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二单元 6.1 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解析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二单元 6.1 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解析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9 10: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6.1 记念刘和珍君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把握烈士的高大形象,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语句来理清思路。
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析文章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三)字词:
菲薄 fěi      
桀骜 jié ào
殒身不恤 yǔn xù
赁屋 lìn
长歌当哭 dàng
立仆 pū
尸骸 hái
屠戮 lù
浸渍 zì
攒射 cuán
惩创 chuàng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七节:
第一节:介绍写作缘由,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控诉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
第二节:表达自己的无限愤慨,再一次说明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第三节:回忆自己与刘和珍的交往,表达自己对刘和珍的由衷敬意。
第四节:写听到噩耗时的愤慨之情,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鄙。
第五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
第六节:阐述刘和珍等人死难的经验教训。
第七节:阐述刘和珍等人遇难的意义,表现她们为国捐躯的崇高伟大。
四、学习课文
1.读完第一、二节后,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 如何理解这句话 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
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必要”何在呢 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如何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文字?
明确: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3.第三段中,“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里,为什么无话可说呢?
明确:
“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这“并非人间”说明黑暗的社会现实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连呼吸都有困难,又怎能说出话?这里,暗含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愤怒与控诉,只能在“痛定之后”,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4.“我平素想,……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三句话中,指出了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并猜想她“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是,鲁迅用“总该”一词,强调出乎意料。“她却常常微笑、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两次写到“微笑”与“态度温和”,这样,到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①深入刻画刘和珍的性格和形象,与反动派的阴险毒辣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强烈反差,突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②再次指出刘和珍人物形象:她是一个不为势利所屈,勇于反抗和斗争。“微笑”和“态度温和”则透出了她的善良与纯真,她的“虑及”说明她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里阐明出刘和珍的形象之后与反动派的险毒构成艺术上的反差,是对反动派的强烈批判。
5.第四节第5段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其中,“无话可说”是因为什么呢?这里的“无话可说”和第一部分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了什么关系?表达效果是否相同?“缘由”一词又作何解?
明确:
这里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对敌人的暴力和无耻谰言使人震惊,愤怒得说不出话。这与前文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对应,递进的关系。前文中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和所住的并非人间”使鲁迅“艰于呼吸视听”,找不到锋利的言语来控诉段政府的罪行却只能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以此来哀悼死难者。所以,“无话可说”。同样都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
“缘由”一词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反动派的残酷镇压。
②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这里暗含了既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最后,号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由此,鲁迅发出沉重的呐喊。
6.如何理解“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
第五节第二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一是表现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二是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第二段思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方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表现互相救助,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概括了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友爱,确实令人震撼。
接下来又从执政府一面说“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罚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
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 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反语。
7.如何理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
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8.理解“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
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自我检测
1.下列加粗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浸渍(zì) 攒射(cuán) 通缉令(jī) 长歌当哭(dàng)
B.绯红(fěi) 不惮(dàn) 血淋淋(xiě) 殒身不恤(yǔn)
C.寥落(liáo) 赁屋(lìn) 创可贴(chuàng) 妄自菲薄(fěi)
D.喋血(dié) 黯然(àn) 追悼会(dào) 叱咤风云(ch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项是( )
A.1926年3月18日的爱国请愿,是群众的—种毫无疑义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
B.鲁迅先生在《空谈》一文中这样说:“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我虽然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
C.从表面上看来,段祺瑞政府与帝国主义者之间似乎没有连裆瓜葛;但是,从实质上看,帝国主义与段祺瑞政府是合谋的。
D.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文艺作品本应培养志趣,而不是助推欲望,本应春风化雨育沃土,而不是助长低俗之风。文艺作品应是一种引领和指导,是高于社会价值水准与审美趣味之上的精神“灯塔”。对此,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主管部门,希望能够加大对于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强化监督与奖惩。这固然重要,但创作者的自律与自觉,其实更重要。_____________。今天,作为培养精神沃土的文化人,固然不需要那么大的牺牲和勇气,可为了创作耐得住暂时的寂寞,“撑起两根穷骨头”也应是起码的要求。
A.当年,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鲁迅先生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
B.当年,鲁迅先生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
C.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鲁迅先生当年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
D.鲁迅先生当年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
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鲁迅作品大撤退”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结合漫画标题和画面内容,谈谈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事件。
(2)对于“鲁迅作品大撤退”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简要表述出来。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B.绯,读fēi,没有fěi的读音。C.创,读chuāng,创伤。读chuàng时,有开始做,初次做的意思。D.咤,读zhà。“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当,第一个“毫无疑义”应放在第一个“是”前;B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第二个“我”前;C 项,语序不当,最后一句与前文不照应,应改为“段祺瑞政府与帝国主义是合谋的”。
3.答案:A 
解析:“当年”与后文的“今天”对应,据此排除C、D两项。先有目的,再有行动,这样语意表达才更顺畅,且与后文“为了……也……”对应,据此排除B项。故选A。
4.答案:(1)反映了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与编写中,鲁迅的很多文章不再被选入教材这一事件。
(2)【示例一】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确实晦涩难懂,选入教材,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将鲁迅作品撤出中学教材未尝不可,等中学生阅历增加之后,再来读鲁迅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刻的社会与人文教育意义,他的作品意义深刻,是国民教育的脊梁。鲁迅的文章能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这颗“毒瘤”对人的迫害一一展现出来,这在中国近现代文人当中无人可及。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从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三方面着手,尤其应看懂画面内容,然后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第1题,实际上是考查概括漫画的内容,本题中漫画的题目是“鲁迅作品大撤退”,通过画面可以看出是鲁迅的很多文章不再被教材收录。第2题,要求谈谈对“鲁迅作品大撤退”现象的看法,解答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有理有据地加以阐述。可以持赞同或不赞同两种不同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