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广场北侧的一道墙上,由作家魏巍亲笔书写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请同学们朗读这篇文章的题目,你发现它跟我们前面几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标题以问句的形式呈现,既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又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最可爱的人”这一称呼饱含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教学目标
把握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感受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重点)
运用圈点勾画、摘录和做批注等方法深入品析文章,学习文章叙述、抒情的手法。(难点)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重点)
走近作者
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中国当代作家、诗人。
代表作: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魏巍
1920—2008
了解背景
1950年6月,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这一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本文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最初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文章一经刊发,即引起强烈反响,毛泽东阅后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在公开场合点名表扬魏巍,谢谢他为人民子弟兵取了“最可爱的人”这一称号。
字词识记
坚韧( ) 淳朴( ) 谦逊( ) 覆灭( ) 摁倒( ) 掰断( )
过瘾( ) 犁耙( ) 豁亮( ) 千载万世( ) 永垂不朽( )
奋不顾身( )
rèn
chún
xùn
fù
èn
bāi
zǎi
xiǔ
fèn
bà
huò
yǐn
字词识记
_______:纵容,不加约束。也形容不守规矩,没有礼貌。
_______:坚固有韧性。比喻意志坚定顽强。
_______:谦虚恭谨。
_________:千秋万代,形容延续的岁月非常长久。
_________:(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_______:宽敞明亮。也可形容(嗓音)响亮。
放纵
坚韧
谦逊
千载万世
永垂不朽
豁亮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为什么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速读课文,思考:
志愿军战士
品质——纯洁和高尚
意志——坚韧和刚强
气质——淳朴和谦逊
胸怀——美丽和宽广
运用排比,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高度赞扬志愿军战士,表明他们实际上不平凡、不简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作为一篇通讯,表现人物品质必须以事实说话,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可爱”事迹。
4-7段:松骨峰战斗
9-12段:火中救朝鲜儿童
13段:防空洞谈话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本文的结构严谨自然,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过渡性的句段,请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第4段: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作用:从总叙战士们的高贵品质过渡到具体叙述感人的事例。
第9段: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作用:承接第一个事例,引出第二个事例,承上启下。
第13段: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
作用:承接前文有关两个事例的叙述,引出第三个事例,承上启下。
研读事例,理解最可爱
1.阅读松骨峰战斗详情,将信息补充完整。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结果:
二次战役时
松骨峰
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志愿军先头连向敌后猛插,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
打死了300多敌人,使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2.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们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在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仍“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这种英勇顽强、奋勇杀敌的战斗精神最可爱。
战士们身上被汽油弹烧着了火,仍然不后退,而是带着呼呼的火苗扑向敌人,这种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最可爱。
研读事例,理解最可爱
2.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们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打死了300多敌人,使得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这种坚守阵地、宁死不屈的精神最可爱。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这种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牺牲精神最可爱。
小结:这是朝鲜战场上最_______的一次战斗,战士们可爱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出___________精神。
惨烈
尽管实力悬殊,依旧英勇奋战、顽强抵抗、视死如归
英雄主义
研读事例,理解最可爱
3.默读火中救小孩部分,说一说你读出了怎样的马玉祥,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火又盛,烟又大”
“满屋子灰洞洞的烟”
“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踹、扑、摸、拉、抓、抱、跳
淳朴可爱
对朝鲜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一心救人,不顾个人安危
外貌描写
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红高粱
环境危险
舍己救人、忘我无私、国际主义精神
4.作者在写马玉祥面对是否要去抢救困在火海中的小孩时,人称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作用?
研读事例,理解最可爱
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让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使文章更生动形象;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
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事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先用第三人称“他”叙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突出了叙述的客观性。
接着,让马玉祥用第一人称“我”自述,刻画出马玉祥救朝鲜小孩前的心理活动,生动体现了马玉祥既有爱国主义思想,又有国际主义思想,两者和谐统一。同时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
5.请同学们概括防空洞谈话中三问三答的内容并分角色朗读,说说其可爱在哪里?
研读事例,理解最可爱
一问
一答
二问
二答
三问
三答
高尚的
苦乐观
高度的
责任感
崇高的
荣誉感
你不觉得苦吗?
苦,但为人民的安宁幸福受苦值得。
你想不想祖国啊?
想,但要完成祖国人民的托付。
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
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
爱国主义精神
研读事例,理解最可爱
6.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但经过反复的筛选,为什么最后只用了这三个事例
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对祖国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荣誉感,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个事例将群体与个体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最可爱”的内涵,全面展现了志愿军的风貌。
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作者在叙述事件时,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结合事例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松骨峰战斗,战斗的全过程是综合叙述,营长的话是直接记述。
马玉祥火中救朝鲜小孩,叙事部分是综合叙述,马玉祥的自述是直接记述
防空洞中的谈话,三问三答是直接记述。
表达效果:综合叙述,有利于集中地叙事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使语言简洁明快;直接叙事,有利于表现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两者结合起来穿插运用,避免行文呆板、单调,有利于表现中心思想。
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在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战士们的钦佩赞赏,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抒情:第1段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抒发在朝鲜战场上的强烈感受,以唤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设问:第2段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点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题目。
排比:第3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高度概括和热情赞颂了战士们的高贵品质,抒发了对战士们强烈的赞美之情。
抒情、议论:第15段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突出主题。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叙述,歌颂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赞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激励大家热爱最可爱的人,并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拓展延伸
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是最值得我们敬仰和热爱的最可爱的人。新时期有没有可以称得上“最可爱的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寻找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并为他(她)们献上自己书写的颁奖词。
教师寄语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1949年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愿同学们培养高尚的品质,磨砺刚强的意志,修为谦逊的气质,做一个“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