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要求 这一部分对应新课标(2017)的1.24部分“通过了解冷战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题为《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从课程结构看,本课及本单元是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的自然延伸。其中第18课与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分别作为两个单元的起始课,总领单元内容,颇有相似性。这意味着两课及两个单元的教学均应以“国际秩序演进”作为主要抓手,并提供丰富的地图材料。且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应与上个单元时时对照,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 但从单元的内部结构看,本课更为特殊。18课总领单元,概述课题主要内容。19至21课则分别论述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广大亚非拉前殖民地国家的三类变化。这种“总分式”的结构提醒我们,在18课的教学中,应以更为宏观的角度和叙事为佳,锻炼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而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两极格局的瓦解。其中,第一、第三两个子目多为历史事实,偏向“静态”。第二子目为发展变化过程,偏向“动态”,并且这一部分与单元标题中的“新变化”更为契合。自然地,第二子目就是本课的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复习课,对应教学周期为高二下(或高三上)。 本阶段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历史事实,熟悉典型的历史事件(在本课中的例子为“柏林危机”等)。同时,经过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3的学习,对民族国家、国际关系有初步了解, 但往往缺乏宏观视角,对历史事实间的联系把控不足。教师必须协助学生,将孤立的、碎片的知识内容连成线、织成网。 同时,学生经过初步训练,已经掌握一些历史解释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应相应补充额外材料,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历史解释。 此外,鉴于学生普遍地时空观念不敏感,在提供的材料中,地图应该占有一定比例。 特别注意,以上学情针仅对设计者本人的实际工作情况,请各位同仁,谨慎参考。
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国际关系的变化分析,理解两极格局的产生和瓦解,及其对现代的塑造。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是本课的核心。 (二)分目标 1.通过图表、文献、图片等教学材料,巩固基本历史事实和典型历史事件; 2.通过问答、思考、讨论等教学手段,深化对历史逻辑的认识,锻炼历史解释的能力; 3.通过新世纪以来的新闻报道和近期事件,理解国家战略和国际关系变化,坚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冷战与两极格局产生的背景 【依据】此为本复习课的基本知识,也是接下来一切事件的前提; 【突破】联系第七单元内容、提供地图;详见教学过程。 (二)教学难点 冷战中孕育的多极力量及其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塑造 【依据】见教材分析; 【突破】额外补充材料(见:铁幕内外的裂痕 章节);详见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历史文献、文字材料、新闻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
板书设计
帝国狂飙:从冷战到多极 一、旧日余晖与红日初升:从凡尔赛到雅尔塔 二、天有二日:美苏的冷与战 三、山雨欲来:铁幕内外的裂痕 四、天崩地裂:一极解体后的世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照片:跨越柏林墙 提问:本课背景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与哪些已有知识相关? 思考问题,整理已学知识,准备开始进入复习课。 用与本课相关的照片或美术作品导入,并作为课件的底板背景。此为设计者个人教学习惯。
一、旧日余晖与红日初升:从凡尔赛到雅尔塔 1.国际格局演变 教师展示三幅欧洲疆界变迁图,要求学生指出体系名称及判断依据。 (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 接下来,教师展示雅尔塔会议的主要议题,要求学生讨论该会议与凡尔赛会议的异同。 2.战后世界实力对比 教师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签字顺序排在前四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华民国。要求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自分析四个国家排名不遵字母顺序的原因。 展示材料:罗斯福与斯大林的两段演说,提出问题:美苏两国为何在战后走向对立?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于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提取历史变迁信息,运用选择性必修1及选择性必修3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讨论两次会议的异同。 分组分析问题,讨论原因,集中回答问题。 研读材料,利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历史解释。 该设计的主要用意有两点: 1.锻炼学生的地图信息提取能力,进一步强化时空观念。且该类型题目,常出现于高考题中。 2.经前文分析,本单元教学复习需要时时比对第七单元【见教材分析】 此问题实际为17课课后思考题。教师应对教材在整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 该问题承接上一问题,即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对。 一方面,学生经过讨论将会得出,美苏势力的相对强势,老牌国家势力相对下降。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不仅仅分析美苏,还要分析英国和中华民国,则为“两极中孕育多极化趋势”埋下伏笔。这一伏笔将会在第三章节中回收。 此外,罗斯福设想中的四警察后来演变为五常、中国军民历史贡献及中国五常地位等关联点,教师可以做适当延伸。 两则材料均出自教材,学生研读起来更加方便。同时也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 特别地,在这一问题下,学生需要提供历史事实,印证材料观点。并在综合两则材料的基础上,开展历史解释。
二、天有二日:美苏的冷与战 1.铁幕与“世界”格局 展示材料:铁幕演说和欧洲地图 要求学生在地图中标注加粗的地名,并画出丘吉尔所谓的铁幕。 完成后,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否能够描述冷战格局?请说明理由。” 教师在请两位学生回答后,给出地球模型,再请学生描述完整的“铁幕” 接下来教师将对冷战一词进行拆解。将其分为“敌对”(Cold)与“战争”(War)两个部分 2.敌对(Cold) 教师展示两大集团对立的空白表格,要求学生会议相关知识,快速填写。 教师结合教材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补充材料:麦卡锡主义 教师介绍麦卡锡主义并指出它的危害及其对今天的影响。 教师请学生列举冷战时期欧洲地区的其他敌对事件,并请学会说呢过对三次柏林危机做简要叙述。 3.战争(War) 教师给出材料,并且要求学生用事实印证材料观点。 4.克制与恐慌 教师展示古巴导弹危机相关漫画,抛出疑问:美苏是否会真的按下去?(可要求个别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额外材料:霍布斯鲍姆关于此事的叙述。 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评价美苏两国行为? 教师展示诺奖得主鲍勃·迪伦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荡》部分内容 并提问: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5.冷战阶段 教师提供空白表格,要求学生填写。 分析材料,标注地图,独立思考问题(不得讨论)。 描绘完整“铁幕” 复习知识,填写表格。 阅读补充材料,指出麦卡锡主义的本质。 回忆已有知识,叙述三次柏林危机的始末。 列举已知史实,印证材料。 根据地图指出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完善之前绘制的所谓铁幕 读图,思考问题。 研读新的材料,结合之前的思考。讨论新的问题。 欣赏歌曲,揣摩歌词,感受上世纪特殊环境下,作者表达的复杂情绪。 复习已有知识,填写表格 国际关系史的教学离不开地图。此举意在不断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两极格局是一种“世界”格局,欧洲虽然是冷战的前沿阵地,但并不能完全代表全世界。我们必须关注到世界其他地区的格局与变化。这不仅为接下来教学做好铺垫,也符合新教材中破除欧洲中心论,尊重多元文化的编写思想。 注意,如有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所谓铁幕,内部也并不完全一致。可告知,该伏笔将会在下一章节回收。 利用表格复习基础知识,不过多花费时间。 不少学生有这样的固有认知:冷战中只有苏联采取了高压政策和思想控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走出这一误区,全面看待这一时期的历史: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霸权和思想控制方面不过是一丘之貉。这是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 这也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冷战下特殊的社会思潮和艺术倾向。(本章节会回收这个伏笔) 值得指出的是,麦卡锡主义遗毒至今未被完全消除。 这一部分复习已有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和表达能力。不过不宜花费过多时间。 特别地,此处呼应已复习内容:解放战争胜利的外部原因。 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虽然并存,但仍然存在地理上的明显差异。这里结合地图及之前所绘制的铁幕不难发现,“冷战”主要集中在欧洲,热战多集中在亚洲。此举进一步强化学生时空观念。更进一步地,如果学生对此抱有兴趣,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历史解释。 美苏两国的冷战在历史上没有失去控制自然是件幸运的事。我们在庆幸之余,也必须认识到,时人并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恐慌,社会思潮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变?这是值得学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也是学生理解上世纪各种变化的关键。 《答案在风中飘荡》创作于越战背景下。 基础知识整理。同样不花费过多时间。
三、山雨欲来:铁幕内外的裂痕 教师提出疑问:冷战下的铁幕到底有多坚固?铁幕内外又是否铁板一块呢? 1.社会主义阵营 在得到否定回到后,教师补充材料:苏南关系。并提问,是否见过类似的事件? 在学生梳理完中苏关系后,再引入中阿关系。(中苏交恶时期的宣传画) 2.资本主义阵营 教师提问: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了分化,那么资本主义阵营内部是否就铁板一块呢?补充材料:戴高乐主义 教师提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法国国际地位及其外交政策 教师提供欧共体、日本战后发展情况的材料(此处略),印证两极格局中包含多极化的趋势。 3.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 教师展示地图,提问:两极格局取代了旧有的殖民体系,这些地区的秩序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走向呢? 教师提问:独立之后第三世界国家,如何看待两极格局?在学生回答后,展示不结盟运动的相关材料并指出前文所述被“革除教籍”的南斯拉夫,正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之一。 根据教师引导,回答问题。 利用中苏关系的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联系已有知识,复习巩固两阿提案。 研读材料,评析问题,并做简要书写。 体会两极格局中的多极化趋势。 读图,认识到伴随着亚非拉的民族解放浪潮,旧有的殖民体系崩溃了。 分析并理解不结盟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铁幕内外均并非铁板一块。 引入苏、中、南、阿四国错综复杂的关系,来反映社会主义阵营中不稳定趋势。既拓宽学生视野,又与学生已有知识发生其妙的结合。完成一次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新知回到旧知的拓展。(四国关系属于学生未知,而两阿提案却属于学生已知) 这一环节中,学生将运用他们的已有的和新的知识,评析一个新问题。且该问题设置形式与高考题类似。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 同时,本环节呼应了多极化的孕育趋势。回收之前的伏笔。 新教材中的历史叙事,不再着眼于单一的欧洲视角,特别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本环节设置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观。 两极格局是一种“世界格局”,世界上也不仅仅只有欧美和东亚。广大亚非拉国家不应该被想当然地忽视。这些国家并不热衷于与某一阵营深度捆绑,他们成为了世界力量中的独特一极。 “南斯拉夫”部分,回收伏笔。 这三个“阵营”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单元主题“新变化”,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19-21课)做铺垫
四、天崩地裂:一极解体后的世界 1.苏东剧变 教师展示苏东剧变地图,要求学生叙述苏东剧变的结果。(需要准确说出国名和地理位置) 2.一超多强 教师展示欧盟经济数据和部分国家GDP走势图,提问如何看待“一超多强”一词。 教师引入词汇:Pax Americana,并补充新闻材料,要求学生评析该词。 教师引入另外一词:Pax Sinica,并展示台湾省地图,提问:该词是否能够描述未来国际关系?伴随中国崛起和多极化的加强,未来世界的理想道路应该是怎样的呢? 教师给出新词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及RCEP的新闻。 根据地图,指出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名称和地理位置、苏东剧变后的国家名称和地理位置。 讨论并分析问题,理解一超多强的含义,并指出该词的局限性。 根据材料和所学,讨论分析问题。 认识到美国霸权带来的种种问题。 根据材料分析问题,指出祖国尚未完全统一,中国没有实力实现Pax Sinica,更进一步地,并不希望建立这样的国际秩序。 翻译出这个词是指“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定中国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此处为强化学生时空观念。 【注意】这一环节的设置仅针对设计者本人面对的良好学情状况。各位同仁谨慎参考。 前文所叙,已经解决“多极化”的孕育问题,即所谓多强。但随着时代演进,中国发展速度惊人,已经和其他各强拉开了差距。但必须认识到,同美国之间也存在巨大差距。 Pax Americana,派生自Pax Romana一词,意为“美国治下的和平”。通常用来描述美国领导下的国际秩序。此处引入该词是想指出,美国在苏联解体后,企图利用霸权领导一个单极世界。时至今日,美式霸权并不完全成功,但仍无可撼动。 材料中的三个人分别是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著名的“洗衣粉事件”)、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伊拉克战争后被美国处死)、伊朗革命卫队前指挥官苏莱曼尼(被美国暗杀)。此三人用来说明美国霸权之下,并不和平。 Pax Sinica是指所谓的“中国治下的和平”(拉丁语中,中国为Sina) 必须认识到,中国并不希望建立霸权,也在事实上尚没有能力建立霸权。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此处不仅丰富学生国际视野,也同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为复习课,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演变相关内容。设计课时为两课时。 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章节,分别对国际格局演变、美苏冷战表现、冷战中孕育的多极化趋势、苏东剧变后的世界等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教学采用宏观视角,对18课前后内容大胆整合。为突破重难点,补充一些文献、新闻材料以及大量地图,这也进一步强化了时空观念素养的落实。本课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了大量的研读思考、讨论评析环节,保证了课堂的生成性。同时,思考题的设置不仅兼顾到教材习题,也在形式上与高考题保持一致,力求保证复习课时效。 本课案基于设计者的实际工作状况,即学情并不具有普适性。本课案虽然整合了18课前后的教学内容,但这一尝试目前看来仍然抱有遗憾。设计上思考题及补充材料细大不捐,势必不能对材料深度挖掘,而在实际的实验授课过程中,也的确出现了超时的情况。这意味着在材料的选择、教学结构优化等方面,本课案仍存在诸多不足,尚请各位同仁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