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一字传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一字传情(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9 15: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一字传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代边将有怀
刘长卿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1.请从题目中的“代”字入手,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态度。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送山谷①弟贬宜州
黄大临②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③。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④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释:(1)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2)黄大临:黄庭坚之兄。(3)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慎阳人,学识品行俱佳。在这里,词人赞黄庭坚就如当年的黄叔度。(4)罍:léi,古代的一种酒器。
2.有评论家说,本词“听尽空阶雨”中的“尽”字有一字传情之妙。请结合全词内容,说一说该字妙在哪里?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唐】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3.诗人是如何将“风”与情感勾连的?请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远行
李璟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注]*二毛:指头发斑白。
4.“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①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释】①叶梦得,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此诗作于他59岁闲居卞山时。
5.有人评论这首词“犹”传情精妙,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荆门西下①
李商隐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②。
骨肉书题安绝徼③,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④。
【注】①本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给事中郑亚外调桂州刺史,诗人以入幕掌书记身份随往赴任。②险巇:艰困险阻。③绝徼:绝域,极远的边塞。④杨朱泣路岐:《淮南子·说林训》载“杨子见逵(大道)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6.尾联的“羡”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代”即代替,诗人替边关将士表达心声。边将少年赴边,白首难回,思乡情切;②边地环境恶劣艰辛,战事频繁。诗人代边将抒发感怀,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深切的同情;③透露出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也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边境不宁(国事衰微)的担忧。
2.①尽字有完结、达到极限之意。
②别后的诗人夜尽无眠,思绪难排,只得以不停歇地听滴到空阶上的雨声,直到把雨声听尽来苦挨时光。
③想到弟弟被贬的遭遇,心中悲愤,想到弟弟在宜州,心中充满担忧、挂念之情。
④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心境和离别后的状态。
3.诗人暮来当窗冥思,一阵微风使他回过神来想起故人,引发思念。而风继续摇动竹枝和门扉,使诗人觉得故人仿佛来访;微风使露水滴落沾湿阶下苔,清新宜人,如故人般善解人意安抚人心。使诗人进而提出希望:能否掀起帘幕替我拂去琴上尘埃,好让我和故人弄琴谈心?诗人写风的动态、影响、情态,突出了自己思念故人的心情。
4.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
5.“犹”是还的意思。“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说自己人虽老,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还在做着恢复中原的考虑和打算。“老去情怀”反衬“天涯想”,表现出诗人的矢志不渝的爱国心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6.①羡杨朱能沿逵路而行,表达自己身处凶险水路的担忧;
②羡杨朱虽然身处歧途,毕竟尚有选择,表达自己只能沿此险路前行而无法选择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