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9 18:2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天津东丽·统考二模)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此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下哪一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2022·天津东丽·统考一模)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三遍雄浑激昂的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国际歌》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2022·天津和平·统考一模)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该情境发生在
A.1921年 B.1949年 C.1978年 D.1980年
4.(2022·天津河东·统考二模)在当今的节日体系中,有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大家十分熟悉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源于( )
A.社会近代化的实践 B.近代人民反抗斗争
C.传统文化传承延续 D.社会生活崇洋趋新
5.(2022·天津·模拟预测)如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 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①④③②⑤ B.③⑤④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①③
6.(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校考期末)中国共产党中央机构所在地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机构所在地的变迁顺序正确的是:
A.南昌---长沙--井冈山--古田---瑞金
B.沈阳--北平--上海--台儿庄--武汉
C.大别山--锦州--徐州--北平--南京
D.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7.(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 100 周年”为主题的板报,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作主”版块的是
A.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工农革命军的创立 D.北伐战争的开始
8.(2022·天津河东·统考二模)“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根本性变化”表现在
A.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全境解放、祖国统一
C.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D.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9.(2022·天津西青·统考模拟预测)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改革开放
10.(2022·天津滨海新·统考二模)某班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A.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B.修建青藏铁路
C.和平解放西藏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11.(2022·天津滨海新·统考一模)“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了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12.(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这是一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现代化战争,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都是这场战争中的典型战役。这场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是
A.邓世昌 B.张自忠
C.黄继光 D.雷锋
13.(2022·天津河东·统考二模)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批“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化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14.(2022·天津西青·统考模拟预测)新冠肺类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① ③ C.②③ D.③④
15.(2022·天津西青·统考一模)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抗美援朝战争( )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速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
C.冲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干涉和封锁 D.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6.(2022·天津·统考二模)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
17.(2022·天津河北·统考二模)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焦裕禄
18.(2022·天津南开·统考模拟预测)《长津湖·水门桥》于2022年2月1日大年初一在全国上映。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以伍千里和伍万里为代表的七连战士们,面临恶劣环境的挑战和敌人凶猛的火力,在美军陆战一师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一一水门桥阻击敌军,为赢得胜利付出巨大牺牲的感人故事。下列英雄人物中,不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董存瑞 D.蒋道平
19.(2022·天津河北·统考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无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
A.召开政协会议和通过《共同纲领》 B.实行一五计划和开展三大改造
C.进行了抗美援朝和开展土地改革 D.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20.(2022·天津和平·统考二模)毛泽东在评价1952年基本完成的某运动时说,它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该运动是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1.(2022·天津红桥·统考三模)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得益于(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农村实行“大包干”
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D.土地改革运动
22.(2022·天津·统考模拟预测)耕者有其田,既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宣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综合题
23.(2022·天津红桥·统考三模)2022年,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迎来了成立一百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命之源:伟大的党,缔造光荣的团】
材料一 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决定筹划建立青年团。……1922年5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党的八大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明确对青年、共青团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1)材料一中提到的李大钊曾和陈独秀一起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过哪场革新运动?他在该运动后期,撰写了哪些文章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奋斗之路:紧跟党奋斗的壮阔历程】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后,立即跟着中国共产党一道,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抗日战场上,少年铁血队、抗日青年队等,成为杀向敌寇的尖刀;解放战争中,刘胡兰、董存瑞等英雄儿女们,为革命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中青年指战员占66%,青年战士占80%以上,战斗英雄50%以上为青年人……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
(2)材料二中提到的“朝鲜战场”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写出两位在此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
【未来之旅:新征程上的中国共青团】
材料三 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更是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有的风貌。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提到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召开于哪一年?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一谈,作为新时代中国少年,应用怎样的行动来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中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可知,我国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B项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C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我国的社会制度;对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不要混淆类似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即可以分析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因此,开国大典上演奏的是《义勇军进行曲》,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等信息可知这一情景是在1949年,B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还没有组建新中国,排除A项;1978年和1980年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排除C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五四青年节源于1919年五四运动,七一建党纪念日源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八一建军节源于1927年南昌起义,十一国庆节源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些都属于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B项正确;材料与社会近代化、传统文化,社会生活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5.D
【详解】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填⑤;1927年,毛泽东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星星之火,第二个方框填④;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三个方框填写②;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灯塔指引,填①;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填③。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定都江西瑞金(1931年)。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至1945年),中共中央转移到延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综上所述可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构所在地的变迁顺序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D项正确;ABC项表述不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当家作主”。B项正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工农革命军的创立是土地革命时期,北伐战争的开始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当时都没有实现“当家做主”,排除ACD项。故选B项。
8.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根本性的变化”是指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的主人,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时,西藏、台湾还没有解放,香港、澳门还没有回归,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时国家还十分贫弱,还没有出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局面,排除CD项。故选A项。
9.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压迫中国的三座大山被推翻,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B。
10.C
【详解】依据“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可知反映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C项正确;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排除A项;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排除B项;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侵略者打到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所以,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AD项表述错误;B项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对我国产生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2.C
【详解】依据题干的“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C项正确;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排除A项;张自忠牺牲于枣宜会战中,排除B项;雷锋是“解放军好战士”,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抗美援朝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黄继光、邱少云都是抗美援朝时期牺牲在上甘岭战役的烈士,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故C正确;红船精神发生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故A错误;五四精神发生在五四运动之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发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D错误。综上故选C。
14.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有黄继光、邱少云 ,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涌现英雄人物,张自忠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枣宜会战为国捐躯,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D项正确;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国还没有进行工业化建设,加速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一场战争的胜利无法冲破美国对中国的干涉和封锁,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政策是一贯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A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与题意不符;B项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与题意不符;C项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题意相符;D项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与题意不符。故选C。
17.B
【详解】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被授予特等功臣、特级英雄,B项正确;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排除A项;邱少云并不是牺牲于上甘岭战役,排除C项;焦裕禄并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C项符合题意;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牺牲于上甘岭战役中,排除A项;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排除B项;蒋道平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开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使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大规模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C项正确;召开政协会议和通过《共同纲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完成的,排除A项;实行一五计划和开展三大改造是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的基础上进行的,排除B项;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的,排除D选。故选C项。
20.B
【详解】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B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是1953年结束,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1956年基本完成,排除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1.D
【详解】据所学可知,1950---1952年底我国实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D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农村实行“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B项;1956年农业合作化完成,标志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详解】“耕者有其田”是农民拥有土地,是土地的主人,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地所有制,其他BCD三项都是土地公有制,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性质,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孙中山以及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倡导的“耕者有其田”,是主张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农村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就是把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符合“耕者有其田”的思想。但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只是对土地拥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23.(1)新文化运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
(2)抗美援朝战争;黄继光、邱少云等。
(3)2021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刻苦学习,勇于创新,要学习和传承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学习中生活中等
【解析】(1)
根据材料一“ 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决定筹划建立青年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颂扬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2)
根据材料二“……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中青年指战员占66%,青年战士占80%以上,战斗英雄50%以上为青年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杰出英雄,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他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等。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第二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刻苦学习,勇于创新,要学习和传承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学习中生活中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