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1 15: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这些反映了(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
C.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如图是欧美近代以来部分大事件简表。根据表中信息设计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 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全球范围内建立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 D.两次工业革命推动国际格局的变动
3.对下面两幅图信息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世界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B.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C.西欧日益在洲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D.欧亚交流日益密切
4.阅读《(晚清)关税占财政收入比重图》,可见当时中国
A.清政府关税收入不断增长 B.贸易顺差的地位长期保持
C.通商口岸不断深入内陆腹地 D.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5.下表为前往东印度的欧洲船只的舾装(舰船下水后的机械、电器、电子设备的安装)情况(单位:艘)。据此可知
年份 葡萄牙 荷兰 英国 法国 丹麦
1500-1549 476 - - - -
1550-1599 260 - - - -
1600-1649 272 656 286 24 23
1650-1699 124 1114 525 131 35
1700-1749 112 1662 734 367 87
1750-1799 72 1289 1131 933 161
合计 1316 4721 2676 1455 306
A.荷兰殖民优势增强 B.贸易竞争格局加剧
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6.1571年,西班牙开创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见图)。中国的丝绸运送到菲律宾,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送到阿卡普尔科交换白银。大帆船贸易最初的20年间,平均每年约150吨白银运到东方。据此可知,当时
A.蒸汽动力船只广泛应用 B.国际贸易取得较大发展
C.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D.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7.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殖民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这一现象
8.下图为某一年份世界铁路和电报线路分布图。
判断该图承载的历史信息是
A.19世纪中期全球联系的建立 B.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形成
C.20世纪5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 D.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束
9.钱乘旦认为,1415年起历次重大探险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国王或在政府有关部门委派、支持下进行的。15世纪开始的探险队领导人大多数是贵族,到达印度的达伽马,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首次开展环球航行活动的麦哲伦都是贵族,形成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A.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B.是新旧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
C.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 D.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
10.下图是迄今所知有关英国咖啡馆最早的绘画。这幅1674年的木刻画来自保罗·格林伍德的一张“让人清醒并有益健康的咖啡饮品的优点”的广告单页。这表明
A.全球物种交流不断加深 B.东西方商贸往来扩大
C.异域文化影响日益凸显 D.社会贫富差距在拉大
11.16世纪以来,欧洲商人把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以及欧洲的枪支等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这一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
A.商业地位日益重要 B.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交通运输日益便捷 D.贸易中心发生重大变化
12.近代以来,中国土布逐渐采用洋纱织布,出口量迅速增加。如表为1871~1900年间中国土布出口量值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年代 数量(担) 价值(千海关两)
1871~1875 3903 193
1876~1880 9328 487
1881~1885 12917 526
1886~1890 28086 1037
1891~1895 88526 3289
1896~1900 139188 5855
A.传统手工业技术持续领先世界 B.海关税收成为清政府的经济支柱
C.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巨大 D.逐渐减少了对列强经济上的依赖
13.图一、图二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英国
A.商品输出的特征显著 B.主要进口工业制造品
C.资本输出是主要方式 D.入超额度呈增长趋势
14.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15.下表描述了19世纪国际贸易增长情况。这说明
A.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矛盾尖锐 B.国际垄断导致国际贸易规模萎缩
C.世界生产下降导致国际贸易衰退 D.帝国主义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
16.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格局概况如下:中国的茶叶从陆路经欧洲传到北美,从海路经非洲传到拉美;欧洲的马、牛、橄榄、葡萄等经海路运往北美;美洲的玉米、番茄、花生等经海路传到欧洲、亚洲等地。这反映出
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C.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D.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独立战争,北美殖民者赢得独立,但促使其独立的理由实为宗主国、殖民地的贸易纠纷。费城会议制宪者则主要是大地产主、贸易商人和服务于这两者的律师。他们设计了以保护财产权为中心的宪法,造就了以战争和贸易为中心的国家。19世纪前期,美国实现了黑人奴隶制种植园的持续扩张;白人向内陆推进,殖民印第安人生活区,形成美利坚第一帝国。19世纪中后期,美国宣布门罗主义,逐渐控制中南美洲,其势力伸入太平洋,成就美利坚第二帝国。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军事手段控制其他国家,同时商品涌入全世界,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由此形成美利坚第三帝国。冷战结束后,主要借助经济、贸易、金融等手段控制中东欧,维护其世界工厂地位,并把中国纳入其所控制的全球贸易体系中。
——姚中秋《生产型国家与军事贸易国家:中西长时段宏观历史比较》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方面引入苏联或美国的技术和资本,但避免沦为其依附者:另一方面,进行内部组织深化,动员国民拥有的全部资源,首先是劳动力持续投入,集中用于国家认定的优先战略方向。1950—1960年,借助苏联技术和资本推进重工业化;1980—1990年,借助海外华人资本和国内积累推进轻工业化:进入新世纪后,借助国内积累和欧美资本,再度推动重工业化。2011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进而迅速超过美、德、日三国之总和,拥有了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国成为典型的“生产型国家”。
——姚中秋《生产型国家与军事贸易国家:中西长时段宏观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军事贸易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生产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美国本特利的著作《简明新全球史》的目录:
第五部分全球一体化的缘起(1500 1800年) 第20章跨洋交流与全球联系 第21章欧洲的转变 第22章新世界:美洲和大洋洲 第23章非洲与大西洋世界 第六部分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1750 1914年) 第24章东亚的传统和变革 第25章伊斯兰帝国 第26章大西洋世界的革命和民族国家 第27章工业社会的产生 第28章独立时期的美洲 第29章世界帝国的建立
目录中可以反映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是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安特卫普”“荷兰”“伦敦”可知是欧洲,根据“商品交易所”“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证券交易所”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商品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材料提到的地点都位于大西洋沿岸,没有体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后期,排除B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依据图示上面中的事件可知,反映的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依据图示下面中的事件可知,反映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资本主义逐渐发展,使得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并扩展,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并扩展又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属于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属于经济基础,因此材料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A项正确;BC两项只反映了图示上面中的事件,不全面,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国际格局的变动”,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本题考查不同时期世界洲际贸易的概况,图1反映出1400年前,新航路开辟前各大洲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图2反映的是1400—1800年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开始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范围拓展,两幅图反映了世界日益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A项正确;两幅图不仅显示贸易路线,后者还有白银流向,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不足以完全概括材料内容,排除B项;图1显示1400年以前,世界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当时占主导性的是亚洲。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在此过程中,欧洲人占据主动,但C选项不是最准确全面的,排除C项;图示显示的不仅是欧亚之间的交流,还有与其他各洲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列强对清王朝的侵略加深,清王朝不断的丧失经济主权,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产地,成为西方列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国家,处于被列强剥削的地位,D项正确;材料只给了从1861年至1889年的数据,所以并不能说清政府的关税收入不断增加,排除A项;材料只给了关税收入增长,而关税收入只反映进口情况,并不能体现贸易顺差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通商口岸不断深入内陆腹地,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从材料数据来看,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葡萄牙、荷兰、英国及法国等国家的国际贸易格局竞争日趋激烈,B项正确;18世纪的优势转移到英国手中,排除A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英国的日不落帝国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材料“大帆船贸易最初的20年间,平均每年约150吨白银运到东方”体现的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助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A项;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材料与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尼拉大帆船”又称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拓展的表现。西班牙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交易的主要商品是中国的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致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中国的经济实力,故D项正确;当时中国尚未形成机器大生产的近代工业,外输商品为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虽表明中国当时与世界市场存在联系,但无法表明闭关锁国的破产,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政策破产,故B项错误;中外贸易的进行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其力量不足以瓦解传统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
8.B
【详解】读材料所示世界铁路和电报线路分布图,分析可知,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缆线路已经修通且不止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已修通;虽然铁路、电报线路集中在欧美地区,但世界其它地区也出现了铁路和电报线路。说明此时世界已经联系在一起,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B选项正确;首条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于1866年方才成功投入使用,且西伯利亚铁路竣工于1916年,与“19世纪中期”的表述不符,A选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国、印度等新兴独立大国发展迅速,亚洲铁路网逐渐密集。至20世纪90年代,亚洲与非洲的铁路网应更加密集,显然与材料所示世界铁路分布图显然不符,C、D选项错误。
9.B
【详解】根据材料“形成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的推动者中存在新旧势力,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故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而不是影响,A、C、D都属于影响,排除。
10.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咖啡的故乡在非洲,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咖啡传入到英国。图片中“让人清醒并有益健康的咖啡饮品的优点”反映了物种交流不断加深,所以A正确;材料与东方贸易无关,所以B错误;“异域文化”包括的范围较大,材料只讲了欧洲的咖啡饮品,看不出“异域文化影响日益凸显”,所以C错误;材料仅呈现出欧洲人对咖啡的态度,没有体现“社会贫富差距在拉大”,所以D错误。
11.B
【详解】根据时间“16世纪以来”,内容“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欧洲的枪支”可知此时,把欧洲、非洲、美洲、亚洲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说明世界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世界商品的交流范围,而不是商业地位的高低,A项错误;交通运输的便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所述为贸易范围的扩大,不是贸易中心的转移,D项错误。
12.C
【详解】1871~1900年间,中国采用洋纱生产的土布出口量增长了数十位,并且随着出口数量的增加,单价有所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且受其影响巨大,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传统手工业技术持续“领先”世界,A项错误;“海关税收成为清政府的经济支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近代中国经济受列强的控制日益加深,并非逐渐“减少”了对列强经济上的依赖,D项错误。
13.A
【详解】题干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其进口贸易以原材料为主,出口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符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际贸易中商品输出显著的特点,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排除B项;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排除C项;此时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排除D项。
14.A
【详解】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美洲、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商品流通,丰富了各地人们的生活,A项符合题意;BD与材料无关,排除;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排除。
15.A
【详解】本题考查19世纪中后期的国际贸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的世界贸易增长变缓,而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飞速发展,这说明世界生产与世界市场的矛盾尖锐,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19世纪后期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项说法错误;D项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
16.C
【详解】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故C项正确;A项中“从此开始”说法错误,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B项;D项中“开始出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17.(1)特点:借助征服或经贸等手段实现发展;建立在对其他国家或种族、民族的控制和掠夺基础上;以维护本国资本的利益为目的;逐渐建立全球性的贸易体系。
影响:促进美国迅速腾飞和富强;有利于美国价值观念的扩张;推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给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的教训;国家组织动员能力强大;广阔的国内市场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任答3点)
(3)中国“生产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符合人类文明的共同利益,必将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美国的“军事贸易国家”发展模式缺乏普遍性和适用性,不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他们设计了以保护财产权为中心的宪法,造就了以战争和贸易为中心的国家”可知借助征服或经贸等手段实现发展;根据材料“造就了以战争和贸易为中心的国家”“9世纪前期,美国实现了黑人奴隶制种植园的持续扩张;白人向内陆推进,殖民印第安人生活区,形成美利坚第一帝国。19世纪中后期,美国宣布门罗主义,逐渐控制中南美洲,其势力伸入太平洋,成就美利坚第二帝国”可知建立在对其他国家或种族、民族的控制和掠夺基础上;根据材料“美国通过军事手段控制其他国家,同时商品涌入全世界,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由此形成美利坚第三帝国。冷战结束后,主要借助经济、贸易、金融等手段控制中东欧,维护其世界工厂地位,”可知以维护本国资本的利益为目的;逐渐建立全球性的贸易体系。
影响:根据材料和第一小问的特点,可从对美国、对世界、对殖民地三个方面分析,促进美国迅速腾飞和富强;有利于美国价值观念的扩张;推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给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
(2)成因: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方面引入苏联或美国的技术和资本,但避免沦为其依附者”“进行内部组织深化,动员国民拥有的全部资源”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的教训;国家组织动员能力强大;广阔的国内市场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3)见解:根据材料和上述两题的答案,结合所学知识,考生可分别分析中美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最后进行简单概括,提出见解,具体分析可得:中国“生产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符合人类文明的共同利益,必将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美国的“军事贸易国家”发展模式缺乏普遍性和适用性,不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18.示例一:世界由分散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殖民制度的建立;两次工业革命;交通运输、电讯技术进步;人口流动和物种交流。
示例二:资本主义由自由阶段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原因: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推广;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成的进步;两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形成。
示例三:亚非拉国家由被侵略到社会变革,再到民族独立。
原因: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的落后;西方国家的强大和制度先进;西方先进制度、科技、思想的传入;亚非拉传统社会的逐步瓦解;亚非拉民族经济的发展;亚非拉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以及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详解】示例一:从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分析,得出世界由分散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原因分析时,可以从新航路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等事件对世界市场的推动角度分析得出。
示例二:依据材料“工业社会的产生”,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由自由阶段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原因分析时,可以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推广;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等角度分析得出。
示例三:依据材料“新世界:美洲和大洋洲”,“第23章非洲与大西洋世界”,“第28章独立时期的美洲”,得出亚非拉国家由被侵略到社会变革,再到民族独立。原因分析时,从自身的制度状况;西方文化的冲击;本地民族经济的发展以及亚非拉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以及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等角度分析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