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写出人物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2.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3.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
课前准备:
1. 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2、回忆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写人的方法,比如《邓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对比的手法。为本单元的写作做好准备。
课程导入
刚才在上课以前,同学们用“我想”、“老师想”所表达的内容,其实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把心理活动记叙下来的写作手法就叫做——心理描写(板书:心理描写、齐读)心理描写能展示人物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使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心理描写很重要,但在写作文的时候又常常被我们忽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掌握它。
回忆一下写人作文的基本步调:
第一、细心审题,弄清题意。(审题)
第二、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德性。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立意)
第三、依据要暗示的德性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选材)
第四、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或材料类别布局。采用多种手段描写人物:外表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选择最能暗示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布局)
第五、编削、交流不雅赏。(归纳全文,点题帮衬)(点题)
典型人物形象分析
《邓稼先》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当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枪弹制作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出色卓著。
③1985年沉痾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兵器进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xx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真挚坦白、从不骄人、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朴实的民族自尊心。
⑦1982年,“我不克不及走”。执着寻求、无私奉献、义务心强。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苦读写作《唐诗杂论》;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参与群众大会,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
关怀辅佐青年;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挚悉心;意志坚决,工作辛苦,带病坚持工作。
细节描写讲解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
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描写分类
外貌描写
顾名思义,要描写一个人时,要从她的脸、身材这一特征描写,要写出人物形象,并从外貌的描写,可以点名角色的穷富及性格,比如说:“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出自鲁迅的《孔乙己》。短短一句服饰的描写,就写出了孔乙己穷,同时还懒惰,以及死爱面子的特征。
语言描写
语言的描写就是角色说的对话,也能够写出角色的性格,和发生什么事,以及角色的想法。
动作描写
写出角色的此刻的动作,正在发生什么,动作也能正面表现出角色的性格。
比如说“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出自鲁迅的《孔乙己》,这个“排”非常灵活的揭露了孔乙己摆阔的迂腐性格,死要面子,明明他都穷困潦倒了。
心理描写
写角色的心理的想法,心理描写最能够直观感受到角色的想法,和他本人是什么样的。正是这些细节,才能丰富人物形象,将人物形象更鲜活,也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环境描写
环境的描写能够让读者在脑海中有画面,分解画面,简笔描摹,简短一句的环境,能够写出背景,同时还能写出角色心情,比如说“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出自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如何写细节
1.细致观察事物
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细致的观察。
如下面一段写花的文字:
例: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花园里。迷蒙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黯淡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正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会不会开呢?我观察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悄悄地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花瓣一片片地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辨像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
作者对昙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写得细腻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2.选用典型细节
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
如《孔乙己》中的肖像描写:
例: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一段抓住的是“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是“又脏又破”,表现了他的穷困潦倒,突出了孔乙己的迂腐、麻木的特点。
3.精心锤炼词语
细节描写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精心锤炼,做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如下列句中的词语就用得非常恰当:
① 他轻手轻脚地拉开门,眯着眼,透过门缝看我做什么。
② 一阵风扫来。
③ 树上叶子飘了一地,一片叶子在雨中打了个漩涡落在地上。
4.巧妙运用修辞
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雨的描写:
例: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又如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
例:母亲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色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
5.变换不同角度
对同一细节,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来考虑。
还是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上例是从母亲的眼神这一角度来写的,我们还可以变换角度,从“我”的角度来写,如:
例: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成为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
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幅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我们还可以运用联想来写细节。如还是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可以联想史铁生、屠格涅夫、毕淑敏等人的作品来写,如:
例: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
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里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单元课文讲解
第一课,《邓稼先》一文中,在井下信号突然测不到,大家十分焦虑,人们都劝邓稼先回去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在危险面前好不退缩、无私无畏、勇担风险的精神。
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中,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时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通过他“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书桌上“众物腾怨”等细节来表现的。
他的大无畏精神是通过闻一多先生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动作与外貌描写来体现的。
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第一段,通过对鲁迅日常生活中一些琐事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一个伟大人物的平凡生活,让人看到了更富人情味、更加真实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性格特征。
写法总结
总结了抓住典型事件以外的三种写出人物精神的常见技法,包括:
1.抓住细节正面描写。
2.运用手法突出强调。
3.议论抒情提炼升华
同学们,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在阅读时细细揣摩,也不妨在写作时尝试模仿。
课后作业
对校园里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进行描写,既要写出外在特征,又要突出内在精神。
1、取材:还原情境。你选择的人物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同时要思考他的这个个性在哪个环境或事件中表现得最突出。
2、构思、起草:提炼出写作对象最突出的性格、气质。他有哪些外在表现最能体现其内在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