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8日晚,年度最重磅天象—月全食闪亮登场,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全食阶段。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发生月全食时,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读图1回答1~2题。
1.月全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 )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D.二十三
2.此次月全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图1中公转轨道的( )
A.甲处附近 B.乙处附近 C.丙处附近 D.丁处附近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简称:2022G20峰会)于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15°E,8°S)举行。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北京(116°E,40°N)乘专机抵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峰会。读图2回答3~5题。
3.峰会期间,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4.以下关于北京和巴厘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的地方时总是比巴厘岛早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总是比巴厘岛小
C.北京的日出时刻总是比巴厘岛早
D.北京的角速度总是比巴厘岛大
5.峰会期间( )
A.宣城正午物影变短 B.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北京日落西南方向
图3为某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的地貌属于( )
A.三角洲 B.冲积扇 C.河漫滩 D.牛轭湖
7.一般来说,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颗粒物质最大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图4为某地地层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分布俯视图。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南流向北 D.自北流向南
9.该地的构造地貌为( )
A.向斜谷 B.背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图中E点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 D.图中F点主要受流水的堆积作用
图5示意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完成11~13小题。
11.①气候类型夏季气候特征的成因是( )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C.受盛行西风影响 D.受东北信风影响
12.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中纬度大陆西岸 B.中纬度大陆东岸
C.赤道附近 D.中高纬度大陆内部
13.关于③④两种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光热不足 B.冬季寒冷,不适合越冬作物生长
C.春季旱灾严重 D.旱涝频繁,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图6为2022年3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14~15小题。
14.图示中部地区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表现为( )
A.低温晴朗 B.炎热多雨 C.凉爽多雨 D.风雪交加
15.若天气系统自西北向东南运动,未来几天北京天气可能的变化为( )
A.东南风转西北风 B.风力逐渐转小
C.天气由阴天转晴 D.气温逐渐升高
图7示意我国某河流一水文观测站流量曲线,其中②表示某年流量曲线,①表示若干年后的流量曲线。据此完成16~18小题。
16.流量曲线②中8月份流量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A.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 B.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少
C.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D.大陆气团控制降水少
17.该河流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B.青藏高原 C.西北内陆 D.江淮地区
18.若干年后该河流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修建水库 D.开荒种地
图8为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图,完成第19~20题。
1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涝灾 B.秘鲁渔业喜获丰收
C.中国可能出现寒冬 D.澳大利亚东部出现旱灾
20.图示时间( )
A.江淮流域种植冬小麦
B.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出现极昼
C.长江正值汛期
D.宣城收割小麦
图9为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完成21~23小题。
21.该山地垂直带谱比较完整,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相对高度大 B.地形地势起伏大
C.水热组合状况好 D.人类活动干扰小
22.该山地积雪冰川带海拔南坡较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光照 D.热量
23.推断②自然带为( )
A.草原带 B.灌丛带 C.雨林带 D.荒漠带
野外调查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手段,宣城市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本校树木调查后发现,校园内较多的树木是樟树、桂花树等当地树种,这些树种长势良好,也有一些冬季落叶的梧桐树、银杏树等。据此完成24-25小题。
24.校园内的樟树、桂花树等当地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5.梧桐树银杏树冬天落叶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光照强烈 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 D.地面硬化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10示意2022年3月某日我国的近地面天气(单位:hPa)形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b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2)判断甲地此时风向并简述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特征。(4分)
(3)试比较a、c两地该日昼夜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7.图11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判断图中发生内力作用的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
(2)指出P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4分)
(3)判断图中河流S的流向并说明理由(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哈拉湖属高原咸水内陆湖,位于南祁连山脉西段一个断裂凹陷盆地,四周多雪山冰川,有40余条河流注入。哈拉湖东岸可见沙丘,该地区常年盛行偏西风。2017年青海气象科研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哈拉湖水体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14.43平方千米。图12示意哈拉湖地理位置。
(1)简述哈拉湖流域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简析哈拉湖东岸大片沙丘的成因。(4分)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哈拉湖面积增大对湖区气候方面的影响。(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图13示意西宁及附近区域积温分布状况。
(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4分)
(3)简析该区域水电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D A D B A B C A B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D C D A A B C C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
(1)a地风力大于b地(2分)a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
(2)西北风(2分)大风降温雨雪天气(2分)。
(3)气温昼夜变化的差异:a地气温昼夜变化大于c地(2分)。主要原因:c地位于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1分),且该日c地受低压控制,云量较大,故气温昼夜变化小(也可选择从a地的角度回答)(1分)。
27.(12分)
(1)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答2点给2分)图中岩层出现了褶皱和断层可知该地发生了地壳运动;图中有大理岩生成,可知该地发生了变质作用;图中有花岗岩生成,可知该地曾发生了岩浆活动。(答2点给2分)
(2)向斜山(2分)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2分)。
(3)自西向东(2分)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所以河流的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图中的河流北岸堆积,所以河流流向自西向东。(2分)
28.(14分)
(1)属于内流河(湖);流程短,流速快;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夏秋)流量日变化大;结冰期长;含沙量小。(每小点1分,答到4点给4分)
(2)位于青藏高原内部,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地表沙源丰富;盛行偏西风风力大,将裸露的泥沙侵蚀、搬运到湖区东岸,风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沙丘。(4分)
(3)湖泊面积增大,蒸发增强,降水增加;湖泊周边地区大气湿润度增加;湖泊调节功能增强,湖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减小;湖泊面积增大,湖陆风增强。(答到三点给6分)
29.(12分)
(1)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2分)
原因: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积温减小。(2分)
(2)昼夜温差大,(2分)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2分)
(3)该区域多高原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2分)河流众多,流量丰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