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旧知回顾
室温,20ml水
室温,20ml水
白糖
哪一杯糖水更甜呢?
较浓
较稀
更甜
新知探究
0.1g
0.5g
2g
无水硫酸铜
室温下,20ml水
【实验9-7】
淡蓝
蓝色
深蓝
烧杯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1
2
3
20.1
20.5
22
淡蓝色
蓝色
深蓝色
20
20
20
0.1
0.5
2
这三种溶液中,哪种溶液最浓?哪种溶液最稀?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通过三种溶液颜色的深浅,能比较出三种硫酸铜溶液的浓度的不同:颜色浅的浓度小,颜色深的浓度大。
新知探究
淡蓝
蓝色
深蓝
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 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即溶液的浓度。
0.9%的生理盐水
75%的消毒酒精
3%的双氧水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课时1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
2.学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新知探究1
【注意】①溶质的质量:被溶解的那部分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不能计入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
②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的单位要统一。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将25 g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搅拌后,仍有5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结果精确到 0.1%)。
16.7%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溶质的质量只能是已溶解的部分,未溶解的部分不能作为溶质计算。
小试牛刀
溶质的质量分数=
25g-5g
25g-5g+100g
×100%
烧杯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浅蓝色 20 0.1 20.1
2 蓝色 20 0.5 20.5
3 深蓝色 20 2 22
【实验9-7】
结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浓度越大
比比谁最快
0.1g
20.1g
×
100% ≈ 0.5%
0.5g
20.5g
×
100% ≈ 2.4%
2g
22g
×
100% ≈ 9.1%
【实验9-8】
烧杯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无颜色 90 10 100
2 无颜色 80 20 100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溶夜中,溶质质量相对越多,则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比比谁最快
10g
10g+90g
×
100% = 10%
20g
20g+80g
×
100% = 20%
氯化钠的质量占整个溶液质量的5%
每5g氯化钠溶于95g水形成的溶液
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5g
m氯化钠:m水:m氯化钠溶液
=5:95:100
“5%的NaCl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新知探究2
课堂练习1
1.对“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的认识正确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了20 g NaCl
B.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C.50 g该溶液中含有10 g NaCl
D.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6
C
2.已知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比例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4 ∶ 5 B.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1 ∶ 5
C.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1 ∶ 5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 ∶5
D
讨论交流
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有人说:“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100%
=
36g
36g+100g
×100%
= 26.5%
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100g+溶解度
溶解度
课堂练习2
在20℃时,将40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饱和
31.6 g
24.0%
31.6g
100g+31.6g
×
100% ≈ 24.0%
拓展提升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增加 增加
不变 减少 减少
增加 不变 增加
减少 不变 减少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
拓展提升
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
b>a=c
a
b
c
t1
t2
温度/℃
溶解度/g
②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
a>b>c
溶解度曲线上溶液状态对应点的位置越高,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
③a、b、c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
④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
b>a>c
b>a>c
a
b
c
t1
t2
温度/℃
溶解度/g
拓展提升
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变小时,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变大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若不增加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课堂练习3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乙的饱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60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60 ℃时,将15 g甲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0%
<
20%
(4)将60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有晶体析出的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此时甲、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甲
甲>乙
乙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②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③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总结归纳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区别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概念 一定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表示意义 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任一溶液的浓度大小
条件 一定温度 不定温度
状态 饱和状态 可饱和,可不饱和
单位 g 无单位
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
=
溶解度S
100+溶解度S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