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1 09:5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柏林墙窥视冷战的“冷”与“热”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是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的第1课。本课内容是对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的总体论述,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到时在冷战这一总体环境下发生、发展的历史事件,而这些又对冷战的发生与发展产生的影响。本课在总体上更关注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及由此导致的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变化。冷战既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政策,又是这种政策实施所造成的国际关系状态。在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中,又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本课内容又为下一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作了铺垫。
(二)教材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三个子目展开,分别是冷战的发生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以及两极格局的瓦解,“战”与“冷”这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都表现得十分突出,但又彼此制约。教科书内容比较多,但线索比较清楚,主线就是冷战的发生、发展、结束以及由此带来的两极格局演变历程,在教学中,对两者间的互相影响是需要着力的。
(三)教材特点:对冷战脉络有所勾勒,但教材叙述较为简略。
(1)对冷战的过程描述不够全面,教材侧重于从宏大的世界格局演变上对冷战进行描述,而冷战过程中一些较为重要的大事件着墨较少,如柏林墙问题、古巴导弹危机问题、东欧剧变等,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材料,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冷战的发展
(2)其次,对于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之间相关行动的意义探讨,教材叙述存在过于简略的现象,以冷战的起因为例,教材仅仅提到了两点,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以及重要人物的推波助澜作用,教材做的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对此进行全面的评价。
二、说学情
授课对象:广州市石化中学高一(1)班学生
(一)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课程中已经涉及中美缓和、苏联解体等相关知识,但由于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停留在了解,有关“冷战”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事件如“尼克松访华”、“苏联解体”等家喻户晓的,学生对此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因此有关冷战发生的背景与发展状况,学生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二)能力状况:
经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简单,史料获取基本历史信息。但是,现阶段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抽象逻辑由“经验型”向“现实型”转变。因此需要教师适当补充材料加以引导。同时,冷战史的史料相较于中国古代史的文言文史料,语言上学生更容易阅读,但内容更为复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核心目标:
以“柏林墙”的演变为线索,探究冷战格局下世界格局的演变,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美苏双方博弈下世界进程走向的原因。
(三)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认识冷战发生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的国际格局;
时空观念:理解50年代中期后发展的特点,能够认识冷战环境下,两极格局外其他政治力量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冲击,大国政治之间的妥协,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史料实证:通过展示重大事件的相关史料,能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史论结合的意识,提高运用史料的能力;
历史解释:能够分析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利用多元材料让学生理解多元、理性认识和分析问题的价值。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认识冷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二)难点:认识在冷战内部的发展与相互之间的角逐对国际关系的深层次影响。
(三)依据:
(1)内容方面:本部分内容兼具广度与深度,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离现在并不远,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直接经验参考理解。然而近代世界的发展也是更为复杂的,各种力量互相角逐,不能简单的从单独的国别去理解,而应该养成整体性的思维。
(2)学生方面:本部分内容涉及多维度的思考,既难于理解又超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就冷战的整个发展过程而言,涉及各种因素较多,甚至在学术界都是长期争辩未果。
(3)教材方面:教材对冷战的描述主线较为清晰,但各知识点之间的分布却较为零散,需要进行整体进行理解。
五、说教学策略
(一)教法:情景创设法、史料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二)学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柏林墙的坍塌(用时 2min)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反应:
层次一:看见迷茫的士兵;看见兴奋的市民;看见柏林墙上的涂鸦。(现象)
层次二:追问柏林墙的前因后果;思考图中人物为上述行为的原因。(内容)
层次三:结合课本内容追问历史原因,思考出现上述现象时代背景。(历史)
【教师讲解】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民主德国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教师行为】问题一:柏林墙建立起来意味着什么?(指向子目一:“墙”的筑起——意识形态的纷争)
问题二:人们对柏林墙是怎样的态度?(指向子目二:“墙”的裂缝——新兴力量的冲击)
问题三:柏林墙拆除表明的世界格局?(指向子目三:“墙”的崩溃——两极格局的瓦解)
【设计意图】柏林墙不是德国政府自己修建的,而是冷战期间美苏对峙的产物,它标志着两大阵营之间的隔阂,通过柏林墙被推倒这个大事件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从形象的事例直观的去了解冷战期间两大阵营之间的隔阂,从而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冷战格局形成的兴趣。
【时间轴展示】
二、“墙”的筑起:冷战格局的形成(用时25mins)
(一)意识形态之“墙”的形成原因(8mins)
【材料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材料自主概括出冷战发生的原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冷战的基础、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美苏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根本对立来从深层层面理解冷战发生的原因,同时明白丘吉尔等人的推波助澜作用。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材料的呈现,使学生自己概括出冷战的起因与必然性。同时引导学生与前面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同时使得学生对美苏双方为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如何竞争产生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引导着学生思考后文的内容。
(二)“墙”的巩固:美苏双方的经济、军事上的竞争(5mins)
【材料呈现】
材料一: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主义……我们的目的是在世界崛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为自由制度创造赖以生存的政治社会环境。
材料二:马歇尔是在1947年6月5日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这一演讲的。他站在哈佛园纪念教堂的台阶上,宣告美国已为帮助欧洲复兴作好了准备。号召欧洲人团结起来、共同规划一个他们自己的重建欧洲计划,然后由美国为这一计划提供资金才是这一演讲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国务卿马歇尔1947年6月5日
【问题思考】美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抛出马歇尔计划?欧洲哪些国家会参与这一计划?
马歇尔计划提出后英法及苏联、东欧国家的反应
英国 “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 邀请苏联开会讨论马歇尔计划
法国 “毫无迟疑”地加入欧洲经济计划
苏联 东欧 6.22 苏联同意波拉按等东欧国家参加
6.27-7.2 会议期间,英法与苏联僵持不下,莫洛托夫宣布退出会议
7.7 苏联严令东欧国家不得参加会议
7.9 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表示仍想参加会议,斯大林说:不能参加。
——摘编自张盛发《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
【设计意图】通过丘吉尔演说、杜鲁门主义以及马歇尔计划的层层推进,美苏之间的斗争与矛盾已经显露,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已经掌握的有关史实作出合理分析和解释,让学生知道美国此时已经在加紧拉拢其欧洲盟友,遏制苏联。进而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美苏及其两阵营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活动中落地。
【问题设计】①英法对于马歇尔计划是什么样的态度
②纵观整个过程,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经历了哪些变化
③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东欧国家与苏联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学情预测】认识马歇尔计划提出后,美苏以及西欧、东欧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带来国际关系变化。
【设计意图】有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提出后,苏联的反应表明其对外政策的彻底转向,欧洲冷战初态显现。选择马歇尔计划这个典型事例,创设历史情境,呈现马歇尔计划提出后各方的态度、反应,设计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以生动的细节史料呈现历史的发生、发展,理解美苏以及东西欧之间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理解历史是合力的结果,这种互动关系也影响着国际关系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
【材料呈现】苏联的反击
材料一:经济互助委员会
【教师讲解】1947年7至8月间,苏联分别同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等国家签订一系列经济贸易协定,这些协定被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这样,以往汇聚西欧的大宗贸易转向了苏联及东欧地区,初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欧贸易集团。这个“莫洛托夫计划”就是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前身。当时的冷战环境,加快了世界的分裂对抗。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同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共6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并在1月25日发表《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公报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提出在平等基础上,相互交流经济经验、给予技术援助,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以实现东欧各国与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
【学生思考】很显然,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其产生是作为马歇尔计划对立面的;为抵制“马歇尔计划”,苏联加强了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材料二:比肩而立的军事同盟 华沙公约组织
【教师讲解】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签署了《华沙公约》。该条约由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筹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政治上、军事上拉拢控制东欧,以巩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的成果;增加防御力量,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向东欧及东北亚派驻大量军队,作为前沿防御力量,组建独立的国土防空军,加强军事训练;强调以陆战为主的诸军种协同作战原则,和按比例协调发展诸军事的原则;加紧研制核武器,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学生思考】华沙公约组织,其产生也是作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立面的;“华约”与“北约”比肩而立,属于军事方面的对抗。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材料来讲述针对美国方面的“遏制”行动,苏联方面的反击政策。经济互助委员会与马歇尔计划相比肩,华沙公约组织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比肩,这使学生理解美苏双方在此时开始不断地争夺势力范围,双方之间走向全面竞争的阶段。同时这样的全面对抗也为学生理解为何会发生古巴导弹危机而理顺了思维逻辑,深化学生的理解。
【地图直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读取上面两张地图,中的重要信息。如果说马歇尔计划架起了两大阵营之间的经济之墙,那么“北约”与“华约”可以说架起了双方的军事之墙,双方开始在自己的框架内进行军事竞争,思考两个大国势力范围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让学生在层层递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读图时既要从全局读地图,也要关注到地图中的特殊区域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分析问题。
【教师行为】
指导根据所学提取相关信息,然后完成表格,对本子目所学进行小结,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学生行为预测】
美国(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社会主义阵营) 意义
政治 “遏制政策”(杜鲁门主义) 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 冷战开始的标志
经济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双方经济上的对抗
军事 北约(1949年) 华约(1955年) 军事对抗
(三)冷战中的危机:从柏林危机到柏林墙的建立(5mins)
【教师讲解】二战结束后,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美英法占领西德,苏联占领东德。注意留意柏林的情况,其同样也被分区占领,但柏林处在东德地区,周围都是苏联的控制区。第一次柏林危机后,东西德正式走向分裂,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美占区成立联邦德国。第三次柏林危机后,为了防止东柏林的人口外流,加强控制,在苏联的授意下柏林墙正式被修筑起来。我们可以思考,柏林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大国之间的博弈。并且呼应导入部分与标题。
【学生行为预测】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德国的地图,可以发现最初德国的西部由美英法占领的位置,并且跟着教师的思路,发现柏林的位置位于德国的东部,均被苏联的势力范围所包围,对后文讲解柏林墙的修建有了知识的基础。其次跟着老师的讲解来到图二,思考在第一次柏林危机后东西德国分裂,西部变为联邦德国,东部变成民主德国。但德国分裂的背后是美苏大国博弈在发挥影响。第三次柏林危机后,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东德为什么要修建柏林墙,首先是为了防止劳动力外流,其次是为了防止西德、美国等势力渗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回到美苏之间的对立导致。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理解历史,同时通过德国的分裂与柏林墙的最终建立,真正理解冷战过程中的“冷”与“战”:即“冷”在势力范围;“战”在分裂。同时呼应课堂导入部分柏林墙的倒塌,学生了解柏林墙何以建立,从而帮助形成历史思维,落实教学重点。
(四)一触即发的核战争:古巴导弹危机(5mins)
【材料呈现】
材料一:苏联要在古巴配置中程和中远程导弹,是想同时达到两大目的一个是阻止苏联所担心的美国对古巴的入侵,以捍卫西半球这唯一的"社会主义"政权。另一个是加强当时仍然很弱的苏联核威慑力量,以阻遏美国对苏联自身的可能袭击。
——【美】雷蒙德·加特霍夫著,伍牛等译《冷战史∶通制与共存备忘录》
材料二:核战争对大家都是危险的,这一因素对危机局势的克制潜力超过了军事力量的对比和威慑力量对比的任何计算标准。肯尼迪总统宁愿作出某些让步以求达成谈判解决,也不愿利用当时的压倒优势发动一场核战争 ——【美】雷蒙德·加特霍夫著,伍牛等译《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
材料三:10月25 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一致同意,这场危机不应当朝着一个"沸点"发展…我们双方应当采取谨慎且节制的态度,为这场危机寻求一个理智的解决方案。赫鲁晓夫希望能够以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为交易筹码,换取美国从土耳其的基地中撤离木星导弹。……我想,总统先生,您不免也会对世界的命运存有一丝忧虑吧?(赫鲁晓夫1961年10月26日给肯尼迪的信)
——[美]梅尔文·P·莱弗勒著,孙闵欣等译《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问题设计】问题一:根据地图及材料,分析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原因。(看到了什么、什么特点、反映什么)
问题二:根据地图及材料,概括美国方面对这危机的反应。
问题三:根据地图及材料,分析美苏和平解决危机的原因。
【教师活动】带着学生认冷战局势图,分析地缘政治格局,引导学生思考两大阵营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告诉学生,古巴危机可能是整个冷战过程中美苏双方最有可能爆发直接冲突的事件,核战争一触即发,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古巴特殊的地理位置,思考为什么会由小小的古巴产生如此大的危机。
【设计意图】带着学生认冷战局势图,分析地缘政治格局,引导学生思考两大阵营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告诉学生,古巴危机可能是整个冷战过程中美苏双方最有可能爆发直接冲突的事件,双方兵戎相见。
三、“墙”受冲击: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冲击(5mins)
【材料呈现】
材料一:“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久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生活。不改变中国的现状世界不会安全”。
——Richard Nixon, “Alisa After Vietnam,” Foreign Affairs, Vol. 46, No. 1, 1967, p.121.
材料二:“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力量:从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Excerpt from "Nixon's Speech in Kansas City" (July 6, 1971)
材料三:
【教师讲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转变,欧洲、日本、中国的力量已经不容忽视。对此美苏双方采取了缓和政策,美国与苏联两国于军备竞赛、外交立场的基本态度,从紧张对立渐趋缓和的过程。此阶段之前正值冷战高潮,美苏两阵营对抗趋向白热化,最严重的是,美苏核武器层面展开之战略竞赛日臻恶化。1960年代中,耗费庞大的美苏间的战略核竞赛已开始渐露疲象,为了双方现实环境,一系列缓和冷战的政策,终于于两国逆向出现。
1970年代的阿波罗-联盟号机组人员 1973年,尼克森与勃列日涅夫讨论美苏缓和
【教师讲解】层次一:讲解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对峙后,美苏回过头来发现世界上其他新兴力量已经崛起,其影响力不容小视,欧洲、日本。中国都在世界上有着自己的声音。(世界多极化已经愈发明显)
层次二:美苏在七十年代采取了缓和政策,其中缓和事件的一个重要例子是在太空中发生的握手。1975年7月,进行了第一次美苏联合太空飞行,即阿波罗-联盟测试项目。(美苏缓和政策)
【教师提问】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格局之下,美苏缓和政策的出现?
【材料展示】学生A:对于美苏双方来说缓和可能只是双方比赛的一个“中场休息”,但是因为两级力量之间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分歧,缓和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缓和。暂时的缓和
学生B:从1973年在中东和南亚发生的冲突中,美国和苏联以战争物资和外交姿态支持各方,还有在阿富汗。在缓和初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双方在世界的各个地区之间的斗争并未完全停止,这反映了美苏双方互不信任。缓和中的热战
学生C:1979年,苏联军队越过边境入侵阿富汗,美苏关系再次恶化,缓和政策结束。而在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后,美国转变了对苏联的政策,开始强硬的对抗苏联。冷战再次升级
【学生活动】学生联系前面所学,从头脑中构建此时世界形势图,明白大国之间的竞争根本上是国家利益之间的竞争,受限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所以采取缓和的措施。但是双方根本利益的根本分歧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双方态度随后发生转变,走向更加激烈的对抗。
【设计意图】
以中美缓和为例,中美缓和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震惊全世界的政治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美国选择在这个时期选择转变对华政策,中国在冷战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让学生体会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不能“游离于世界秩序之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墙”的倒塌:冷战的终结与遗产(6mins)
【情景呈现】
【材料呈现】
材料一:1989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成了东欧民主浪潮的最高点,象征了共产主义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全面瓦解,同时也结束了铁幕对欧洲的分化。1989年的民主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推翻了所有苏联式的共产主义政府,(包括波兰、匈牙利、东德、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1990年两德统一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陷入瘫痪,一年后华约组织宣告解散,而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也在1991年6月宣告解散。
——Brill Academic Pub, The Changing Political Structure of Europ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Law,1991.
材料二:1991年11月6日,叶利钦签署总统令,停止苏联共产党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标志着苏共失去执政党地位。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以及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白俄罗斯境内的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内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三国退出苏联,并成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组织取代苏联。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亦在第二天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世界自此进入后冷战时代。
——Soviet Leaders Recall 'Inevitable' Breakup of Soviet Union
【教师行为】讲述冷战后期的政治发展进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巨大危机,苏联新领导人为苏联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苏联是如何走向解体的。引导学生思考冷战何以以苏联解体而告终,或反命题西方何以取得冷战的胜利
【问题设计】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从以前学过的知识谈一谈。
【设计意图】回应导入部分,柏林墙最终为何会倒塌。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的解体是否有着其必然性,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有着哪些积深已久的矛盾。苏联“成在哪里,败在哪里”。使得学生对冷战开始以来双方力量的消长有宏观的把握;最后引导学生追问开头的问题,冷战何以发生?
【情境创设】史料引入——冷战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材料一:军备竞赛
美国和苏联的核武库存量对比 1973年时北约与华沙国家的军队数量对比
材料二:战争灾难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学生活动】
以前后同学为学习小组,结合以上图片和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尔后派代表发言。
【要点提示】
小组A:美苏冷战到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其实我们从冷战两个字来理解,首先是“冷”,意味着双方并不是直接冲突,而是两强对峙,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水火不容,互相进行军备竞赛,整个世界笼罩在两强争霸的氛围下战战兢兢,无法安宁,如同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战争乌云)
小组B:在两强对峙的基础上,都知道对方有灭掉自己乃至世界的实力,所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因此紧张的同时,在两强之外的其他地区,爆发了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两级格局并不是永久的,其他新兴力量同样也借此机会崛起,世界整体在发展,在苏联解体后,世界并不是一超独霸,而是多极化格局愈发明显。(两极中孕育着多极)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与史料并联系前面所学苏联相关内容,让学生自己思考深化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原因,并思考整个冷战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其给世界所留下的遗产。
五、新“墙”:冷战的结束意味着西方世界的最终胜利吗?
【材料呈现】
材料一:新冷战,又称第二次冷战,亦称冷战或中美新冷战,指的是美国-苏联冷战结束以后在对立的地缘政治集团之间再度发生的政治与军事紧张局势:自201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之间不再维持和平合作共同发展,重新开始陷入有克制的全面对抗,如同1947年至1991年的美苏冷战时期一样。
材料二:202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于尼克松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进行的演讲。BBC 将蓬佩奥的此次演讲视为开启第二次冷战的新铁幕演讲。
【作业布置】阅读以上材料,思考“新冷战”与传统冷战相比新在哪里?写一篇你对新冷战下中国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的思考(300 字以内)
【学生行为预测】学生A:新冷战与传统冷战不同,新冷战的特色在于是意识形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和军事方面、科技方面、人才等的全方面竞争;中国是和平大国的角色;(竞争灵越更加多元)
学生B:第二次冷战各方在意识形态、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军事(包括网络战、代理人战争和混合战争)、科技文化(如目前中美贸易战中的中美“科技冷战”)、外太空和网络空间等各个层面全面实施对抗,很多对抗发生在各个国家内部,而并非国家外部;(国家内部同样需要关注)
学生C:全世界的国家因为都与中国大陆保持较高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往来,所以很多国家都为了国家自身利益的问题,在该问题上都表示谨慎态度。(国家利益为根本)
【设计意图】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冷战发展过程,对冷战的内因有了本质的思考。由此,联想到我们当今的国际形势,从美苏冷战的爆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新冷战的全面爆发,推动国际局势走向和平,升华本课主题。
教学反思
维度 优点 缺点
教学立意与目标 能够理清本课基本史实与线索 完成课标要求,并适当补充材料 教学立意存在多元的趋势 锻炼学生过多的能力 可能无法充分学习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文字材料与图片材料 结合进行教学,与教材联系紧密 教学设计存在不平衡现象 部分子目文字材料过多 部分子目图片材料过少
教学逻辑与方法 按照事件内部逻辑 与时间顺序进行教学 导入部分后文回应较少 结尾升华部分可以呼应导入
课堂环境创设 以冷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柏林墙的倒塌”“古巴导弹危机”等创设情景,加入多种图片材料 使学生有历史现场感 缺少音视频等 材料渲染气氛
学生参与程度与效度 小组合作探究与 课后作业延申学生的课堂学习 可以适当增加 学生合作探究部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