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数学书P34页例1
第一课时 数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各数及计数单位“一(个)”“十”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数概念。
主题图“百羊图”为学生数数提供了现实素材,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通过“百羊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多得多,并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意识。
例1通过让学生数数量是100的不同物体,使学生学会手□一致地数数,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的大小。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学生的经验,在数数的过程中突破数数的难点——“拐弯数”。第一幅图展示了学生在已有的2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下一个数,数到29时下一个数是30,突出了难点的教学;第二幅图加深了学生对100的认识,突出了数的本质;第三幅图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引出新的计数单位“百”,并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十”与“百”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再次了解整十数的顺序。教材编排中从直观、无结构的学具(一堆小棒、第纳斯木块等)到直观“结构化”的学具(10根一捆、10个一列),使学生充分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一(个)” “十”的认识,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做一做”第1题意在引导学生在数小棒的操作中突破“拐弯数”(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第2题让学生自由地数泡泡,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丰富学生数数的经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操作活动,理解“拐弯数”的道理。
2、在数数等操作活动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百位,了解十进关系;
3、通过对事物数量的看、猜、数的活动过程,逐步建立数感。
4、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数数、摆小棒的活动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了解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拐弯数”的道理。
教学用具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20以内数,引出较大的100以内数
1、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数”,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数?(0-20)
2、生活中离不开这些数朋友。这副小羊图上就有数:估一共有多少只小羊?
评价:你们感觉都非常好,虽然不一样,但是猜的都比我们学过的20要多,生活中也常会用到比20还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100以内的数。
二、数数探索,认识新单位“百”。
(一)自主探索,突破拐弯处的数法。
1、理解数数的道理。
从1到100一个一个的数,会数吗?人人都会数,我们就从20开始接龙数。
看来大家能从1数到100。那关于数数,大家还有问题吗?或者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设问:有个关键的地方我想要问问:29完了再数一个是多少?29再添1怎么就是30了?
(不着急你们好好准备下,你也可以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帮你把 “29添1怎么就是30了”这个道理给大家讲清楚。 )
谁来解释下29完了怎么就是30了?
预设:(1)只摆不说。
(2)空说不摆。
(3)边摆(拨)边说
小结:9个一再添1就是10个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就是30了。
用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和“十”的关系,就把道理讲清了。(板书:10个一是十)
2、巩固拐弯数数道理。
39完了是多少?怎么就是40了,请同桌两人先说说,一会也像刚才那样,把39添1怎么就是40的道理也给我们讲讲。(指着板书关系说)
学生1人汇报即可。
49?学生1人汇报即可。
59?69?
(二)数中认识新计数单位“百”和十进关系。
1、检验数数,巩固拐弯数。
看来数数都真没问题了,那我们就来检验一下(拿盒子)看看是不是都能数准确。
老师一会给每个小组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一捆数好的小棒,根数标在上面了,你们只要接着上面的数继续往后数,看看一共给了你们多少根小棒?一人拿、一人数、其他监督别拿错输错。(数完击掌坐正)
学生数数。汇报。师标出在黑板上。30,40,50,60,70,99,各2份。(快的换人检验)
老师给很多组准备的都是整十数的根数,只有2个组是99根。
2、认识计数单位“百”理解十进关系。
99再添1是多少?
什么是100呀?
99添1怎么是1百给我们讲明白。
预设:9添1是十,10个一是一个十,1个十和9个十凑成10个十,十个十就是一百。
小结:10个一是十,10个十就是一百。借助一,十,百的关系,把道理讲明白了。
3、凑百、巩固十进关系。
99添1(展示100)这就是100根小棒。看其他组这些数:哪两个组的小棒根数可以凑成1百呀?怎么就是100了?
4、理数位顺序,认识数位。
“百”这个新的计数单位应该放在那里?说明道理
小结: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计数单位越往左越大。
介绍个位、十位、百位。(填加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
三、反思总结,发展数感。
1、就快下课了,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2、以前我们学习20,现在又认识了100,大家对100有什么感受吗?
展示20和100的事物对比:我们一起来看下。
3、一顿饭100粒大米够不够吃?100张纸有多少?又什么感觉?
4、100怎么一会感觉多一会感觉少呢?(不同事物大小不同,占的地方就有大有小,无论感觉怎么样,他们的数量如果都是100,就都用100来表示。)
5、小游戏。最后送给大家一个小游戏,给数找家。
这些数(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九)如果排在数轴上,应该排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评价数感)
四、拓展生活,布置作业。1、练习数数:正数、倒数2、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29——30 ...... 百 十 一 三十
39——40 百位 十位 个位 八十
99——100 10个十是1个百 10个一是1个十 九十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