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 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 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D.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
当地时间6月29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再次爆发。受到火山灰巴厘岛国际机场在6月29日被迫关闭。读“火山景观图”(图左)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3.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 D.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4.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河流阶地形态要素图,据此回答下列有关图示阶地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阶地面形成时期,河流的侧蚀作用或沉积作用占优势②阶地面形成时期,河流的下切作用占优势③阶地斜坡形成时期,河流的侧蚀作用或沉积作用占优势④阶地斜坡形成时期,河流的下切作用占优势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ABC三地处于常见的冰川地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所处地貌的特征是高耸尖锐 B.地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
C. C地地貌属于冰碛地貌 D. 冰川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
6. 秦岭最高峰太白山被誉为“中国天然地质博物馆”,遗留了不少冰川地貌遗迹。在太白山可以看到的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
①角峰②峡湾③冰斗④牛轭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图为地球上水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关于陆地上各种水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储量大于地下水储量 B. 沼泽的分布范围比地下水广
C. 地下水在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D. 冰川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
8. 下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
A 河流 B. 冰川 C. 湖泊 D. 沼泽
9. 当前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总量虽然很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使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00万年前索科特拉岛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是相连的,现岛上有许多独有的动植物。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及该岛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岛植被景观图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 温暖湿润 B. 温和干燥 C. 高温干燥 D. 高温多雨
11. 某年7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首先漂向( )
A. 印度西海岸 B. 澳大利亚西海岸 C. 非洲东海岸 D. 越南东海岸
风暴潮,又称风暴海啸、气象海啸等,它是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受其影响的海区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我国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多台风活动。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的五个区域。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 图中冬季受风暴潮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图示⑤地在夏秋季节间歇性风暴潮发生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 )
A. 西北风势力强劲 B. 东南风势力强劲
C. 台风天气多 D. 夏秋季节引潮力较强
生物量指单位面积内生物体的总质量(干重)。下图为两种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甲、乙两种森林植被类型分别( )
A. 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C 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 D. 热带草原、落叶阔叶林
15. 导致甲生物量高于乙森林植被类型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垂直结构复杂②全年旺盛生长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④光热水充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 )
A.抑制海水水面蒸发 B.水体富营养化
C.水循环速度改变 D.海生植物大量死亡
图4为大西洋年平均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7~19题。图4
17.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垂直分布看,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基本不变
B.纬度、深度、季节、海水运动等都是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C.海洋对大气有调节作用,海洋上空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快
D.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18.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水热容量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9.若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某地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域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减
C.大陆架海区,水温变化最小 D.水深1千米以下,水温基本保持稳定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某山谷冬季受霜冻影响比较频繁,夏季夜雨较多。下图示意该山区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20-22小题。
20.该山谷冬季受霜冻影响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
A.6:00左右,晴朗无风 B.12:00左右,大风呼啸
C.18:00左右,浓云密布 D.24:00左右,绵绵细雨
21.造成该山谷冬季霜冻的对应气流( )
A.① B.② C.③ D.④
22.该山谷夏季“夜雨”较多,其形成原因对应气流(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9示意土壤形成过程,据此完成23-25题。
23.图中风化壳形成的物质来源是( )
A.成土母质 B.基岩 C.原始土壤 D.成熟土壤
24.图中成土母质到原始土壤的形成过程有( )
A.低等植物在成土母质上着生
B.低等动物在成土母质上活动
C.木本植物在成土母质上着生
D.草类植物在成土母质上着生
25.图中成熟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生物 B.岩石 C.气候 D.水文
二、综合题(共50分,每空2分)
26. 下图为某地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6分)
(1)从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看,甲河段位于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主要表现为流水的____(填侵蚀类型),通常形成的地貌是___ _。
(2)乙河段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____(A岸/B岸),适合建码头的是____(A岸/B岸)。
(3)丙处通常形成的地貌是____,形成的过程是__ __。
(4)图中甲乙丙三地中最有可能发育成较大的城市的是____,其优势条件有有__ __。
27.下图为地球表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问题。(18分)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________层(填大气分层)大气气温的变化,其反映的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与上图________(A、B、C、D)过程有关。(8分)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原因是阴雨天气,________强; 与上图________(A、B、C、D)过程有关。(4分)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分析其原因。(6分)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图为非洲的气候类型图及甲地、丙地的景观照片。
(1)甲地照片所反映的植被类型是____,其植被特征是___ _。
(2)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植被____(填“有”或“无”)季相变化,乙地的乔木往往长有粗大树干,是为了__ __。
(3)丙地照片反映的植被类型是____,其植被特征是____。
(4)丁地乔木多蜡质(革质)叶片,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炎陵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5CBBCA 6-10BDADC 11-15ABCAC
16-20 BBADA 21-25 DCBAA
26.【答案】(1) ①. 下(切侵)蚀 ②. V形河谷(V型谷)
(2) ①. B ②. A
(3) ①. 河口三角洲 ②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
(4) ①. 丙 ②. 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7.【答案】(1) 对流 对流层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对流层大气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 B
(2) 大气逆辐射 C
(3)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密度小),大气层薄,且多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任答3点)
28.【答案】(1) ①. 热带雨林 ②. 植被全年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叶片常年有水滴。(任答1点)
(2) ① 有 ②. 储存水分
(3) ①. 热带荒漠 ②. 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旱性,叶片小,根系发达(深)。 (任答1点)
(4)丁地夏季少雨,蒸发旺盛(或炎热干燥),防止水分过度蒸腾而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