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非洲与美洲
1.马丘比丘遗址的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黄家区、宗教区等。这里有沿着陡峭山坡层层开凿建造的房屋,从山顶向各个方向开凿的供水渠道,各种形状的庙宇,庄严的皇家墓葬,还有日署采石地点等。该遗址反映了( )
A.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的中心 B.阿兹特克人国家丰富的宗教信仰
C.印第安人高超的城市建筑艺术地 D.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的精华
2.某学习小组围绕研究主题“古代美洲文明”进行资料搜集。他们可选择的内容有( )
①班图人的炼铁遗址 ②玛雅波南帕克神庙壁画 ③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
④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 ⑤《伊本·白图泰游记》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
3.为了养活庞大的人口,阿兹特克人巧妙地建造了浮动园地,将特斯科科湖的沼泽湿地变成可耕种的农田。这一创造性发明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沼泽地更利于农作物生长
C.需要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阿兹特克人充满智慧
4.如表是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考古发掘中主要大事的统计情况。据此,对于考古发掘的认识,最合理的是( )
时间 考古事件
1891年 詹姆斯·本特进行了首次发掘,他期待能找到津巴布韦与古代外部文化联系的证据,但结果令他失望。
1902年 理查德·霍尔再次发掘,认为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不是非洲人创造的。
1905年 兰德尔·麦克维尔发掘遗址后,提出:“除了那些进口品之外,从住宅出土的标本,其艺术与创造都是典型的非洲式的。”这是第一次由考古专业人员进行的科学探查。
1929年 考古学家卡顿·汤普森对遗址进行了彻底、细致的发掘,得出了遗址属于非洲本土文化的结论。
A.综合多次发掘结果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B.因遗址时间久远考古发掘无法形成定论
C.仅仅依靠考古发掘无法确定历史真相
D.考古发掘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及专业精神
5.墨西哥共和国的国徽上包含着鹰啄食蛇的图案,这一图案来自阿兹特克人的传说:12一13世纪时,阿兹特克人开始大规模西迁,直到发现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来自战神的启示)。由此可知,古代阿兹特克人( )
A.完全服从于神权的支配 B.具有较独特的文化认同
C.最早统一了墨西哥地区 D.主要传统风俗延续至今
6.阿克苏姆王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石碑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加工粗糙的巨大石块,散布在一片土地上;另一种是石碑四面都很平滑,顶部呈圆形,碑身有装饰性的雕刻。相传,这些巨石用于显示当时统治者的威严,同时也包含着敬宗祭祖的祈愿。据此可推知,阿克苏姆王国( )
A.统治者地位较为显赫 B.尚未形成成熟的文字
C.建筑及旅游业较兴盛 D.影响津巴布韦的文明
7.14世纪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笔下的摩加迪沙(索马里首都)是一个大得没边的城镇。那里的居民不仅拥有很多骆驼和绵羊,他们还是有能力的商人。此外,这座城市有着无与伦比的手工制作的布匹,这些布匹以这个城市命名,被运至埃及和其他地区。由此可知,摩加迪沙( )
A.经济结构具有多元特点 B.纺织技术领先世界
C.商业贸易处于主导地位 D.农业经济较为落后
8.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非洲出现了一系列国家,并创造了各自的文明。下列古代非洲国家,兴起最早的是( )
A.阿克苏姆王国 B.摩加迪沙 C.津巴布韦 D.桑海帝国
9.印加古国的国王被称为“萨帕印加”,他不仅是军事上和行政上的领袖,还自诩是太阳的子孙,是太阳神活的化身。这一举措( )
A.反映了神权对王权的制衡 B.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旨在维护国王的无上权威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0.西非的帝国和阿兹特克人、印加人的帝国,都因征服其他部族形成,并且像古代其他地区的帝国一样,实行君主专制。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和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修建了宏大的建筑,以突出统治阶级的与众不同。印加人还像波斯、罗马等帝国一样,修建了贯穿帝国的道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交通和通信系统。材料意在说明( )
A.世界历史发展的多元性 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
C.古代帝国建立的必然性 D.非洲和美洲文明的一致性
11.一位考古学家说:“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这段话表明,古代美洲文明与其他文明是( )
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 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
C.战争不断,冲突激烈 D.文明多元,相互交融
12.“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西非谚语表明廷巴克图( )
A.是当时西非的文化中心 B.城市商贸发达
C.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D.黄金资源丰富
13.印加帝国的道路至少有三万公里,“无论在长度上还是在牢固程度上,都超过了著名的罗马大道”,道旁建有许多驿站,政治中心也在此,并有以接力邮政为特点的信使制度。这反映出印加帝国( )
A.君主专制政体的形成 B.帝国统治体系严密
C.重视加强对地方统治 D.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14.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它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摩加迪沙布远销埃及等地。"这主要表明,当时摩加迪沙( )
A.商品贸易发达 B.交通四通八达 C.城市功能完善 D.建筑风格独特
15.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在遗址旁还保留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这说明古代津巴布韦( )
A.商业贸易超过农业 B.农业文明领先于世界
C.绘画艺术高度发达 D.曾经有着辉煌的文明
16.早在3世纪,非洲东部的阿克苏姆王国已出现金属铸币,该铸币纹饰清晰、精细,铸币正、反两面镌刻有国王手持宝剑和棕榈叶的图案,并饰有麦穗的图案,堪与同时期的拜占庭相媲美。由此可见,阿克苏姆( )
A.封建君主实现高度集权 B.面食是主要食物
C.手工业获得一定的发展 D.对外贸易很活跃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驯化物种时间、地点举隅
地区 单独 驯化物 最早可考的驯化时间
植物 动物
1.西南亚 小麦、豌豆、橄榄 绵羊、山羊 公元前8500年
2.中国 稻米、小米 猪、蚕 公元前7500年或更早
3.中美洲 玉米、豌豆、南瓜 火鸡 公元前3500年或更早
4.安第斯山脉和亚马孙地区 马铃薯、木薯 骆马、天竺鼠 公元前3500年或更早
5.美国东部 向日葵、藜菜 无 公元前2500年
6.萨赫勒(非洲中北部) 高粱、非洲米 珠鸡 公元前5000年或更早
7.热带西非 非洲山菜、油椰 无 公元前3000年或更早
8.埃塞俄比亚 咖啡、苔麸 无 ?
9.新几内亚 甘蔗、香蕉 无 公元前7000年
采借其他地区始祖作物之后在当地发展出的驯化物
10.西欧 罌粟、燕麦 无 公元前6000—前3500年
11.印度河流域 芝麻、茄子 印度牛 公元前7000年
12.埃及 西克莫无花果、油莎草 虎、猫 公元前6000年
(注:表中的问号代表该区域的农业发展可能也受其他地区的影响,或该地区已发展出农业,但不确定那里的作物种类)——整理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食物生产”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
……沿尼罗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
……
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理由。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家在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C项正确;A项对应的是西非班图人,排除A项;B项对应的是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排除B项;D项对应的是美洲的古代玛雅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大麦是西亚培植的农作物,玉米和南瓜是美洲的农作物,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发现于中国,芋头原产于印度,后传入中国,C项正确;ABD错误,排除ABD。故选C项。
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加帝国国王世袭且权力至上,C项正确;古希腊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排除A项;印加帝国并未发明单独的文字系统,排除B项;D项是阿兹特克人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美洲的玛雅人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采用20进制,C项正确;突厥人是欧亚民族,排除A项;印加人、阿兹特克人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材料“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体现了国家对资源的控制;材料“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则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和赋税、徭役的征发;材料“将征服地区的居民,强迫迁至新地区定居”措施则加强了对被征服人民的控制;材料“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综上可知,这些措施具有中央集权的性质,D项正确;A项说法片面,如“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和军事征服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B项说法片面,如“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和扩展文化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C项与“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均无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根据“在重要港口还派专门负责交通和税收的官员,在廷巴克图建立了150到180所教授《古兰经》的学校。”可得出这些措施都推动了桑海帝国的发展,使其在16世纪达到顶峰,A项正确;材料即涉及到文化,也涉及到经济,BC项不全面,排除BC项;材料没有体现伊斯兰教,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至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冶铁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可得出西亚有冶铁技术,而东非也独立产生了冶铁技术,这反映出古代文明具有多源特点,C项正确;材料不能比较得出非洲最早,排除A项;文明的交流已经出现,只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非洲出现了冶铁,并不能说明繁荣,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玛雅人笃信宗教,推行祖先崇拜,而且国家兼管宗教事务,首都即为宗教中心,这些都体现了玛雅人生活中宗教色彩浓郁,D项正确;“决定因素”的说法夸张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玛雅人生活中的宗教色彩,没有体现祭祀活动与政治密切相关,排除B项;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但并不代表它在国家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神话传说中出现了神用玉米和水创造出了人类,这说明当时玉米在该地区较为常见而且非常重要,B项正确;通过神话中创造人类的信息无法得出玉米在当时已经是全球主要农作物,排除A项;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C项;神话带有虚构成分,不是完全真实可信,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由材料“近年在非洲东海岸出土了大量中国古代瓷器”,反映出古代非洲一些国家与中国贸易交往,C项正确;马里帝国是西非的,排除A项;“唯一商品”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无法反映非洲主要的国家对外依靠的是什么,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A项正确;班图人,全称班图尼格罗人,非洲最大的民族,排除B项;日耳曼人是欧洲民族,排除C项;高卢人是欧洲人,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非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D项正确;西非诺克族是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民族,排除A项;B、C两项不是加纳等国家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项。
1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美洲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祭祀,D项正确;教学习俗,贮藏文物,国王陵寝都不是美洲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是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以鹰羽冠为代表的民族服饰,色彩鲜艳、做工精巧,为世界民族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可得出印第安人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借鉴,排除B项;C项夸大了印第安人的作用,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通过观察太阳,确定农业季节,可知阿兹特克历法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每月都有名称,表示相应的宗教活动,可知阿兹特克历法兼顾宗教活动,B项正确;阿兹特克的立法主要是为农业和宗教服务的,排除A项;C、D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根据所学,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7.示例一:食物生产兴起的时间和模式存在地理差异。
农牧业主要起源于西亚、中国和中美洲。已经发展出农牧业的地区,农牧业出现的时间相距甚远,如东亚比美国东部早几千年。各地获取食物生产手段的过程不同,有些地区的人驯化当地的动植物,自行发展出农牧业,大部分地区则由农牧业的原生地引进农作物、牲口和农牧技术。如西欧是在西南亚的作物和牲畜传播过来后驯化出本地作物的。各地区驯化的植物、动物品种也各不相同。
总之,因为地理或生态屏障、人口密度、气候差异等因素可能对食物生产的进度与方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了各地区食物生产兴起的差异性。
示例二:食物生产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类早期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增加了粮食供应,生活方式向定居过渡。
总之,通过驯化野生动植物而发展出的原始农业,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
其他论题:食物生产方式的改变推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食物生产方式的改变促使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物种交流(引进)促进食物生产的扩展等也可。
【详解】依据材料“西南亚……小麦、豌豆、橄榄,绵羊、山羊”,“中国……稻米、小米,猪、蚕”,“中美洲”,“安第斯山脉和亚马孙地区”,“美国东部”,“萨赫勒(非洲中北部)”,得出论题食物生产兴起的时间和模式存在地理差异。列举农牧业在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不同情况,不同特点,进行论述,得出结论因为地理或生态屏障、人口密度、气候差异等因素可能对食物生产的进度与方式产生影响。也可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8.同意。
理由①非洲东、西、北三面都有相当强劲的自然屏障。撒哈拉沙漠和尼罗河上游的巨大沼泽地,以及西非和东非平直的海岸线,使得对非洲的殖民变得异常困难。从北非入侵非洲内陆基本不可能,西非的大河和东非的山脉也不利于当时尚未掌握先进技术的欧洲人深入非洲内陆。②而美洲东部的海岸线有良好的港口,又多是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③因此美洲早在16-17世纪已经基本殖民化,而非洲直到欧洲人完成工业革命,在武力和技术上都拥有更大优势而且足以克服自然造成的阻碍时,才最终完成殖民。
【详解】首先明确观点:同意。其次阐述理由:根据材料“沿尼罗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得出①非洲东、西、北三面都有相当强劲的自然屏障。撒哈拉沙漠和尼罗河上游的巨大沼泽地,以及西非和东非平直的海岸线,使得对非洲的殖民变得异常困难。从北非入侵非洲内陆基本不可能,西非的大河和东非的山脉也不利于当时尚未掌握先进技术的欧洲人深入非洲内陆。根据材料“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并结合所学美洲的地理环境得出②而美洲东部的海岸线有良好的港口,又多是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根据材料“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并结合所学得出③因此美洲早在16-17世纪已经基本殖民化,而非洲直到欧洲人完成工业革命,在武力和技术上都拥有更大优势而且足以克服自然造成的阻碍时,才最终完成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