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天津河北·统考二模)成立于1966年,是中因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部队是( )
A.潜艇部队 B.空军部队 C.战略支援部队 D.火箭军
2.(2022·天津·模拟预测)“走进21世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优化体制编制,更新教育训练内容和手段,改善武器装备,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提高诸军兵种的合成化水平,向精兵、合成和高效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我国( )
A.注重军队素质教育 B.拥有新型武器装备
C.兵种合成化水平高 D.持续加强国防建设
3.(2022·天津西青·统考一模)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这里“中国的声音”主要指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②③④ B.③① C.①②③ D.①②
4.(2022·天津河西·统考一模)一个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 )
A.求同存异 B.保卫和平 C.争取民族独立 D.发展民族经济
5.(2022·天津和平·统考二模)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表示: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信峰会
6.(2022·天津南开·统考一模)1955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23个,到1965年底增加了一倍多。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 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C.万隆会议的召开 D.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召开
7.(2022·天津武清·统考一模)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据图推断,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建交高峰的原因是
A.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2022·天津河西·统考二模)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挑战两极格局
C.艰难的探索历程 D.走向世界舞台
(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外交披荆斩棘,开创局面,贡献出智慧与方案。回答下题
9.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共商、共建、共享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10.1971 年中国政府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华。美国《时代》杂志报道说:“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这件事推动了
A.《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B.中苏两国正式建交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1.(2022·天津河北·统考一模)“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在1979年所持的这一立场,促使( )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地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2.(2022·天津·模拟预测)如下图是1949年-1999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原因和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防御阶段②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④开始实施一五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22·天津滨海新·统考一模)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C.“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4.(2022·天津红桥·统考三模)1972年2月,周恩来对一位来华访问的国家领导人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周恩来的感慨针对的是( )
A.中苏关系 B.中英关系 C.中法关系 D.中美关系
15.(2022·天津东丽·统考一模)《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下图是该周刊20世纪70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它所记载的历史事件距今(2022)应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A.53年 B.54年 C.50年 D.51年
16.(2022·天津红桥·统考一模)对于1971年10月25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这个“转折点”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万隆会议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17.(2022·天津·模拟预测)1971年10月26日,毛泽东说:“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派一个代表去,让‘乔老爷’(乔冠华)当团长。”此次“乔老爷”的行程是( )
A.赴印度讨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到万隆参加亚非会议
C.参加第26届联大行使合法权利 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8.(2022·天津滨海新·统考二模)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指出: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其中“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的是( )
A.中美建交 B.中日建交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19.(2022·天津南开·统考二模)下图是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总结的史实摘要,你认为图中内容的共同影响应该是
●抗美援朝胜利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加强了中国对外交往 B.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C.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20.(2022·天津河东·统考二模)在50年前的纽约,当时会议大厅爆发经久不息的掌声,57个国家的代表轮番登台向中国表示祝贺。从那个历史性时刻起,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增加了一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中坚力量,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反映了中国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1.(2022·天津·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是( )
A.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在亚非会议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2.(2022·天津南开·统考一模)1978年12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谈话: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下面印证了卡特预见的是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23.(2022·天津河北·统考二模)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因的外交( )
二十四国集团杭州峰会纪念邮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
A.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24.(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边倒”的方针
C.新经济政策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二、综合题
25.(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 “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史中国的历史命运》
(1)阅读材料一,写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从“海上侵略中国”并“得手”的国家名称。该国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的香港岛?
材料二 同治十三年(1874 年)李鸿章上《筹议海防折》,提出朝廷应向海防倾斜……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在于防范强势崛起的日本……
------摘编自吴胜《左宗棠和李鸿章 30 年恩怨》
(2)材料二中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为此清政府在哪场运动中大规模进行了海防建设?哪场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破灭?
材料三 ……2008 年 12 月 26 日,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开启了人民海军的“护航时代”。13 年来,人民海军已派出 40批 100 余艘次舰艇参加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完成 1480批 7000 余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解救、接护各类船舶近百艘,其中外国船舶占 50%以上。2021 年 4 月,印尼海军“南伽拉”号潜艇失事,人民海军派出舰船赴相关海域协助印尼开展救援行动。在播撒大爱的航道上“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后 9 次走
出国门,航行 24 万余海里,服务 43 个国家和地区、23 万余人次……
材料四 人民海军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让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永远画上了句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 2022 年 4 月 23 日《人民海军,生日快乐!》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海军除保卫祖国安全外,还担负起了哪些重任?结合上述四则材料,分析为什么新中国的海军能够让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画上句号?
26.(2022·天津·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年代尺
材料三 在对待国际关系方面,习近平坚决推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共同富裕”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成为“大同”这一古老理念的现代阐释,因为它们指明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和平社会生活的新航向。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首席研究员洛曼诺夫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请列举两例。
(2)写出材料二中年代尺上的A、B处的历史事件。B处历史事件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会议,试举一例。
27.(2022·天津和平·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70年代后广泛流传的两张照片
(1)《乔的笑》表明哪项外交成就令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表明中关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2021年“两个辛升年的对比”照片在互联网热传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太后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杨洁篪
(2)1901年和2021年两个辛丑年,两个不同的外交局面。造成不同局面的原因分别有哪些?一样的辛丑,不一样的中国!纵观中国百余年外交的历史演变,谈谈你的感想。
28.(2022·天津东丽·统考二模)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的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局图(列强瓜分中国) (近代屈辱)
材料二 (当代复兴)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7年6月,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75个(其中两个是准主权国家)1981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现代辉煌)1978年以耒,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1)说出材料一中的情形是在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列强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3)材料三中所述“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是指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015年12月,我国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火箭军的前身是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不断,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D项正确;潜艇部队、 空军部队、 战略支援部队,与题意部队的任务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国防建设。根据题干关键词“继续优化”“更新”“加强”“提高”等可知,我国持续加强国防建设,D项正确;注重军队素质教育、拥有新型武器装备、兵种合成化水平高表述过于片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D正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题目考查的是20世纪50年代,③错误;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④错误,故排除ABC项,故选D。
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A项符合题意;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体现了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的内容,C项正确;雅尔塔会议是在1945年召开,排除A项;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召开,排除B项;亚信峰会与“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于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的热烈反响和认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亚非更多国家与中国建交,C项正确;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于1971年,排除A项;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排除B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召开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 D项。故选C项。
7.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建交高峰的原因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从而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以来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推动中国迎来建交高峰,C项正确;进入21世纪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求同存异”反映的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小球转动大球”指的是中美建交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倡导“合作伙伴”关系,题干反映的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故答案是D。
9.A 10.D
【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被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A项正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排除B项;“共商、共建、共享”“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都不是周恩来提出来的,排除CD项。故选A项。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闸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的发表于波茨坦,排除A项;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排除B项;1953年,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在朝鲜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在1979年所持的这一立场,促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A项正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地位是1971年,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1972年,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建交最高峰出现在1972年,当时,美苏争霸,美国处于防御阶段,为改变这一情况,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时,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多了,A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完成,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3.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2年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项正确;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排除A项;“小球转动打球”的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序幕,排除C项;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可知与尼克松访华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15.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距今(2022年)应该有2022—1972=50年的历史了。C项正确;而ABD项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根据题干提示的时间和事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故A符合题意;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2年,B排除;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在1961年,C排除;万隆会议圆满成功发生在1955年,故D不合题意。故选择A。
17.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71”“乔冠华”并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中国派乔冠华为顾问的代表团去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第26届会议,在此会议中,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C正确;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错误;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发生在1955年,故B错误;1972中美签署《联合公报》,故D错误。综上故选C。
18.C
【详解】根据“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可知材料中反映了中国得到了联合国的席位,说明指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和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无关,排除ABD。
19.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都是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所以D项符合题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属于加强了中国对外交往,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与祖国统一无关,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无关,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20.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当时会议大厅爆发经久不息的掌声,很多亚非拉兄弟为此欢呼拥抱,57个国家的代表轮番登台致辞欢迎,故D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国家所处的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其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A正确;BC属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或者政策,与试题无关,排除;世界贸易组织属于经济组织,D排除。故选A。
22.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国在围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BC项都是我国的成就,D项与书中国对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属于中国参与的国际事务。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围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国际贡献,排除选项中的国内贡献即可。
23.B
【详解】根据题干邮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展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组织,在多边和双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故参与二十国杭州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都反映了我国的外交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B项正确;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D项;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排除C项。故选B项。
2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统其他国家发展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处理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排除A项;“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倒向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25.(1)国家:英国。条约:《天津条约》。
(2)运动:洋务运动。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3)重任:护航中外船舶;海上救援行动。原因: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如:核潜艇、辽宁舰服役;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展示了人民海军威武、文明的形象。
【解析】(1)
国家:根据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可得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从“海上侵略中国”并“得手”的国家是英国。条约: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
运动:根据材料二“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在于防范强势崛起的日本”可得出是洋务运动。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破灭。
(3)
重任:根据材料三“完成 1480批 7000 余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可得出护航中外船舶;根据材料三“2021 年 4 月,印尼海军“南伽拉”号潜艇失事,人民海军派出舰船赴相关海域协助印尼开展救援行动”可得出海上救援行动。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是因为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如:核潜艇、辽宁舰服役;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展示了人民海军威武、文明的形象。
26.(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任意两项即可)
(2)抗美援朝;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
(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非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
【详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体现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
(3)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非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
27.(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2)原因: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封建制度的落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感悟: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力强大,才有自己国家独立的外交。(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1“《乔的笑》(19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让乔冠华开怀大笑。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一图2“《历史性的握手》(197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性的握手》指中美两国外交上的尼克松访华,它表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屈辱外交的见证,究其原因是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封建制度的落后;2021年,中国代表团怒怼美国,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中国代表团怒怼美国的底气;第2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力强大,才有自己国家独立的外交等。原因: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封建制度的落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28.(1)《马关条约》;开设工厂(资本输出)。
(2)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致力于科技、文化交流;与世界多国建交;参与世界维和行动等(答出三点即可)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据此可知这是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同意日本在通商口岸合法开设工厂,由此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资本输出。
(2)依据材料二说明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得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据“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得出致力于科技、文化交流;据“到2017年6月,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75个(其中两个是准主权国家)”得出与世界多国建交;据“1981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得出参与世界维和行动或维护世界和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等等。
(3)依据材料三“1978年以耒,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和所学知识,“中国模式”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建设模式,而从经济体制方面来看,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分析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对内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对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