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一 、选择题
1.杭州市地处浙江北部,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各地都有许多土特产。下列土特产中,食用部分不属 于果实的是( )
A.草莓 B.葡萄
C.香菇 D.枇杷 2.如图表示果实的形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第 1 页(共 11 页)
A.子房、果皮、胚珠、种子
C.子房、种子、胚、果皮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D.子房、胚、果实、种子
3.被子植物和人体的受精分别在什么地方进行( )
A.胚珠, 输卵管
C.胚珠, 子宫
B.花粉管,输卵管
D.花粉管,子宫
4.将红富士苹果树的花粉授到国光苹果树的某朵花的柱头上,受精作用完成后,由该花发育成苹果的 果皮性状与( )相似
A. 红富士苹果 B. 国光苹果
C. 红富士和国光苹果 D. 都不像 5.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
程称为( )
A. 自花传粉 B.异花传粉 C.人工授粉 D.风力传粉
6.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种子和果实形成过程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落在柱头上的花粉, 萌发生出花粉管
B.每个花粉管中含有两个精子受精的过程,叫双受精
C.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珠被发育成果皮
D.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乳
7.下面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分化能力较强
B.蝉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青蛙的精子、卵细胞通常在水中结合, 水中发育
D.要保持水蜜桃的优良品性,通常可选用嫁接方式繁殖
8.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
A. 水分不足 B. 传粉不足
C. 光照不足 D. 营养不足
9.如图为豌豆果实示意图,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弹射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②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B.豌豆不能依靠自身力传播种种子
C.①和②共同构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D.图中 5 枚种子, 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数量分别是 5、5、5 10.将红富士苹果树的花粉授到国光苹果树的某朵花的柱头上,受精作用完成后,由该花发育成苹果的 果皮性状与( ) 相似
A.红富士苹果 B.国光苹果
C.红富士和国光苹果 D.都不像
二 、填空题
11.一个豆荚内有三粒豆子, 则:
(1) 豆荚是植物体的 ,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
(2) 由此可以推测形成该豆荚的子房内至少有 个胚珠。
第 2 页(共 11 页)
12.嫁接技术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接穗和砧木两部分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1) 如果将桂味荔枝的枝条嫁接到妃子笑的砧木上,那么长出的荔枝是 。(填字母)
A.桂味荔枝
B.妃子笑荔枝
C.杂交品种
D.新的其他品种 (2)为了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加快果树的繁殖速度,果农通常不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填 序号)
A.嫁接繁殖
B.种子繁殖
C.扦插繁殖
D.压条繁殖
13.研究发现,红豆杉的组织细胞能产生治疗某些癌症的紫杉醇,有人尝试用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紫杉醇。 如图为 3 种红豆杉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与紫杉醇产量的数据图。请回答:
(1) 据图分析,获得高产紫杉醇应选 红豆杉为原料。
(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培养出新的红豆杉植株, 那么利用组织培养来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
(3) 请写出一条组织培养的优势: 。
三 、实验题
14.学习小组同学在植树节期间, 用扦插的方法对柳树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不同,将影响 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 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 请你设计一
第 3 页(共 11 页)
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 提出问题:柳树扦插的成活率与茎段下方的切口形状有关吗?
(2) 作出假设: 。
(3)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取 20 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下方切口。
②分组:A 组 10 根,B 组 10 根,分别标上标签 A 与 B。
③设置变量:
④将 A.B 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 并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 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看哪组先长出新叶,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论: 柳树扦插时, 下方切成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
支持上述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5) 扦插时, 将植物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 其原因是: 。
四 、解答题
15.某科学兴趣小组,总结了教材中常见的坐标曲线,如图所示,甲图为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 果实体积变化曲线,乙图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丙图为
蝗虫、家蚕、青蛙的特征图,丁图为某种生物的发育过程图,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甲图中曲线 b 形成的原因是 。
(2) 乙图中曲线 X 上升主要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吸收了 。
(3) 图丙中的 M 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 ,青蛙的幼体用 呼吸, 所以只能生活在水中。
(4) 图丁中, 若 D 表示受精卵, 请写出蝉一生的发育过程: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第 4 页(共 11 页)
0.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 【分析】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 大器官组成,解答即可。
【解答】解: 根、茎、叶为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草莓、葡萄、枇杷食用部分属于 果实, 香菇属于真菌,食用的部分是子实体。
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2. 【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 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 育成种子, 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 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可见, ①是子房,②是胚珠,③是果皮, ④是种子。
故选: B。 3. 【分析】受精也称作配子结合、怀孕或受胎,指来自同一物种的生殖细胞(配子)结合并形成新生 物个体的过程.对动物来说,这个过程是由精子及卵子融合,最后发育形成胚胎.卵细胞与精子在输 卵管内相遇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
【解答】解: 被子植物的卵细胞位于胚珠内,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内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 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 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因此 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发生在胚珠。
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是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 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壶腹部内
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 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 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哺乳动物的卵子与 第 5 页(共 11 页)
精子在输卵管进行。
故选: A.
4.B 5. 【分析】雄蕊花药里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受粉,又叫做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两种方式。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 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 方式为自花传粉。花粉借助外力,从一朵花的雄蕊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叫做异花传粉。 传粉根据借助外力的不同,花可以分为虫媒花与风媒花。靠昆虫等传粉的花叫虫媒花,靠风力传粉的 花叫风媒花。
【解答】解: 豌豆是蝶形花科的植物, 属于两性花,题干中告诉它在开花前就完成了受精作用,因为 受精是在传粉之后的过程,蕴含之意也就是说在开花之前也进行了传粉过程了,而这个传粉过程是在 同一朵花里进行的, 属于自花传粉。
故选: A. 6.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花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用下, 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的胚珠,在花粉管萌发的过程中,花粉 管中的生殖核进行有丝分裂并形成两粒精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内部后,顶端破裂,释放出两 粒精子,其中一粒与卵细胞结合,另一粒与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子房是由子房壁 和胚珠构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A.结合以上分析可知, 落在柱头上的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 故 A 正确;
B.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在花粉管萌发的过程中,花粉管中的生殖核进行有丝分裂并形成两粒精子,花 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内部后,顶端破裂,释放出两粒精子,其中一粒与卵细胞结合,另一粒与中央 的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 故 B 错误;
C.受精后,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故 C 错误;
D.受精后, 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故 D 错误;
故选: A.
7. 【分析】①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②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并且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所 以为变态发育。
③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在特制的培养 第 6 页(共 11 页)
基上培养, 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 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
【解答】解: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 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在适宜条件下,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发成一个新个体。因此, 组织培养属 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来繁殖植物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原理,植物细胞的分化能力较强。 正确。
B、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 大,例如蝗虫、蝉等就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C、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完成生殖,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接着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蝌蚪,蝌蚪进一步发育成幼蛙,幼蛙又进 一步发育成青蛙,所以,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正确。
D、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 物体。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 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 因此为了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正确。
故选: B。
8.B
9. 【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 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
育成种子, 如图:
观图可知: ①是种子、②是果皮,解答即可。
【解答】解:A.①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②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A 错误; B、豌豆能依靠自身力传播种种子,B 错误;
第 7 页(共 11 页)
C、①果皮和②种子共同构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C 正确;
D、图中 5 枚种子, 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数量分别是 1、5、5,D 错误。
故选: C。
10. 【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
发育为种子
【解答】解: 据分析可见: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将红富士苹果树的花粉授到国光苹果树的 某朵花的柱头上,受精作用完成后, 所结果实保留雌性的特征,是国光苹果。
故选: B。
二 、填空题
11.【分析】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 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解答】解: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 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为:
根据子房的发育情况可知: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植物体的一个果实中含有种子的多少取 决于一个子房中胚珠的数目的多少。豌豆的豆荚里有多粒种子,原因是豆荚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故答案为:(1) 果实;子房; (2) 3 12. 【分析】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图中的生殖方式是嫁接, 嫁接时使接
第 8 页(共 11 页)
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结合紧密, 才能保证接穗成活,嫁接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
【解答】解:(1)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 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 因此如果将桂味荔枝的枝条嫁接到妃子笑的砧木上,那么长出的荔枝是桂味荔枝, 故选 A.
(2) 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 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 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发生变异的几率大,有利于培育出新品种,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因此为了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加快果树的繁殖速度,果农通常不采用的繁殖方法是种子繁殖,故选 B。 故答案为:(1) A
(2) B
13. 【分析】(1) 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 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 分析图解: 图一中在 15~35d 时间段内, 南方红豆杉细胞增殖速率最快,云南红豆杉其次; 图二 中云南红豆杉在这段时间内紫杉醇的产量达到最高。说明并不是细胞数目最多,紫杉醇的产量就最多。
【解答】解:(1)据图分析,图一中在 15~35d 时间段内,南方红豆杉细胞增殖速率最快, 云南红豆 杉其次;图二中云南红豆杉在这段时间内紫杉醇的产量达到最高。因此,获得高产紫杉醇应选 云南红 豆杉为原料。
(2)、(3)植物的组织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 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 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 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 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可见组织培养无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 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
(1) 云南;
(2) 无性;
(3) 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或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
了农业生产效率)。
第 9 页(共 11 页)
三 、实验题
14.【分析】(1) 扦插: 一般是指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然后枝条可 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如杨树、柳树、菊花、葡萄、月季、蔷薇等。
(2) 扦插时, 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 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 以减少伤口水 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也易辨别正反方向,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 部分叶片,使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下一个节要从叶柄处全 部去掉,便于留下伤口, 容易形成愈伤组织, 易于生根, 扦插时要将下一个节埋入土中。
【解答】解:(1)假设要紧扣实验的问题,可以两方面假设: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斜向切口的茎段 可能容易成活(或柳树扦插时, 下方切成水平切口的茎段可能容易成活。) (2)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 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 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实验变量是茎段下方的切口。因 此将 A 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 将 B 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
(3) 预测结果得出结论:①如果斜向切口组先于水平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 ②如果水平切口组先于斜向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水平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③如果水平切口组和斜向 切口组同时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的切口不管是水平的还是斜向的均不影响扦插的成活。
(4) 扦插时, 将植物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 其理由是斜向切口增加了茎段 吸收水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
(1) 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斜向切口的茎段可能容易成活(或柳树扦插时, 下方切成水平切口的茎段 可能容易成活)。
(2)将 A 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将 B 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
(3) A 组(斜向切口组) 先于 B 组(水平切口组) 长出新叶。
(4) 斜向切口增加了茎段吸收水分的面积。
四 、解答题
15. 【分析】甲中 a 曲线中的子房完成受精后,子房的细胞不断分裂生长使果实的体积不断增大。b 曲 线中的子房没有发育,慢慢凋落。
第 10 页(共 11 页)
图乙大豆在萌发过程中, 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 所以曲线 X 是表示种子萌发的 鲜重; 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真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 因此从 M 点到 N 点 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一旦大豆幼苗长出真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从 O 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解答】解:(1)甲图中曲线 a 与曲线 b 相比, 果实体积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花开放以后进行了传粉 和受精两个重要生理过程,b 曲线原因是传粉不足或没有完成受精,子房没有发育,慢慢凋落。
(2) 乙图中曲线 Y 表示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曲线,开始时曲线下降是因为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 图乙大豆在萌发过程中, 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 所以曲线 X 是表示种子萌发的 鲜重
(3) 图丙中的 M 表示蝗虫、家蚕、青蛙相同的发育过程, 三者均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因此图中 M 表示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 呼吸, 皮肤辅助呼吸。
(4) 蝉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等三个时期,因此“蝉一生的发育过程中”,所经 历的时期依次是受精卵、幼虫、成虫。因此图丁中若 D 表示受精卵,则蝉的一生要经过 D→A→C 的发 育过程。
故答案为:
(1) 传粉不足或没有完成受精, 子房没有发育,慢慢凋落
(2)水
(3) 变态发育;鳃
(4) D→A→C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