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夏天到了,树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些词写出了森林非常的茂密。)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森林的茂密呢?“封”,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一个“封”字,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你仿佛看到了……“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范围甚至比森林还广,浓度甚至比水还大,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其中。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利剑”说明了阳光的强烈。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把开满鲜花的草地比作大花坛,体现出了草地的美。(笔工具)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描写小兴安岭夏天的段落。
5.合作学习描写秋、冬季节的课文内容。
谈话过渡:春姑娘离开了小兴安岭,夏天也悄悄地走了。让我们带着秋天收获的希望,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现在老师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走一走,看一看,读一读,去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
6.体会“秋天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么样?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分小组讨论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引领:①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和物产来描写。②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③“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引导理解:“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景色美丽,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7.体会“冬天美”:
按照上面学会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集体交流:①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②“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③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随文识字,学生读文并领悟作者的表达过程,培养学生读文段的节奏感,同时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认知。
(四)激情总结,拓展欣赏
1. 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从景美、物美、有价值、有贡献几方面来回答。)(宝库,是指物产丰富。花园,是指一年四季美丽。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其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2. 总结语: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它的四季变换带来了不同的风景,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小兴安岭的美好风光。播放视频,学生交流感受。(多媒体视频、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希沃白板多媒体功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海洋
春: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夏: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秋: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
冬: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花园、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