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出去吧》串讲复习写课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新知识进入学生个体认知结构,并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数学教学需要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通过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整体把握数学内容,并能结构化地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联”,将数学学习结构化,最终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链”“知识网”, 更多的是数学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下面,以《分出去吧》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的串讲复习课为例,谈谈感受:
【教学片段一】
1.动手“分小棒”
出示:把12根小棒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根,可以分给几人 每人分4根、5根呢
要求: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小棒,并用不同形式记录结果。
学生合作分小棒,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
2.对比辨析
随着学生口述,逐步呈现如下四种算式:
减法:12-3-3-3-3=0 除法:12÷3=4
加法:3+3+3+3=12 乘法:3×4=1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加减乘除之间的联系。
师:在每人5根的分法中,最后剩下的2根,为什么也不分了呢
生:因为每人要分5根,最后剩下这2根,不够再分,就不分了。
师:仔细观察这些分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都是平均分,因为它们每人分得一样多。(板书演示:把每份圈一圈,发现每份确实同样多)
师:想一想,每人5根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为什么
生1:不是平均分,因为最后有剩余,如果把剩余的2根给第1人,第1人就多了;如果给第2人,第2人就多了……每人分得不一样多。
生2:我觉得它们都是平均分的,因为每份分得也是同样多的。(板书演示:把每份的根数圈一圈,直观发现“每份同样多”)
师:不管是“正好分完”还是“分后有剩余”,只要 “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分类归纳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给这几种分法分分类吗
生:正好分完;分后有剩余。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把“表内除法”(余数为0)与“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不为0)看成一个整体,对比学习。首先,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平均分,创设“分小棒”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分的过程以及得出分的结果,并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时,存在“正好分完”和“分后有余”两种情况,体会“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产生的必要性。接着,用12根小棒整合了本节课所有操作活动的信息,直观呈现了“正好分完”和“分后有余”两种分法的不同,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本质:不管“正好分完”还是“分后有余”,只要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同时,让学生经历余数与有余数的除法等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多次操作的过程中强烈地感知“剩余”,并通过对“如何处理平均分的剩余部分”的辨析,初步了解“分后有余”时剩余部分数量与总数、每份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起“余数”的表象。
【教学片段二】
1.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师: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记录“正好分完”小棒的过程
学生口述,师板书:12÷2=6(人),12÷3=4(人),12÷4=3(人),12÷6=2(人)。
师(指分后剩余2根的分法):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记录这种“分后有余”的情况呢 试一试。
学生尝试列式,在小组内交流算式和想法。
板书:12÷5=2(人) ……2(根)
师:你能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竖式中每一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生:12表示要分12根小棒,5表示每人分5根,2人表示分给了2人,2根表示分完后还剩下2根小棒。
2.算式比较,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联性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结构化的板书,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12÷2=6(人)
12÷3=4(人)
12÷4=3(人)
12÷6=2(人)
12 ÷ 5 = 2(人) ……2(根)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小结:余数跟除数有关。
上述教学中,借助“表内除法”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间的结构关系,初步形成有余数除法的表象。通过结构化的板书,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逻辑美和简洁美。这样的结构化教学,可以推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有效建构,促使学生慢慢养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当结构化教学的渗透成为一种自觉时,一定能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思维走向自主建构的结构化,进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