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做人之道(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做人之道(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9 15:1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做人之道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上湖南崔中丞
戎昱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1.从这首诗中,你能读出哪些做人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题三首
朱熹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②。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注】①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底处:何处。
2.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往往蕴藏着做人治学的道理,诗人看云而有思,临水而感怀。请分析这两首诗各自阐述的道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3.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①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③。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①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②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 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③华颠:头发花白。
4.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
五、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邮阻风
萨都刺
离家十日得顺水,不卸蒲帆一千里。
忽然今日风打头,寸浪寸水逆上流。
小儿造物①不可测,昨日南风今日北。
黄郎②束手篷下眠,尽日闲看顺水船。
顺船得势如马走,相望招呼不回首。
长风破浪我亦曾,顺逆偶尔非人能。
【注】①小儿造物:指自然界的变化。②黄郎:即黄头郎,指船夫。
5.宋代包恢在《敝帚稿略·答曾子华论诗》中说作诗“状理则理趣浑然”。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道理?它又是如何做到“理趣浑然”的?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蜩甲:(《庄子》中有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②湘东一目:《南史》载,梁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此处喻指围棋只有一“眼”,而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
6.宋诗注重理趣,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揭示出怎样的道理?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①要有慧眼识人的能力,不以外表轻易评价他人;
②要信守承诺,说话算数,做到一诺千金;
③要有感恩之心,对于帮助自己和欣赏自己的人,要报答他们的恩情。
2.其一:无论修身处世还是治学力行,凡事都要追求根源,寻求根底。犹如人们看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就应该去了解云何以形成。
其二:事业的成就,在于奋斗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犹如水在出山之前,尽管遇到艰难险阻,它勇猛向前,终于擘开苍崖巨峡,取得斗争胜利。在注入平原以后,仍然奋斗不息,一路前行。
3.(1)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2)“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3)要懂得长幼之序,懂得天理人伦等做人的道理。
4.①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
②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
5(1)道理:人生路上有顺境也有逆境,不是人力所能预先谋划和左右的,顺境时不要得意,逆境时也不要悲观。
(2)善于捕捉日常生活场景,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场景描写之中。诗中明写船行有逆风、顺风之分,暗寓人生应正确对待逆境、顺境的道理,将抽象的道理表现得具体可感。
6.①颔联:揭示了做事需凝神专注、投入忘我的道理。借用《庄子》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写出下棋者意志集中,已达忘我之境,用生动的形象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②颈联:揭示了做事须意志坚韧、从容乐观的道理。“天下中分尚可持”笔锋突转,指出只要不轻言放弃,精心运筹,仍有平分天下的希望。将局势的危急和弈棋者的坚持努力进行对比,借弈棋者的心理状态揭示出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