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 课件(9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 课件(9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9 07: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5张PPT)
世界的气候
1.结合相关图表数据,从全球气候分布出发,形成对全球气候的认知;
2.从气候的时空变化的分析,通过对某地气候特征的分析以及不同区域气候特征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时空认知能力;
3.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给学生构建思维支架使之更好地了解区域特征。
4.通过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多年平均个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培养学生的时空思维和读图分析的能力;
学习目标
全球气候分布
01
气候的概念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气候: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主要可分为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识气候特点
该地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该地降水量12、1、
2 月在100mm 以
上, 6、7、8 月在
30mm 以下。由此
得出:该地冬季多
雨,夏季少雨。
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
热干燥。
读图识气候特点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
从气候名称和位置中找找规律,你认为世界气候类型可以分为哪几大类?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
10°N~10°S之间
典型分布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河流域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
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特殊分布
①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②澳大利亚东北部
③巴西东南沿海
④中美洲东侧地区
非地带性分布
马达加斯加: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南美西部:延伸到赤道附近
① 纬度低,气温高
② 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③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马达加斯加东部
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东南部
墨西哥东南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典型分布
①欧洲西部
②北美洲西部地区
③澳大利亚东南部
④新西兰
⑤南美洲西部沿海
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气候成因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典型分布
①地中海沿岸
②旧金山
③非洲南端-开普敦
④澳大利亚西南部-珀斯
⑤南美洲西部-圣地亚哥
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气候成因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10°~25°之间
的大陆东部
典型分布
①印度半岛
②中南半岛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气候成因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共同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典型分布
①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②墨西哥湾北部沿岸
③非洲东南部
④澳大利亚东南部
⑤南美洲东南部
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部
典型分布
①我国华北、东北
②日本北部
③朝鲜半岛北部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10~20°之间
典型分布
①非洲中部
②南美洲的巴西
③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
④中美洲西侧地区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
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气候成因
全年受赤道低压带和
信风带交替控制控制
特殊分布
东非高原
非地带性分布
东非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
海拔高,气温低,
对流弱,降水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半球中纬度的大
陆内部
典型分布
①亚欧大陆北部
②北美洲内部
③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特点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气候成因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西侧与内部
典型分布
①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
②阿拉伯半岛地区
③南非高原西侧纳米布沙漠
④澳大利亚中西部
⑤加利福尼亚湾沿岸地区
⑥智利及秘鲁西侧沿海地区
气候特点
全年炎热干燥
气候成因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非地带性分布
索马里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东南信风背风坡
(离岸风)
寒流减湿作用
南美西部:延伸到赤道附近
苔原、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分布于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分布于格陵兰岛和南极洲。
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10°N~25°N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纬50°~北极圈的大陆 纬度高,且居内陆,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
夏短凉爽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降水少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地势高 全年酷寒,
降水少
气候与陆地自然带
冰 原 气 候
苔 原 气 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地中海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冰 原 带
苔 原 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荒漠带
66°34N
23°26N
西岸 中部 东岸 西岸 中部 东岸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影响气候的因素
02
纬度因素
纬度位置决定着热量条件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
如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寒带;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为温带。
温带
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大气环流 大洋 东侧 大陆西部 大陆中部 大陆东部 大洋 西侧 大气环流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信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季风环流
暖流
寒流
寒流
暖流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90°
70°
60°
40°
30°
20°
10°

90°
70°
55°
35°
25°
10°

极地东风带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 大 气 环 流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受信风和赤低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影响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压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影响
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受大陆极地东风影响
极地气候 受极地高压和东风控制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名称 位置 气流 成因
特征
极地高压带 南北纬 90°附近 下沉 热力原因 冷干
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 60 °附近 上升 动力原因 温湿
副热带高压带 南北纬 30 °附近 下沉 动力原因 干热
赤道低压带 0 °附近 上升 热力原因 湿热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名称 位置 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和 极地高压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冷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和 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主要是对大陆西岸)
低纬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和 赤道低压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主要看风向,从内陆吹来的性质干热,从海洋吹来的性质较湿
大气环流既是气候的影响因素,也是气候现象。
全球的气候主要是在不同的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形成的。
大陆东岸主要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大陆西岸主要是受三圈环流影响(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影响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例如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冬不冷夏不热、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
大气环流因素
海陆分布与气候
北半球海陆气温存在明显的差别,冬季海水温度高于陆地,
陆地最低温出现在1月份,海水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份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海陆分布与气候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北半球海陆气温存在明显的差别,夏季海水温度低于陆地
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份,海水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份
海陆分布因素
考虑:
向岸风、离岸风
影响降水:
影响气温:
距海远,降水少
距海近,降水多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夏季:陆地>海洋
冬季:陆地<海洋
洋流改变沿岸地区的水热条件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
寒流
平均气温(℃) 1月 7月
鲸湾港 18 13
伊尼扬巴内 27 20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左图所示地区鲸湾港附近有本格拉寒流经过,伊尼扬巴内附近有暖流经过。虽然两地地处同一纬度,但无论冬夏,鲸湾港的气温都比伊尼扬巴的气温低。
读图思考:图示两城市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暖流经过地区气温高、降水多;
寒流经过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与气候
地形起伏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
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别。
如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就与地形因素有很大关系;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阻挡从太平洋来的西风,在山脉东侧出现沙漠气候。
地形与气候
T差=(0.6℃×H相)/100m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低0.6°C
高度/米
0
-2000
2000
4000
6000
A
相对高度
海 拔
C


B
人类活动与气候
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
全球: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气体使气候变暖;
局部: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调节气候。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影响气温的因素
①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太阳高度、天气、昼长)
② 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副高;季风环流:冬季风)
④ 地形地势(海 拔; 迎、背风坡; 阴、阳坡)
⑤ 下垫面性质(裸地、绿地、植被、水面、冰雪面)
⑥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⑦ 人类活动(城市热岛、绿地公园、植树造林)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等温线南半球较平直, 北半球弯曲明显;
北半球冬季,同纬度: 海洋温度高,陆地温度低;夏季相反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 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气温高,寒流流经地气温低
规律:
同一纬度:低温向低纬突起,高温向高纬突起
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当地的夏季;
反之为冬季。
已知季节,可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
已知海陆分布,可判断季节。
判读海陆分布和季节
等温线的弯曲
②寒流: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
等温线向高值弯曲。
①暖流: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
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等温线的弯曲
24℃
22℃
20℃
同一纬度陆地地区:
等温线向低纬或气温高处弯曲,
代表该地气温低,地势较高;
反之,则气温高,地势较低。
等温线向高温凸出的方向为山脉的走向
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和地形名称
等温线的弯曲
平 原
12℃
10℃
8℃
山 地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
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冬密夏疏
温带密、热带疏
陆密海疏
判断温差
等温线的疏密
1.判断海陆位置及月份
①判断海陆位置: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温度高;
冬季,反之。②判断月份:“一陆南,七陆北”
2.判断寒、暖流
3.判断地形类型
等温线闭合时,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里小外大为山地。
4.判断地势起伏
地势高处等温线向高值弯曲;地势低处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5.判断温差大小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稠密的地区温差大。
6.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北减小为北半球,向南减小为南半球。
等温线小结
等温线小结
走 向 示意图 影响因素 理 由
等温线与 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或纬度) 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
等温线与 海岸线平行 海洋影响程度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一陆南” “七陆北” 海陆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洋流向凸” 洋流 暖流增温,
寒流降温
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地形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
急转弯曲
闭合曲线 地形地势 盆地地形闭塞;
山地地势高。
0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影响降水的因素
① 海陆位置(水汽)(向岸风、离岸风)
②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西风;季风环流:夏季风)
③ 地形(海 拔; 迎、背风坡)
④ 下垫面性质(裸地、绿地、植被、水面)
⑤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⑥ 人类活动(城市雨岛、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差异大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沿海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大陆西岸降水少
大陆西岸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成因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丰富 海洋面积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两极地区降水少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大陆东岸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中纬度沿海地区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东岸受季风的控制,降水较多;内部距海远,水汽少,降水少
类别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成因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湿热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沿山坡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在锋面上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时,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特点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减少,甚至出现焚风 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
分布 赤道地区常年发生,中低纬地区夏季午后 山地迎风坡(最大降水高度);世界上降水最多地区多位于迎风坡 多分布于中纬地带,冷暖气流频繁交汇 形成于热带洋面上,多影响低纬大陆东岸
降水的主要类型
课堂小结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和方法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缩小范围法”
分四步:半球→热量带→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气候类型
1、根据 判断所处半球
2、根据 判断热量带
3、根据 判断雨型
4、根据 确定气候类型
(1)、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断该地所处半球;
6、7、8月气温高
12、1、2月气温高
南半球
北半球
以“热”定“球”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缩小范围法”
热量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热带 >15 >25
亚热带 >0 >18
温带 <0(温带海 洋性气候除外) >18(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寒带 <0 <10
以“温”定“带”
(2)、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热量带;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缩小范围法”
雨型 降水特征 气候类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3)、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雨型)
以“水”定“型”
(4)、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断气候类型。
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
第二步,确定热量带——最冷月气温
第三步,确定类型——降水情况
第四步,确定气候类型
总结:气候类型的判读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以“热”定“球”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缩小范围法”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1、如何区分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
降水多而均匀
(200毫米左右)
最高月降水少于400毫米
最高月降水大于400毫米
降水稀少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2、如何区分亚热带的两种气候类型?
冬季降雨多
雨热同期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3、如何区分温带的三种气候类型?
降水均匀(60—70毫米)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思维拓展]你还知道其他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吗?
根据地带性植被类型的指示作用判断。
典型动物的指示作用判断。
根据告知的地名,结合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判断 。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南美洲气候
①气候以湿热为主
②雨林、草原气候分布广大
③西岸气候狭长分布
北美洲气候
①气候类型多样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西岸气候狭长分布
欧洲西部
①温带气候为主
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非洲气候
①热带气候为主(热带大陆)
②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③草原气候面积广大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高山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洲气候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大陆性强
③季风气候显著
当堂检测
03
当堂检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克兰群岛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全境由东福克兰、西福克兰两大主岛和200多座小岛组成。群岛气候寒湿,年平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625毫米,一年中雨雪天气多达250天。岛上植物低矮、浓密。下图为福克兰群岛略图。
说明福克兰群岛气候寒湿的成因。
【答案】
1.纬度高,气候寒冷;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且较均匀;受西风漂流影响,降温减湿
当堂检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 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只有艾卜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
(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
的形成原因。
(2)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
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
当堂检测
【答案】
(1)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 位于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东西相邻的海域狭窄,受海洋影响很小。
(2)艾卜哈西邻红海,位于高原山地,地势高;白天山坡上气温高、气压低,红海蒸发的水汽沿山坡上升,并受到山谷的诱导,容易形成云雨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山坡降温快、气压升高,气流下沉,艾卜哈上空水汽减少,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气温较低。
当堂检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探险者在游记中写到:蒙特港区,这里多岛屿、半岛和海湾,徜徉在峡湾.可在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顶峰尖锐如剃刀。从蒙特港到埃斯克尔,沿途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自然景观与先前存在极大差异,气候条件恶劣.尘暴不断……下图示意该次探险区域与路线。
(1)分析探险者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
气候条件恶劣、尘暴不断的原因。
特雷利乌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风力大,植被稀疏,地表物质疏松(或荒漠广布)。
当堂检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 马德里、里斯本的气候资料。
(1)简述安达卢西亚油橄榄种植的优势区位。
(2)说出马德里与里斯本不同的气候特点。
当堂检测
【答案】
(1)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生长期)晴天多,光照充足;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利于油橄榄越冬);位于坡地,利于排水。
(2)与里斯本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
(1)简述安达卢西亚油橄榄种植的优势区位。
(2)说出马德里与里斯本不同的气候特点。
当堂检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
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
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当堂检测
【答案】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判断及简要描述气候特点的能力,以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根据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判断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有利于蚊虫繁殖,病菌滋生,野生动物数量多,体型较大,因而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中暑、晒伤、受潮、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