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单元第 2 课 课时 共 2 课时 课型 阅读课
课题 2 找春天 主备
教材与学情分析 《找春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尚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早春的景象与仲春、暮春有所不同,文中可以看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都在暗示春天才刚刚开始,还没到春光烂漫。 《找春天》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对诗句内容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 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脱、袄、盖、姑、遮”等1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冲、寻、姑、娘”等9个生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节奏和句中感叹号、问号的语气。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发现春天的特点,初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能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发现春天的特点,初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基于关键问题的提炼 问题一:小朋友是怎样找春天的? 问题二:他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设计意图及批注 (关注点、预设、问题、板块等)
第一课时 板块一:“春”字导入,引入课文 1.出示“春”,给“春”组词。 2.说说有关“春”的成语。 3.背背描写“春”的古诗。 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 感受春天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想象: (1)说说看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同学们,平常朗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呢? 2.一读课文,过生字关: 出示初读要求:请轻声读课文,把圈出来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1)指生汇报在文中哪句话中找到了哪个字:如:我在“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这句话中找到了“脱、袄”两个字…… (2)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组成了哪些词呢?请用横线画出,并和同桌一齐读一读。 (3)(出示新词)开小火车读:“脱掉、棉袄、寻找、害羞、姑娘、遮遮掩掩、嫩芽、探出、音符、解冻、触到、杜鹃” 男女生读,齐读。 (4)这些生字换地方了,你还能读准吗? 屏幕出示:害羞的她躲在门后探出头来。 嫩绿的柳枝像小姑娘的长发,随风飞扬。 我会用标点符号了! 3. 二读课文,过读通关: ⑴ 出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后让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并指导读流利。如: ①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②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⑤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全班朗读课文。 4.三读课文,感悟积累 ⑴ 课件出示春景图: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报信的时候可高兴了。 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高兴地向大家报信吧!指名读。齐读。 ⑵出示句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 找春天。) 脱掉棉袄: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学习“脱掉”。 齐读第二段,指导:还能再急切些吗? ⑶老师听出来了,孩子们可急了。可是春天却── (出示句子: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① 自由读句子。 ② 指名读。 ③ 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④ 再读句子,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⑷ 齐读1~3段课文。 (5)小结:下节课,让我们再跟着这些孩子欢快的脚步,走进春天,去领悟春天那充满生机的美。 板块三:巩固生字 指导写字 1.让我们再来观察本课需要写的生字: (1)(先出示姑、娘、桃、柳)发现这四个字的共同特点了吗?(汇报发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每两个字偏旁相同,“姑娘”两个字是形声字) (2)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师范写时可补充提示学生未注意到的细节 (2)出示第二组生字:寻、荡、杏) 从结构划分,这三个生字都属于——生答:上下结构。 有什么好方法迅速记住它们的长相吗? (预设的汇报交流:加一加:杏字是木字头加一个口字,可以想象成是一棵树上结了圆溜溜的小果实。 出示第三组字:冲、吐 这两个既是左右结构,还都是形声字,只是注意“冲”字是两点水,想象一下,拨开左右两边的人群,往中间挤,冲在最前头。千万别写成三点水旁。 (3) 师范写,生书空。生描红并练写。 (4)投影展示学生书写,全班点评。 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导入,走进春天 课堂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题。 板块二:品读课文 体验春天 (一)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让我们跟随燕子姐姐一起去找春天吧! 1.(出示要求)自读4-7自然段,请小朋友们在聆听和阅读中“找春天”,看到、听到或是闻到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把相关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生汇报(结合课文中的句子)师相机出示句子: 如:看到了小草发芽了,课文中写: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听到了小溪流淌的声音,课文中写: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 3.随机进行品读训练:如: (1)小草探头探脑的样子真像一个调皮的小孩,来,读出小草的可爱…… (2)用“丁丁冬冬”的声音读“小溪”这个自然段…… (3)野花还未完全盛放,只有一朵两朵,好好读,别让她们凋谢了…… (4)光秃秃的树枝终于长出了嫩芽,多好呀,来,轻轻地读一读…… 4.春天这么美,有位诗人把这几句话改成了一首诗 5.像“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这样的句子把春天写活了,多富有想象力呀!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能仿照这种说法来说一说吗?(出示要求与例句)(指名说) 如:柳条随风摆动,那是春天的小辫子吧? 小鸟叽叽喳喳唱个不停,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当微风拂过我们脸颊,那是春天在和我们打招呼吧? 6.学习第8自然段 (出示第8自然段)正如小朋友们所说,春天是无处不 在的。让咱们再来齐声朗读第8自然段,看看春天还会躲在哪里吧? 齐读。 7.按课文内容完成连线题。 (二)燕子姐姐被你们的智慧征服了,她想带咱们去春游呢! (课件显示小燕子一路飞过春天各个地方,与此同时,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激荡。) 板块三:拓展延伸,赞美春天 春天这么美,这么可爱,你们喜欢她吗?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预设1:画春天。 预设2:说写几句话来赞美春天。 预设3:用照相机拍下来。 预设4:唱有关春天的歌曲。
作 业 设 计 前置性作业: 我会读通课文。 认读生字新词 3.读读记记,并试着写2个:遮遮掩掩、丁丁冬冬、躲躲藏藏( )( ) 4.我的疑问( ) 课后作业: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种方式。 读春天:选择描写春天的诗句或文章,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画下来。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2. 找春天 小草 眉毛 野花 眼睛 嫩芽 音符 溪水 琴声 …… …… 看 听 闻 触 发现春天 热爱春天
教学反思 一、利用资源,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文中的字词。 低年级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学会书写。我充分运用资源,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当小老师,以及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感觉不是在课堂,而是在生活,使学生在乐中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是指导学生的书写,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提醒,再板书演示,但是通过远程资源中的书写指导,让学生对生字的整个书写过程有一个动态的了解,生字的笔顺掌握得比较牢固,并且通过整洁美观的汉字展示,学生感受到中国方块字的豪放美观,对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可以作一定的强调,因此学生记忆深刻,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二、借助资源,诵读感悟,体会意境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多种朗读方式。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孩子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并让孩子抓住脱冲奔等关键字词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喜悦,兴奋的心情,再让孩子们小组讨论读课文交流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再用媒体资源出示相关段落,我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看图,并让学生图文结合想为什么把小草说成是春天的眉毛呢?用同样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自然段,学生再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比赛读。并要求生仔细听,认真评,这样通过师生的互动学习和学生的自主学生已经能充分感受春天的多姿多彩。 接着我说孩子们你们找到了美丽的春天,现在心情怎么样?孩子们会说高兴愉快兴奋等,那就用你们现在的这种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媒体出示)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通过播放春天景色的录像我介绍录象资料,生闭目想象。把学生的思维从课文引向更为广阔的大自然中,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春天里一幅幅美妙的画卷活脱脱地展现在了学生思维的屏幕上,营造了课文描写的意境,也使学生获得了如临其境的体验。在悠扬的乐曲中,在美丽的画面中,在老师的激情导入中,就能感受到春光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