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市(区)城市人口增长率差异较大。下图为江苏省各地市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图,图中的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一六普人口)/六普人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盐城、淮安、泰州等地人口负增长,可能的原因是( )
A.人口老龄化,人口死亡率高 B.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强度小
C.育儿成本高,生育意愿下降 D.经济发展慢,人口大量迁出
2.苏州地区成为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说明该城市( )
A.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 B.受到上海的强辐射带动
C.尽享改革开放优惠政策 D.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城市群的构建旨在通过区域协作,形成竞争合力。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区)。有专家提出,小城镇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备的优势条件来发展自己,这种理论被称为“借用规模”。下图为“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海周边“集聚阴影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周边资源匮乏 B.与上海间交通不便 C.劳动力不足 D.上海的虹吸作用
4.“集聚阴影区”的出现( )
A.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B.改变了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
C.扩大了区域内部发展差距 D.加大了中心城市对人口的推力
5.消减“集聚阴影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区域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②科学定位小城镇功能③扩展城市用地规模④借用规模区域联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金匠中原计划”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中原地区投资布局的发展计划,主要以河南郑州、洛阳和山西晋城三座城市为重点,形成中原金三角制造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金匠中原计划”对中原金三角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调整,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产品生产环节的分工和合作,图中最能反映当前河南富士康所处地位组合的是( )
A.Ⅰ、甲、②、c B.Ⅱ、乙、④、b
C.Ⅲ、乙、③、a D.Ⅲ、丙、①、a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左图示意2005 2015年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各省市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总产值与其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右图示意2015年该地区各省市人均生产总值与污染密集型制造业产值增长率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转入地区相比,污染密集型制造业转出地区( )
A.人均生产总值较低 B.环境征税较高
C.劳动力成本较低 D.基础设施不完善
9.图中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好和最差的地区分别是( )
A.上海、江苏 B.浙江、江西 C.上海、江西 D.江苏、湖南
10.2005-2015年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格局的时空动态特征显示( )
①空间格局总体呈沿长江向中游地区扩散
②空间格局总体呈沿长江向下游地区扩散
③2005 2010年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总产值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④2010 2015年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总产值呈下降态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11.甲地区需要调入能源的原因主要是( )
A.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人口密集,环境污染严重
C.资源埋藏深,缺乏开采技术 D.交通便捷,便于能源出口
12.近年来,甲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增多,从山西调入煤炭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 )
A.距离近,运费相对低廉 B.越南煤比晋煤品质更优良
C.山西煤炭产量减少 D.山西交通不便
13.调入能源后,对甲地产生的影响是( )
A.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B.调整了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
C.促成了能源供需平衡,增加了就业岗位 D.加强了东西部的联系,改善了大气环境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4.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哪项资源问题( )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木材短缺
15.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途经地区属于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的是( )
A.上海市 B.山西省 C.陕西省 D.青海省
二、综合题
16.(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简图,下表是1950-2019年纽约市主要行业的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19
制造业 103.9 94.7 76.6 49.6 33.8 24.3 7.6 6.7
服务业 50.8 60.7 78.6 89.3 114.9 145.7 170.7 238.5
贸易业 75.5 74.5 73.5 61.3 60.8 62.7 45.6 48.5
金融和房地产 33.6 38.4 45.8 44.8 52 49.1 54.9 61.8
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 33.2 31.8 32.3 25.7 22.9 21.3 27.2 34.8
政府部门 37.4 40.8 56.3 51.6 60.8 56.7 57.9 58.8
材料二:18世纪,纽约是联系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纽带,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美国连接世界的主要港口和制造业中心,后通过资本、人才集聚,乘着互联网技术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浪潮,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目前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高速公路、铁路、地铁等现代交通四通八达,并拥有全球最大的空运系统。
(1)说明纽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的优势条件。
(2)结合表格数据,简述纽约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分析纽约市对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的主要辐射功能。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湖南省局部地区河湖分布图,湖南洞庭湖流域盛产水稻,历史上长沙曾是我国四大米市之一。甲地生态环境脆弱,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和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对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①②两种方案(表2中百分比以方案①为比较标准)。
材料二 随着“中部崛起”的号角响起,长沙-株洲-湘潭作为中部城市群之一,将在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追求市场等方面寻求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农业用地构成比较(%)
方案 农耕地 果园 林地 草地 菜地
① 44.1 2.4 12.9 40.5 0.1
② 10.1 19.6 36.8 33.4 0.1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方案 侵蚀量比较(%) 地表径流量比较(%)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3~8年内 8年以后
① 100 100 57 57
② 50 40 48 112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材料中②方案的利弊。
(2)为长沙一株洲一湘潭城市群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湖南省应采取的措施。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目的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90年代末,与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已明显下降,但多数外资企业仍留在中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 )
A.交通运输便利 B.技术水平高 C.基础设施完善 D.市场规模大
(2)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_______________转移到韩国和新加坡,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受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日本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东亚、东南亚的上述国家和地区。
(3)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承接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____。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下图示意印度河流域,图中①②③④为其支流,与①②支流相比,③④支流流经地区地势较平坦,气候较干旱。
(1)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是在印度河干流和①②支流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③④支流。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2)有专家指出“西水东调”工程会加重印度河三角洲环境问题。请举例说明。
20.(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自治区,东到B所表示的______________,C处的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指出进一步开发天然气资源,对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意义。
(3)指出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市(区)城市人口增长率差异较大。下图为江苏省各地市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图,图中的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一六普人口)/六普人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盐城、淮安、泰州等地人口负增长,可能的原因是( )
A.人口老龄化,人口死亡率高 B.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强度小
C.育儿成本高,生育意愿下降 D.经济发展慢,人口大量迁出
2.苏州地区成为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说明该城市( )
A.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 B.受到上海的强辐射带动
C.尽享改革开放优惠政策 D.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答案】1.D 2.B
【解析】1.盐城、淮安、泰州等城市位于苏北和苏中,多种原因导致经济发展速度慢于苏北的徐州和连云港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苏南的无锡、苏州等城市,导致人口大量外迁,造成人口负增长,D选项正确。该地区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迁出有关,受老龄化影响较小,A选项错误。盐城、淮安、泰州等城市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形较为平坦,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B选项错误。育儿成本高是所有地区共同面对的压力,并非只有盐城、淮安、泰州等城市突出,故人口负增长与之无关,C选项错误。故选D。
2.江苏省全域位于长三角一体化范围,并非只有苏州,A选项错误;苏州市非改革开放的首批城市,C选项错误;与连云港相比也不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但与上海陆域相连且为近邻,承接了上海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新增就业岗位多,工资待遇好,有较强的人口拉力,成为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其主要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水平、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等;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城市群的构建旨在通过区域协作,形成竞争合力。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区)。有专家提出,小城镇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备的优势条件来发展自己,这种理论被称为“借用规模”。下图为“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海周边“集聚阴影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周边资源匮乏 B.与上海间交通不便 C.劳动力不足 D.上海的虹吸作用
4.“集聚阴影区”的出现( )
A.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B.改变了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
C.扩大了区域内部发展差距 D.加大了中心城市对人口的推力
5.消减“集聚阴影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区域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②科学定位小城镇功能③扩展城市用地规模④借用规模区域联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3.D 4.C 5.B
【解析】3.由题意,苏锡常城市带,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距离上海市近,与上海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有优越的气候资源、较丰富的水资源及劳动力资源,A、B、C错;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质量、就业环境等要优于苏锡常城市带,具有巨大吸引力,这种吸引会造成苏锡常城市带人口、资源等发展要素向上海流动,从而出现发展水平滞后的“集聚阴影区”,D正确。故选D。
4.“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加大了与区域内周边城市的差距,不利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A错,C正确;“集聚阴影区”不会改变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B错;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集聚阴影区”,对其会产生拉力,D错。故选C。
5.“集聚阴影区”可以把握自身优势,科学定位,寻找发展机遇;通过交通线等的建设,加强与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联系,借用大城市规模优势,促进发展;区域发展可设置多中心发展战略,加大对“集聚阴影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①②④正确;扩展城市用地规模不能解决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从而无法消减“集聚阴影区”,③错。故选B。
【点睛】城市群的发展早期,中心城市因自身优势而率先发展壮大,会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即区域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从而导致周边地区发展滞后。但当城市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心城市要优化产业结构,会将早期发展的产业就近转移到周边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金匠中原计划”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中原地区投资布局的发展计划,主要以河南郑州、洛阳和山西晋城三座城市为重点,形成中原金三角制造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金匠中原计划”对中原金三角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调整,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产品生产环节的分工和合作,图中最能反映当前河南富士康所处地位组合的是( )
A.Ⅰ、甲、②、c B.Ⅱ、乙、④、b
C.Ⅲ、乙、③、a D.Ⅲ、丙、①、a
【答案】6.D 7.C
【解析】6.中原金三角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①③正确,即D正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带来环境污染,环境质量降低、工厂多,耕地面积减少,②④错,ABC错误,故选D。
7.河南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在产品生产周期模型图中主要是生产传统产品,且大量出口;而在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中主要承担加工环节;在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中主要处于成熟期阶段;在全球产业党争的金字塔模型中处于底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要分为转入区和转出区,一般转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环境污染较大的产业。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左图示意2005 2015年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各省市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总产值与其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右图示意2015年该地区各省市人均生产总值与污染密集型制造业产值增长率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转入地区相比,污染密集型制造业转出地区( )
A.人均生产总值较低 B.环境征税较高
C.劳动力成本较低 D.基础设施不完善
9.图中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好和最差的地区分别是( )
A.上海、江苏 B.浙江、江西 C.上海、江西 D.江苏、湖南
10.2005-2015年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格局的时空动态特征显示( )
①空间格局总体呈沿长江向中游地区扩散
②空间格局总体呈沿长江向下游地区扩散
③2005 2010年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总产值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④2010 2015年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总产值呈下降态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8.B 9.C 10.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出地核转入地的影响。通过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调用地理知识,突出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8.污染密集型制造业转出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比转入地区高,A错误;转出环境征税较高,劳动力成本更高,发展历史更悠久,基础设施更完善,CD错误,B正确。故选:B。
9.结合图示可知,图中人均生产总值最高、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比重最低的是上海,因此综合效益最好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最低、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比重最高的是江西,综合效益最差的是江西。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0.结合右图图示可知,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所在的省区基本位于长江沿岸,沿海省区上海,浙江等整体较低,而长江中游省区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比重较高,空间格局总体呈沿长江向中游地区扩散①正确,②错误;由左图可以看出2005 2010年,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总产值处于高速增长态势,③正确;2010 2015年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总产值增长趋缓,但没有呈下降态势,④错误。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点睛】1、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1)劳动力因素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些资金,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要改善投资环境以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企业因为所生产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国外往往受到限制。企业为了摆脱诸多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办厂。(4)影响企业跨国转移产业的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是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合作;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由转移国际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家或地区。
3、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要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生产营销 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得到改善就业机会先国外转移,较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就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加工改变区域地理景观,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4、产业转移的总体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一般方向是为发达国家转移到欠发达国家。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11.甲地区需要调入能源的原因主要是( )
A.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人口密集,环境污染严重
C.资源埋藏深,缺乏开采技术 D.交通便捷,便于能源出口
12.近年来,甲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增多,从山西调入煤炭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 )
A.距离近,运费相对低廉 B.越南煤比晋煤品质更优良
C.山西煤炭产量减少 D.山西交通不便
13.调入能源后,对甲地产生的影响是( )
A.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B.调整了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
C.促成了能源供需平衡,增加了就业岗位 D.加强了东西部的联系,改善了大气环境
【答案】11.A 12.A 13.B
【解析】11.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广东省,该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需要调入大量能源,A正确,D错误。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埋藏深,缺乏开采技术不是能源调入的主要原因,B、C错误。故选A。
12.由所学知识可知,珠三角地区距离越南较近,运费相对低廉,A正确。越南煤是否品质优良,材料中无此信息,B错误。山西实施产业结构升级,煤炭产量减少,但是并不会影响煤炭的外运;,C错误。山西的煤炭外运网络较为完善,D错误。故选A。
13.由所学知识可知,能源调入后,可促进甲地能源消费结调整和经济发展,B正确。能源调入可以完善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会推动城市化发展,A错误。可以促进能源供需平衡,增加能源调入沿线的就业岗位,C错误。调入煤炭资源不会改善甲地大气环境,D错误。故选B。
【点睛】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与消费不匹配。资源跨区域调配产生的影响:对资源输出地的影响:1、将资源输出地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资源输出工程的开展能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发展,另外也能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工业发展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对资源输入地的影响:1、缓解当地资源紧缺状况,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2、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进一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4.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哪项资源问题( )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木材短缺
15.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途经地区属于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的是( )
A.上海市 B.山西省 C.陕西省 D.青海省
【答案】14.C 15.B
【解析】14.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天然气资源,不能解决水资源紧张和木材短缺问题,排除A、D;西气东输工程属于资源调配工程,不能解决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排除B;西气东输工程把我国西部资源分布地与东部消费市场对接起来,有利于解决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的问题,C符合题意。故选C。
15.图中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上海市,这些地区中,山西省有“煤海”之称,煤炭的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份,B符合题意;上海市经济规模大,输入能源量大,不是我国能源输出省份,排除A;陕西省、青海省能源丰富,也是我国能源输出省份,但不是最大的,排除CD。故选B。
【点睛】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优化沿线和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治理大气污染;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沿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线路建设时可能破坏植被和动物生活环境、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
二、综合题
16.(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简图,下表是1950-2019年纽约市主要行业的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19
制造业 103.9 94.7 76.6 49.6 33.8 24.3 7.6 6.7
服务业 50.8 60.7 78.6 89.3 114.9 145.7 170.7 238.5
贸易业 75.5 74.5 73.5 61.3 60.8 62.7 45.6 48.5
金融和房地产 33.6 38.4 45.8 44.8 52 49.1 54.9 61.8
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 33.2 31.8 32.3 25.7 22.9 21.3 27.2 34.8
政府部门 37.4 40.8 56.3 51.6 60.8 56.7 57.9 58.8
材料二:18世纪,纽约是联系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纽带,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美国连接世界的主要港口和制造业中心,后通过资本、人才集聚,乘着互联网技术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浪潮,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目前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高速公路、铁路、地铁等现代交通四通八达,并拥有全球最大的空运系统。
(1)说明纽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的优势条件。
(2)结合表格数据,简述纽约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分析纽约市对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的主要辐射功能。
【答案】(1)位于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综合交通枢纽;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2)①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减少,第二产业占比降低;②服务业、金融和房地产就业人数显著增加,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三产业成主导产业。
(3)①纽约经济发达,辐射功能强,具有都市核心功能;②金融服务功能强大,是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③产业带动功能,促进美国东北部城市分工协作;④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航空线路等现代交通发达,与周边地区联系密切,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形成卫星城;⑤人才集聚和互联技术发达,具有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分析】本题以美国东北部城市带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1)据图可知,纽约位于美国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航空线路等现代交通发达,是综合交通枢纽;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
(2)根据1950-2019年纽约市主要行业的就业人数表可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减少,说明第二产业占比降低;服务业、金融和房地产就业人数显著增加,生产要素集中到第三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三产业成主导产业。
(3)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主要从以下方面来体现:都市核心功能、金融服务功能、产业带动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科技研发功能。据材料可知,纽约经济发达,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带动周边城市不断发展,辐射功能强,大都市核心功能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大,是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产业带动功能,促进美国东北部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航空线路等现代交通发达,纽约与周边城市的人员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中心城区的生产、服务等功能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与周边地区联系密切,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形成卫星城;科技研发创新功能,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和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人才集聚和科技研发创新。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湖南省局部地区河湖分布图,湖南洞庭湖流域盛产水稻,历史上长沙曾是我国四大米市之一。甲地生态环境脆弱,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和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对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①②两种方案(表2中百分比以方案①为比较标准)。
材料二 随着“中部崛起”的号角响起,长沙-株洲-湘潭作为中部城市群之一,将在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追求市场等方面寻求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农业用地构成比较(%)
方案 农耕地 果园 林地 草地 菜地
① 44.1 2.4 12.9 40.5 0.1
② 10.1 19.6 36.8 33.4 0.1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方案 侵蚀量比较(%) 地表径流量比较(%)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3~8年内 8年以后
① 100 100 57 57
② 50 40 48 112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材料中②方案的利弊。
(2)为长沙一株洲一湘潭城市群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湖南省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利: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环境效益提高;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业),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8年后土地利用收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弊:3-8年内土地利用收入减少。
(2)加强矿产、能源、农业原料基地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搞好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技能;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优质农产品;保护环境,保障工业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搞好政府支持工作。
【分析】本题以湖南省相关材料以及表格信息等材料为背景,涉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产业转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相关能力,落实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相比而言,方案②农耕地比重较小,而果园、林地、草地的比重较大,植被覆盖率更高,其侵蚀量和地表径流量较小,水土流失较小,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也发展了农林牧等多种产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且8年以后土地总收入明显较高,远期效益更好。但弊端在于在3~8年内土地总收入较小,短期收益较低。
(2)根据材料“长沙-株洲-湘潭作为中部城市群之一,将在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追求市场等方面寻求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可知,该城市群为了更好的接受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要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强矿产能源以及农业原料的建设,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湖南洞庭湖流域也是我国水稻盛产区,区域应加强技术投入,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农产品,且农产品也是工业的原料之一。为了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当地应完善交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投入,培育更为丰富的优质劳动力,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有利条件。不但要承接产业转移,更要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也要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做好服务工作。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目的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90年代末,与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已明显下降,但多数外资企业仍留在中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 )
A.交通运输便利 B.技术水平高 C.基础设施完善 D.市场规模大
(2)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_______________转移到韩国和新加坡,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受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日本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东亚、东南亚的上述国家和地区。
(3)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承接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____。
【答案】 D 纺织业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 政策优惠;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市场广阔。
【分析】本大题以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目的地变化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1)外资企业的产业转移主要受劳动力和市场因素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与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已明显下降,但中国经济发展快,人口密集,市场规模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产业转移一般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钢铁、电力、机械和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设备投资向巨型化、大容量化发展,增强了日本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日本将纺织业转移到劳动力素质和成本具有较大优势的韩国和新加坡。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重工业遭严重打击,耗能型的重工业向节能型改进,同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为寻求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日本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东亚、东南亚上述国家和地区。
(3)20世纪80年代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家电、服装、电子等产业开始向外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
【点睛】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下图示意印度河流域,图中①②③④为其支流,与①②支流相比,③④支流流经地区地势较平坦,气候较干旱。
(1)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是在印度河干流和①②支流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③④支流。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2)有专家指出“西水东调”工程会加重印度河三角洲环境问题。请举例说明。
【答案】(1)东部地势较平坦,农业发展潜力大;东部较干旱,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2)海水入侵或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海岸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分析】本大题以印度河流域图为材料,涉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图中的山脉和国界线可看出,巴基斯坦东部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具备发展灌溉农业的土地优势;结合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可看出,东部年降水量小于250mm,降水少,气候干旱,需灌溉用水,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农业区缺水现状。
(2)根据常识可知,“西水东调”会减少印度河下游的水量,导致入海口水量减少,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水位下降,造成海水人侵或海水倒灌,使土壤盐碱化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睛】
20.(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自治区,东到B所表示的______________,C处的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指出进一步开发天然气资源,对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意义。
(3)指出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1)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柴达木
(2)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等。
(3)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上海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分析】本题以西气东输工程为载体,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自然背景、西气东输的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区域地理知识,由图可知,A为新疆,B为上海,C为南疆的塔里木盆地,D为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
(2)西气东输工程会促进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天然气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取得社会效益。同时,西气东输为西部沿线农村地区提供天然气,改善其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减少农民对植被的破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3)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西气东输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东部地区充分发挥其经济优势。天然气较清洁,天然气输入能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改善大气质量。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