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木兰诗》课件(共5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9.《木兰诗》课件(共5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9 19:05:10

内容文字预览

(共55张PPT)
9.木兰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古汉语知识。
2.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说说你都知道哪些中国历史英雄人物。
霍去病
岳飞
梁红玉
戚继光








你能看出图片中带兵冲锋、勇猛无畏的少年郎是女子乔装改扮的吗?她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花木兰,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名字。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今天,我们将要通过对《木兰诗》的学习,具体深入地了解这位女英雄——花木兰。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一首北朝民歌,《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竞相开放的两朵鲜花。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北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南北朝时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征兵现象屡见不鲜,人们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一个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后来经过加工,成为乐府民歌,就是《木兰诗》。《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乐府,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最初指乐府这一机构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








唧唧( jī )
杼( zhù)
军帖( tǐ )
鞍鞯( jiān )
啾啾( jiū)
朔气( shuò)
金柝( tuò )
霍霍( huò )
云鬓( bìn )
辔头( pèi )
阿姊( zǐ )




可汗( hán )
燕山( yān)
戎机( rónɡ )
红妆 (zhuānɡ)
战袍( páo)
策勋( xūn)
傍地( bànɡ )




木兰诗
一、替父从军
三、凯旋归来
二、十年征战
四、结尾附文
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多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叹息声一声又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
叹息声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
对着门织布。当,对着。户,门




点明主人公的名字及女子的身份。
悬念
使人产生疑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想的是什么
思念





一问一答,引出下文木兰代父从军这一主要事件。“思”“忆”重复出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前焦虑不安的心理。
反复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译文: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
军中的文告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征兵




征兵的文告连夜发到应征人的家中,说明军情十万火急,显然是敌人大举进犯。
表明征兵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译文: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表明父亲在应征之列。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父征。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
泛指马和马具





父亲年迈,弟弟幼小,面对困难,木兰决心替父从军。
表现了木兰勇敢、坚毅、忠于祖国、孝顺父母的美德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父征。




译文:(木兰)到各处集市买了骏马,买了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买了驾驭战马用的嚼子和缰绳,还买了长鞭。
马鞍下的垫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市场,集市




按当时的规定,应征从军必须自备马匹和武器。这里是用排比、互文写木兰出征前的匆忙准备,表现了她处事果断、精明干练的性格特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西南北”都是虚指。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早晨
告别
水流声
离开
胡人的战马
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马叫的声音
仅,只是




译文:早晨告别父母上路,傍晚住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急速的水流声。早晨告别黄河上路,傍晚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的嘶叫声。




“旦辞”八句,对偶中含对偶,反复咏叹,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表现了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
以宿营地的夜景衬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表现出木兰既有奔赴战场的英勇坚定又有乍离双亲矛盾痛苦的复杂心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越过
译文:(木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战事
夸张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译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
句子解读:这两句诗描写了边塞夜景,烘托了战场上雄壮悲凉的气氛,写出了战士宿营地戒备的森严,也点出战地生活的艰苦卓绝。
北方
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转战多年后胜利归来。
句子解读: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烘托了木兰的英勇善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记功
译文:(木兰)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上(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指上文的“可汗”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有余




虚指
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木兰战功之大。
木兰多年来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但诗中并未明说,而是通过天子记功行赏这一侧面描写来表现。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十二转
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译文:天子询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让千里马)送自己返回故乡。
想要什么
不做
赶马快跑
这里是木兰自称
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几句话表现了她不慕名利和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但也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颇有戏剧意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相互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外城
扶持
姐姐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磨刀的声音




从父母姊弟的行为举止,描写了木兰归家时家人忙碌的情景,烘托了家中欢乐的气氛,渲染了家人的兴奋与喜悦。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文:木兰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坐坐各个房间的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对着窗户和镜子梳理美丽的头发,在脸上贴上花黄。
穿
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战士
木兰理妆
既表现她回到家中快乐的心情,也表现她作为女子的爱美之心,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真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再次完成角色转变
女儿身
“开”“坐”“脱”“著”“理”“帖”六个动词连贯娴熟,四个“我”字传达出木兰终于可以恢复本来面目的喜悦与从容。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译文:出门去见军中的同伴,同伴们都很惊讶:在同一个军队中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
军中的同伴。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在同一个军队中。行,行伍,即军队




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束后与军中同伴相见的场面,成为文章的高潮和结局。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动弹
靠近、临近
疑问代词,怎么

眯着眼
以妙趣横生的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多年来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体现出了木兰的聪慧。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勤劳孝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机智、谨慎




花木兰的形象
普通人 平民少女 娇美的女儿
奇女子 巾帼英雄 矫健的勇士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乡亲门才有这吃喝穿
你要不相信那就往那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都是他们裢那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婚来嫁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个不如儿男
  唉咳唉咳唉
结合下面歌词,体会《木兰诗》中塑造的木兰的形象特点。




字词句式·一词多义



愿为市鞍马 (动词,买。)
东市买骏马 (名词,市场,集市。)
不闻机杼声 (名词,织布机。)
万里赴戎机 (名词,事务、政务。)
昨夜见军帖 (名词,文书、文告。)
对镜帖花黄 (动词,同“贴”,贴上。)




卷卷有爷名
双兔傍地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父亲。
今义:祖父。
古义:跑。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古义:副词,只,仅仅。
今义:连词,但是。
字词句式·古今异义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1.词类活用
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在策书上)
2.通假释义
字词句式
当窗理云鬓(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的)




字词句式
问女何所思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女所思何”)
愿为市鞍马(“为”后面省略宾语“此”,应为“愿为(此)市鞍马”)
1.倒装句
2.省略句




从军缘由     
出征前的准备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凯旋辞官   
家人迎接   
木兰改装   
详略得当
详写女儿情态
略写英雄气慨
——详写
   ——略写
  ——详写   
——略写   
   ——详写
   ——详写
  ——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详略得当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本题考查本课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词语意思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课文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
B
1.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本题考查本课中修辞方法互文的理解,解答这样的题,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互文修辞的语言特点,前后关联的翻译。
A




3.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巾帼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

本题考查课文主题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木兰的形象填出正确的答案。
勤劳勇敢、善良质朴的优秀品质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巾帼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