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新课导入
壹
目
录
课堂小结
肆
当堂训练
叁
讲授新知
贰
新课导入
壹
新课导入
知识回顾
1、一个直角三角形有几个元素?有3条边和3个角,其中有一个角为直角。
(1)三边之间的关系:
a2+b2=c2(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
∠A+∠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A
C
B
a
b
c
2、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讲授新知
贰
讲授新知
在本章引言中我们曾经描述过比萨斜塔倾斜程度的问题,把1972年的情形抽象为数学问题为:
设塔顶中心点为B,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的夹角为∠A,过点B向垂直中心线引垂线,垂足为C(如图).在Rt△ABC中,∠C=90°,BC=5.2m,AB=54.5m,求∠A的度数.
C
B
A
sinA= ≈0.0954.
利用计算器可得∠A≈5°28'.
讲授新知
在图中的Rt△ABC中,根据∠A=75°,斜边AB=6,你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吗?
A
B
C
α
6
=75°
互动探究
C
讲授新知
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其中哪些元素,可以求出其余的元素
已知条件 求角 求边
一个锐角α
两个锐角α、β
一条边a
两条边a、b
两条边a、c
两条边b、c
一条边a一个锐角A
一条边b一个锐角A
一条边c一个锐角A
另一角=90°-β
已知
无法求解
无法求解
无法求解
无法求解
∠B=90°-∠A
∠B=90°-∠A
∠B=90°-∠A
c2=a2+b2
b2=c2-a2
a2=c2-b2
讲授新知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有5个元素(即3条边、2个锐角),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有1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其余的3个未知元素.
【归纳总结】
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作解直角三角形.
范例应用
例1 如图,在Rt△ABC中,∠C=90°,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解:
A
B
C
范例应用
例2 如图,在Rt△ABC中,∠C=90°,∠B=35°,b=20,解这个直角三角形(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
C
B
b
20
c
a
35°
解:
讲授新知
例3 如图,在Rt△ABC 中,∠C=90°,cosA = ,
BC = 5, 试求AB的长.
解:
A
C
B
在解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边与一锐角三角函数值,一般可结合方程思想求解.
∴AB的长为
范例应用
例4、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E为边AC的中点,BC=14,AD=12,sinB = .求:
(1)线段DC的长;
(2)tan∠EDC的值.
又AD=12,∴AB=15,∴BD= =9
∴∠C=∠EDC,∴tan∠EDC=tanC=
A
E
C
D
B
解:(1)∵AD是BC边上的高,∴△ABD和△ACD都是直角三角形.
在Rt△ABD中,∵sinB=
.又∵BC=14,∴CD=5.
(2)在Rt△ACD中,∵E为斜边AC的中点,∴ED=EC= AC,
范例应用
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②,
BC=BD+CD=12+5=17.
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①,
∵AC=13,∴由勾股定理,得CD=5
∴BC=BD-CD=12-5=7;
∴BC的长为7或17.
当三角形的形状不确定时,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
例5 在△ABC中,AB= ,AC=13,cos∠B= ,求
BC的长.
解:∵cos∠B= ,∴∠B=45°,
A
D
C
B
A
D
C
B
范例应用
求解非直角三角形的边角问题,常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其转换为直角三角形来解.
C
A
B
D
A
B
C
E
D
注意
当堂训练
叁
当堂训练
C
A
解析:∵cosB= ,∴BC=7cosB=7cos35°.故选C.
解析:∵在Rt△ABC中,AC=1,BC=2,∴AB= ,sinB= ,cosB= ,tanB= .
故选A
1、在Rt△ABC中,∠C=90°,∠B=35°,AB=7,则BC的长为( )
A.7sin35° B. C.7cos35° D.7tan35°
2.在Rt△ABC中,∠C=90°,AC=1,BC=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sinB= B.cosB= C.tanB=2 D.AB=
3.在Rt△ABC中,∠C=90°,AC=5,AB= ,则∠A= ,BC= .
·
当堂训练
45°
5
C
A
B
D
解析:在Rt△ABC中,AB=4,sinA= ,∴BC=ABsinA= .根据勾股定理得AC= .∵ = AC·BC= AB·CD,
∴
点拨
4.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B=4,sinA= ,则斜边AB上的高CD为 .
当堂训练
5.如图,在△ABC中,AB=2,AC=以点A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边BC相切于点D,求∠BAC的度数。
解:如图,连接AD,则AD⊥BC.
在Rt△ABD中,AB=2,AD=1,
则sinB=
∴∠B=30°,
∴∠BAD=60°.
同理,在Rt△ACD中,得到∠CAD=45°,
因而∠BAC的度数是105°.
C
A
B
D
当堂训练
6.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AE分别与CD,CB相交于点H,E,AH=2CH.
(1)求sinB的值;
(2)如果CD= ,求BE的长.
解:(1)∵AE⊥CD,∠ACB=90°,
∴∠AHC=∠ACB=90°.
∴∠DAC=∠DCA,∠B=∠DCB,
∴∠B=∠CAH.
∵AH=2CH,
∵CD是AB上的中线,∴CD=AD=BD= AB
∴CH∶AH∶AC=1∶2∶
∴sinB=sin∠CAH=
(2)由(1)可知AC∶BC∶AB=1∶2∶ ,CE∶AC∶AE=1∶2∶ .
∵CD= ,∴AB=2 ,∴AC=2,BC=4,CE=1,
C
A
B
D
E
∴BE=BC-CE=4-1=3.
H
课堂小结
肆
课堂小结
解直角三角形
依据
解法:只要知道五个元素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余下的三个未知元素
勾股定理
两锐角互余
锐角的三角函数
课后作业
基础题:1.课后习题 第 1,2,6题。
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采取合理的方式,搜集整理与本节课有关的“好题”,被选中的同学下节课为全班展示。
谢
谢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28.2.1 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会利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通过学习,发展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特殊图形中去感知、迁移.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2)三边之间关系
(3)锐角之间关系
二、揭示问题规律
在本章引言中我们曾经描述过比萨斜塔倾斜程度的问题,把1972年的情形抽象为数学问题为:设塔顶中心点为B,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的夹角为∠A,过点B向垂直中心线引垂线,垂足为C(如图).在Rt△ABC中,∠C=90°,BC=5.2m,AB=54.5m,求∠A的度数.
合作探究
在图中的Rt△ABC中,根据∠A=75°,斜边AB=6,你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吗?
三、学习检测
例1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b=,
a=,解这个三角形.
例2在Rt△ABC中, ∠B =35o,b=20,解这个三角形.
例3 如图,在Rt△ABC 中,∠C=90°,cosA = ,BC = 5, 试求AB的长.
例4、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E为边AC的中点,BC=14,AD=12,sinB = .求:
(1)线段DC的长;
(2)tan∠EDC的值.
例5 在△ABC中,AB= ,AC=13,cos∠B= ,求BC的长.
尝试应用
1.在Rt△ABC中,∠C=90°,∠B=35°,AB=7,则BC的长为 ( )
A.7sin35° B. C.7cos35° D.7tan35°
2.在Rt△ABC中,∠C=90°,AC=1,BC=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sinB= B.cosB= C.tanB=2 D.AB=
3.在Rt△ABC中,∠C=90°,AC=5,AB= ,则∠A= ,BC= .
4.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B=4,sinA=,则斜边AB上的高CD为 .
5.如图,在△ABC中,AB=2,AC=,以点A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边BC相切于点D,求∠BAC的度数。
6.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AE分别与CD,CB相交于点H,E,AH=2CH.
(1)求sinB的值;
(2)如果CD=,求BE的长.
五、反思小结
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六、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已知Rt△ABC中,∠C=90°,tanA=,BC=8,则AC等于( )
A.6 B. C.10 D.12
2.在△ABC中,∠A=120°,AB=4,AC=2,则sinB的值是( )
A. B. C. D.
3.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tan∠ACB的值为( )
A. B. C. D.3
第3题图 第5题图
4.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6,D是AC上一点,若tan∠DBA= ,则AD的长是( )
A. B.2 C.1 D.2
5.在Rt△ABC中,∠C=90°,若AB=4,sinA=,则斜边上的高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
6.在Rt△ABC中,∠C=90°,tanA=,BC=8,则△ABC的面积为_____.
7. 等腰三角形的一腰长为6cm,底边长为6cm,则其顶角为______.
8. 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已知AC=,BC=2,那么sin∠ACD=______.
9. 如图,在Rt△ABC中,∠C=90°,D为BC上一点,∠DAC=30°,BD=2,AB=2,则AC的长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0.如图,在Rt△ABC中,∠C=90°,AB=10,sin∠A=,求BC的长和tan∠B的值.
11. 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若AB=12,CD=6,tanA=,求sinB+cosB的值.
12.已知:如图,Rt△AOB中,∠O=90°,以OA为半径作⊙O,BC切⊙O于点C,连接AC交OB于点P.
(1)求证:BP=BC;
(2)若sin∠PAO= ,且PC=7,求⊙O的半径.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B
6.24 7.120° 8. 9.
10.解:在Rt△ABC中,∠C=90°,AB=10,sinA= ,∴BC=4,根据勾股定理得:AC=,
则tanB=.
11.解:在Rt△ACD中,∵∠ADC=90°,∴tanA= ,∴AD=4,∴BD=AB-AD=12-4=8.在Rt△BCD中,∵∠BDC=90°,BD=8,CD=6,∴BC==10,∴sinB=,cosB=,∴sinB+cosB=+=.
12.(1)证明:连接OC,∵BC是⊙O切线,∴∠OCB=90°,∴∠OCA+∠BCA=90°,∵OA=OC,∴∠OCA=∠OAC,∠BOA=90°,∴∠OAC+APO=90°,∵∠APO=∠BPC,∴∠OAC+∠BPC=90°,∴∠BPC=∠BCA,∴BC=BP.
(2)解:延长AO交⊙O于点E,连接CE,在Rt△AOP中,∵sin∠PAO=,设OP=x,AP=3x,则AO=2x,∵AO=OE,∴OE=2x,∴AE=4x,∵sin∠PAO=,∴=,∴=,∴,解得:x=3,∴AO=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