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小足球脚内侧传接球(共5次课)
1.单元内容分析
小足球是小学生低年级的主要教材,发展学生控制球的动作能力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教材。小足球具有游戏的趣味性和竞赛的激烈性,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小足球是通过用正确部位敲击使球沿一定方向滚动或飞行,并用适当的方法使球能够停下来,强调力量与技巧的有效结合,本单元通过学习脚内侧传接球的技术方法,为后面的脚背正面传球、脚底停球、脚内侧运球做好铺垫,具有实用意义。 学习脚内侧传接球可以发展学生控制球的能力,促进肌肉爆发力、增加踝关节力量以及提高内脏器官承受能力都有重要的锻炼价值。在小足球传接球的学练过程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和规则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表现、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动作反应速度和精准度不高,但模仿能力较强;三年级8-14班的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偏低,但这不影响本单元的技术动作的学习,学生们听讲习惯好并有较强的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能力,学生们的情绪比较容易被教师调动,学生们争强好胜的竞争劲头都十分足;本年级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通过小足球游戏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足球的基本球性,在游戏中也接触过传接小足球的游戏;在本单元的学练中,学生可能会出现预备助跑路线不正确、支撑脚位置不准确、击球位置出现偏差、缓冲不够等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脚内侧传接球动作,使95%的学生能够做到击球位置准确、敲击球有力。 2、发展学生灵敏、速度、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综合力量及奔跑能力。 3、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友好交往、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良好品质。
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附教学结构图)
1、初步学习原地脚内侧传接球动作,做到击球位置准确。 2、继续学习脚内侧传接球动作,做到击球位置准确和迎球缓冲。 3、继续学习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做到击球位置准确,提高的协调性和控球能力。 4、进一步学习脚内侧传接球动作。 5、继续巩固提高脚内侧传接球动作。
第二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小足球脚内侧传球(第1次课)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注重学生足球兴趣的培养和体能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学习小足球脚内侧传球为途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素养,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内容分析
小足球的教材内容,融合了球类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等特点。通过小足球教学有利于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一些足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发展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激发小学生对小足球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顽强机敏、果敢等心理品质及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调节情结的能力。
3.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好,虽然动作反应速度和精准度不高,但学习态度认真;三年级8班的学生,虽然身体素质整体偏低,还有个别超重的学生,但这不影响本课的技术动作的学习,学生们自律及集体荣誉感比赛强都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本班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通过小足球游戏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足球的基本球性,也参加过一二年级的校园足球比赛,有着不错的基本功;在本次课的学练中,学生可能会出现预备助跑路线不正确、支撑脚位置不准确、膝关节外展不充分、脚尖微翘动作做不出来、击球位置出现偏差等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初步学习原地脚内侧传接球,使75-85%的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能够做到击球位置准确。 2、发展学生灵敏、速度、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综合力量及奔跑能力。 3、在合作学习中,教会学生友好交往、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果断、责任感、勇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支撑脚的位置、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 教学难点: 摆动腿膝关节外展,踢球时髋关节前送。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内容和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齐步走——分队——合对走——踏步——立定 基本部分 一、一般性准备活动 1、散点进行带球慢跑 2、耍球:连续脚踩球、荡球。 3、用身体各部位颠球 二、专项准备活动 1、腕、踝关节准备练习 2、髋部外展练习 教与学法: 1、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脚内侧传接球。 【设计意图】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 2、无球动作练习。 3、两人一组利用足球上的小标志一人踩球一人踢 【设计意图】明确击球点,提高踢球的准确性。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面对面练习。 【设计意图】强化动作,巩固提高,教师关注薄弱学生进行指导 5、请同学展示。 【设计意图】集体分析有针对性改进动作 6、两人一组继续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动作,进一步改进提高动作方法,教师关注优秀学生进行指导。 7、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两人一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有力脚进行汇报表演,教师通过学生展示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9、教师点评 要求:认真练习、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易犯错误: 1、支撑脚选位不合适,击球无力或后仰击球,影响击球的准确性。 2、侧身或直腿踢球,影响击球的速度和力量。 纠正方法: 1、进行分解练习和固定球练习,体会支撑脚的选位和站位,培养正确的动作习惯。 2、踢球腿前摆击球时,强调膝、踝关节的外展,使身体保持正面击球姿势,加快小腿前摆击球。 游戏:接力赛 教与学法: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并提示注意安全 2、学生尝试练习(强调规则) 3、学生比赛(永争第一) 要求: 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团结协作、拼搏进取。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和上肢力量,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均衡发展。教与学法: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教师组织学生尝试练习。 3、强化规则。 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5、进行评价。 要求: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团结协作、拼搏进取。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和上肢力量,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2.集体讲评 3.师生再见 4.收回器材 教与学法: 1、师生共同完成整理放松。 2、采用谈话式进行小结。 3、安排收回器材。 要求:动作优美、身心放松。 【设计意图】1、借用音乐调整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全身放松,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2、集体小结,学会学生简单描述本课学习内容和自己收获。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争做课堂的小主人;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导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练活动,教师努力的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愉悦的学习氛围。 2、从教学效果上,本课较好的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75-85℅的学生能够使用正确方法的完成脚内侧传球, 15-25℅的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脚内侧传球方法,并能在同伴的帮助及老师的语言指导下完成。 3、运动负荷:男生平均心率为135次次/分,女生平均心率为133次次/分,课的密度为35%~40%。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教学特色: 1、场地布局和设计合理,避免无效的队伍调动。 2、一物多用的理念,小足球和标志筒在课的过程中使用充分。 3、从易到难层层深入,从掌握技术入手,为发展学生控球能力服务。 教学反思: 1、个别学生有摆腿动作僵硬现象,教师要及时纠正和提示。教师要强调动作的自然放松和紧张相结合,提高动作的节奏感。 2、对于接力的时候个别学生会出现相互埋怨的现象,教师一是要提示接力跑的速度要合适,二是要提示团结协作,互相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