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6.3 二项式定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6.3 二项式定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19 07: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二项式定理(一)
[教学内容解析]
在多项式的运算中,二项式定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带领我们进入微积分学领域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只是在中学阶段还没有显示机会.本小节内容安排在计数原理之后,一方面是因为二项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及证明要用到计数原理,另一方面二项式系数是一些特殊的组合数,因此本课的学习对排列组合部分知识的深化认识有好处.另外,二项式定理也为学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做准备.
二项式定理还可以解决近似计算、整除、不等式证明等问题,有着综合性强、联系不同知识点的特点。
[教学目标设置]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项式定理是代数乘法公式的推广.
(2)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能利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和探究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化归的意识与方法迁移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合作精神,体验二项式定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和严谨.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用计数原理分析、的展开式,归纳得到二项式定理.
难点:用计数原理分析二项式的展开过程,发现二项式展开式各项的形成规律.
[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掌握了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也初步形成,但要把二项式定理与排列组合问题联系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创设一个环境,从语言感知,文字感知及图形感知等各个方面构建学生的思维认知。
[教学策略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1.教法分析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掌握数学知识只是结果,而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才是途径,通过这个途径,来挖掘人的发展潜能才是目的,结果应让位于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好过程性原则.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揭示每一个阶段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思维活动过程的暴露和数学创新活动过程的演变,使教学活动成为思维活动的教学,由此来启发、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颖的“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变教师是传授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想尽办法激发学生探究式、发现式学习的兴趣,并使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用于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2.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遵循“教必须以学为主立足点”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类比迁移,对照学习。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教学过程]
(一)近似估算,引出问题
引题:如何近似计算高次方根,比如
【设计意图】通过用试探近似估算方法可行性,用 验证方法的可推广性,用揭示估算方法的源头问题,引出研究二项式展开项的必要性,也吻合数学史发展的历程。
(二)逐步探究,发现规律
1.探究一:展开式中项的系数是多少?
问题一:展开式中项是怎么形成的?
问题二:系数是多少?
【设计意图】从特殊的二项式中的指定的某项开始探究,大大降低学习的思维难度,引导学生从多项式乘法法则出发,运用组合思想解决项的形成问题,突破本节课思维难点。
2.探究二:展开式还有哪些项?
问题一:每一项是怎么产生的
问题二; 共有多少项?
【设计意图】利用其它项的特征分析,进一步明确组合思路,为后续推广作准备.
3.探究三:展开式又是如何的?
【设计意图】从一个量到两个量都要考虑,这步探究的重点在于项的结构分析。通过几个问题的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再思考,分析各项的形式、项的个数,这也为推导的展开式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有“法”可依.
4.探究四:推广到一般情况会是怎么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仿照、展开式的探究方法,引发思考,由学生类比得出的展开式,从而上升形成一般结论。
(三)形成定理,说理证明
二项式定理:
证明:是n个相乘,每个在相乘时,有两种选择,选a或选b,由分步计数原理可知展开式共有项(包括同类项),其中每一项都是的形式,对于每一项,它是由k个选了b,n-k个选了a得到的,它出现的次数相当于从n个中取k个b的组合数,将它们合并同类项,就得二项展开式,这就是二项式定理.
【设计意图】二项式定理的证明采用“说理”的方法,从多项式乘法法则角度对展开过程进行分析,用计数原理概括出项的形式,用组合知识分析展开式中具有同一形式的项的个数,从而得出用组合数表示的展开式.
(四)熟悉定理,简单应用
1.二项式定理的公式特征:(由学生归纳,让学生熟悉公式)
①项数:共有项.
②次数:字母a按降幂排列,次数由n递减到0;字母b按升幂排列,次数由0递增到n.
各项的次数都等于n.
③二项式系数: 依次为,这里称为二项式系数.
④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式中的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用表示.
即通项为展开式的第项: =
2.例题应用:
例1. 求的展开式.
变式训练:求的展开式.
【设计意图】熟练公式,考察对)的展开理解,并且进一步明确展开式中各项的规律.
例2. 求展开式的第4项.
变式1:求展开式的第6项的二项式系数.
变式2:求展开式的项的系数.
【设计意图】掌握通项,区分二项式系数与系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小结:
知识层面:公式:
通项:=,
方法层面:1.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式. 2.从观察到归纳,从猜想到证明的思维模式.
2.作业
巩固型作业:课本31页习题1、2、3、4
思维拓展型作业:试求(x+2y+z)6的展开式中含xy2z3项的系数.
3. 拓展知识
观看微视频《二项式定理的那些事》
教案设计说明
二项式定理是初中乘法公式的推广,是排列组合知识的具体运用,是学习概率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让学生体会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化归意识与方法迁移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体验定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计数原理分析二项式的展开过程,发现二项式展开成单项式之和时各项系数的规律.在教学中,设置了对多项式乘法的再认识,引导学生运用计数原理来解决项数问题,明确每一项的特征,为后面二项展开式的推导作铺垫.为突破难点,本课采用有特殊到一般的推导思路,先以为对象进行一个量的变化探究,引导学生用计数原理进行再思考,分析各项以及项的个数,再以为桥梁,重点分析各单项的构成,为推导的展开式提供了思路,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有“法”可依.
总之,本节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问题引导,师生互动.重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推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