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课时课件(37+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3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课时课件(37+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9 07:04:04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 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2、 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2022冬奥会,意大利代表团从中国代表团手上接过奥运旗帜,米兰成为2026年冬奥会举办城市。
米兰降雪量为什么能满足申奥的条件?
10°S
10°N
23°N
60°N
30°N
66°N
85°N
赤低
副高
副低
极高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幅度:5°~10°
36°N
42°N
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和意大利的经纬度推测意大利夏季与冬季受什么气压带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幅度:5°~10°
36°N
42°N
7月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幅度:5°~10°
36°N
42°N
1月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冷、干
温、湿
热、干
热、湿
冷、干
温、湿
热、干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夏季受副高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热、干
冬季温、湿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

气压带和风带
性质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上节课的模式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推测意大利的气候类型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副高和西风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根据气候特征,结合图表分析哪个代表意大利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推测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
10°S
23°S
60°S
30°S
66°S
5°S
5°N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范围:5°~10°
结合这个模式,找出10°S-20°S范围内受什么气压带风带控制,并推测其气候类型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性质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举一反三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范围:5°~10°
结合这个模式,找出10°S-20°S范围内受什么气压带风带控制,并推测其气候类型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性质
1月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湿
举一反三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范围:5°~10°
结合这个模式,找出10°S-20°S范围内受什么气压带风带控制,并推测其气候类型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性质
7月冬季受信风带控制
热、干
举一反三
结合这个模式,推测其气候类型
夏季受赤低控制
冬季受信风带控制
夏季热、湿
冬季热、干
全年高温
干湿两季分明

气压带和风带
性质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举一反三
赤低和信风带
全年高温、干湿两季分明

根据气候特征,结合图表分析哪个代表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举一反三
学生探究
思考
中国东部部分地区纬度和地中海地区纬度差不多,为何中国没有形成地中海气候?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学生探究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提示
影响气候的因素不止是气压带风带,也有其他因素
2022冬奥会,意大利代表团从中国代表团手上接过奥运旗帜,米兰成为2026年冬奥会举办城市。
米兰降雪量为什么能满足申奥的条件?
米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气温较低,降水降雪充沛;
米兰邻近阿尔卑斯山,海拔较高,气温低,易形成降雪。

30°
6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西




10°
20°
30°
40°
60°
70°
10°
25°
35°
50°
7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大陆内部?
极地气候(苔原、冰原)
高原山地?
世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特点

30°
6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西




10°
20°
30°
40°
60°
70°
10°
25°
35°
50°
7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苔原、冰原)
高山高原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特点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在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
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思考:同为30°N,下列两个地区景观有何差异?并以植被为例分析原因
二、气候影响自然景观
气候干燥
沙漠地貌
植被覆盖率低
气候湿润
湖泊水量大
生物多样性丰富
二、气候影响自然景观
热带沙漠气候

植被稀疏
气候类型
植被景观
全年炎热干燥
气候特点
水热组合状况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茂盛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从空间角度看:相同纬度,气候类型不同,水热组合不同,自然景观也会发生改变
同一种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会有季节变化吗?
思考
思考尼日尔不同季节会呈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并分析原因。


气候干燥
河流稀少
植被枯黄
湿

气候湿润
河流流量较大
水草丰茂
热带草原气候
旱季高温干燥
雨季高温多雨
旱季差
雨季好
气候类型
水热组合
全年高温
旱雨两季分明
气候特点
植被生长情况?
旱季植被稀疏
雨季水草丰茂
从时间角度看:气候类型相同,不同季节水热组合不同,自然景观也会发生改变
二、气候影响自然景观
二、气候影响自然景观
从时间角度看:气候类型相同,不同季节水热组合不同,自然景观也会发生改变
单一水分变化:例如热带草原气候
水热变化:例如温带季风气候
二、气候影响自然景观
从时间角度看:气候类型相同,不同季节水热组合不同,自然景观也会发生改变
单一水分变化:例如热带草原气候
水热变化:例如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好
冬季差
气候类型
水热组合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特点
植被状况
夏季枝繁叶茂
冬季树叶凋零
结论:气候通过水热组合影响景观类型,景观是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体现
(18年高考)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
1. 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2. 马耳他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
B. 夏季干热,冬季冷湿
C. 地表严重缺水
D. 大风天数多
练一练
3. 分析下面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指出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温带海洋气候
B.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海洋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D.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练一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影响自然景观
/ 整 节 归 纳 /
选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谢谢大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共32张PPT)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新人教版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 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2、 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4、 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意大利卫生部表明
7月极端高温天气
导致超额死亡率达21%
意大利夏天为什么这么热?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低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结合热力环流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不同气压控制下气流运动方向?
不同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低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气压 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
高压 下沉 晴朗
低压 上升 阴雨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的性质




学生探究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气压带会具备什么样的性质?请你将词条与北半球气压带进行连线。
湿


湿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0°
30°

30°
60°
60°
30°

30°
90°
90°
下沉
下沉
冷、干
温、湿
热、干
热、湿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的性质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0°
30°

30°
60°
60°
30°

30°
90°
90°
下沉
下沉
下沉
上升
爬升
爬升
极锋
极锋
下沉
/ 原理 /
气压带的性质
气候特征
冷、干
温、湿
热、干
热、湿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特征
学生探究
若是某地常年受单一气压控制,同学们能否推测其气候特征?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0°
30°

30°
60°
60°
30°

30°
90°
90°
下沉
下沉
拓展:气候特征的描述
尺度
大范围
小范围
时间+气温+降水
全年高温多雨
热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或日较差
降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分配;
光照:日照时间;光照强度;
炎热、干燥、温和、湿润、严寒、少雨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特征
冷、干
温、湿
热、干
热、湿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炎热干燥
全年温和湿润
酷寒、干燥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气压带的性质
/ 原理 /
赤道低气压带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类型
热、湿
全年高温多雨

气压带
气压带性质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特征,结合图表和材料分析各气压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Tips
全年高温:全年月均气温15℃以上
多雨:年降水量800mm以上
热带雨林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类型
热、干
全年炎热干燥

气压带
气压带性质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特征,结合图表和材料分析各气压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Tips
干旱:年降水量低于200mm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类型
冷、干
全年寒冷干燥

气压带
气压带性质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特征,结合图表和材料分析各气压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Tips
全年寒冷:全年月均气温低于0℃
极地气候
/ 原理 /
气候分布
气压带的分布
推测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分布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0°
30°

30°
60°
60°
30°

30°
90°
90°
下沉
下沉
/ 完成此处表格 /


气压带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和典型地区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低气压带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10°N~10°S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
全年严寒干燥
极地气候
南北极圈
/ 汇总 /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性质
分布
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压带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降水
水汽
冷凝
海洋
陆地
30°
60°
海洋
陆地

30°
你认为哪个风带更容易产生降水?并阐述原因。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
陆地
30°
60°
海洋
陆地

30°
西风带更容易产生降水:
海洋水汽充足,风将充足的水汽带到陆地;
西风带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冷凝,易成云致雨。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
陆地
30°
60°
结论
从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沛,降水多;
从低纬吹向高纬:气温由高变低,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
陆地

30°
结论
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从高纬吹向低纬: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冷、干
温、湿
热、干
热、湿
冷、干
温、湿
热、干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推测那种气候类型符合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
Tips
全年温和:全年月均气温为0℃~15℃
湿润:年降水量400mm~800mm之间
盛行西风带
温、湿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推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范围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分布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案例分析
纬度40°—60°的大陆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 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通常会叠加暖流的影响,其分布范围还受地形的影响。欧洲西部平原开阔,沿岸暖流强大。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内陆,并且暖流还影响高纬度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图3.19)。
为什么欧洲西部能成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盛行西风,全年温和湿润
暖流增温增湿
平原地形,有利于气流深入内陆
意大利卫生部表明
7月极端高温天气
导致超额死亡率达21%
意大利夏天为什么这么热?
北非副热带高气压带强大
受副高影响
气候炎热干燥
/ 归纳总结 /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压-下沉气流-降水多
低压-上升气流-降水少
陆地→海洋:降水少;
海洋→陆地:降水多;
高纬→低纬:降水少;
低纬→高纬:降水多;
选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谢谢大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