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老山界》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老山界》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9 21:3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课时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教学要点
字词积累
惊惶(huánɡ) 苛(kē)捐杂税
缴(jiǎo) 酣(hān)然入梦
蜷(quán)曲 呜咽(yè)
咀嚼(jué) 落(là)得远
篱笆(lí ba) 骨碌(ɡū lu)
点缀(zhuì) 矗(chù)立
澎湃(pài) 打颤(zhàn)
盛(chénɡ)饭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文有哪些要素?记叙了什么事?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用“ ”画出记叙的要素并归纳概括)
困惑之处用“﹏﹏﹏﹏?”标注。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32)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0)山脚访瑶家。
第二层:(11—32)红军翻越老山界。
第三部分(33)写作者的感受。

理清脉络
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理出红军战士的行踪。(圈划标志性语句)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沟—山脚
天黑后至黎明前 山脚—山腰
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 雷公岩—山顶
登上山顶以后 山顶—山下
理清脉络
困难表现 具体体现 战士的态度
走路难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睡觉难 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 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远征难”,翻越老山界的“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用“﹏﹏﹏﹏”画出相关的词句,细读批注)
理清脉络
布置作业
1.思考“思考探究”、三,完成“积累拓展”四。
2.在课文中画出所有景物描写的句段,批注景物描写的作用。
3.阅读《“名师1+”统编教材同步读写训练》中《翻越夹金山》一文,完成文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赏精彩片段做批注
(一)勾画景物,简要批注
1.读课文,请用“ ”勾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2.请用简洁的话批注出这些景物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3.红军的乐观表现在哪些地方?哪些词语运用的最恰当?(用“.”标出)
提示:应抓住上山、宿营、下山的景物描写和表达的心情来思考。
作者以生动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的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豪言的壮语,畅快的心情表现出来,渲染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示例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等。

示例
① 扣词语: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② 抓修辞: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 找角度:从哪一角度表现的。
④ 析内容:表现了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
⑤ 悟情感: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批注写景精彩段落的方法指导
谢谢观看
补充自读课
重走老山界
回顾“批注写景精彩段落”的方法指导
① 扣词语: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② 抓修辞: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 找角度:从哪一角度表现的。
④ 析内容:表现了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
⑤ 悟情感: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任务单一: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快速通读全文,用简洁语言概括作者一行重走老山界的原因。
体验红军战士长征时的艰难之路,感受陆定一笔下老山界的奇伟豪迈。
任务单二:圈画语句梳理内容。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从永州出发,上午9时
沿着河谷向娥皇溪进发
峰回路转
沿着陡峭的石阶一路上行
历尽艰难后
下山时
下得山来
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变化理出“重走老山界”的行踪。(圈划标志性语句)
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变化理出“重走老山界”的行踪。(圈划标志性语句
任务单二:圈画语句梳理内容。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从永州出发,上午9时 到达了舜皇山
沿着河谷向娥皇溪进发 蝴蝶谷
峰回路转 山路陡斜
沿着陡峭的石阶一路上行 越城岭、陆公亭
历尽艰难后 终于登临绝顶
下山时 简直是绝壁
下得山来 坐于溪流边
延展阅读
阅读《统编教材同步读写训练》中《红军鞋》一文,完成文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